苏轼在徐州治水的时候徐州人在洪水来时有没有逃散?

如题所述

熙宁十年(1077)春,42岁的苏轼在由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的赴任途中,接到皇帝诰命,改知徐州。四月,他偕胞弟苏辙到徐州。还没有熟悉徐、泗方音,一场大水就自北向南汹汹将至。《黄楼赋》载:“河(黄河)决于澶渊,东流入钜野,北溢于济,南溢于泗。”当年水未至,苏轼便“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干草)”,堵塞城墙隙穴,加固城南堤防。洪水滚滚而来,他又“调急夫,发禁卒”,“衣亵履屦”,“庐于城上”,决心“与城存亡”,喊出了 “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口号。
知州亲临指挥,徐州吏民坚定了抗洪决心。雨潇潇,水滔滔,洪水沿徐州城墙上涨了二丈八尺,而“民不恐”“民不散”。苏轼见水势汗漫千里,幸存者散栖于林木丘陵之上。他又急派“习水者浮舟楫,载糗饵以济之”,使灾民免于饿死。七十余日甘苦共尝的抗洪斗争,新知州赢得了徐州民众拥戴,“水既去,而民益亲”。
洪水退后,苏轼以徐州未来安危为系,上奏朝廷,请增建徐州城墙及城外堤防。苏东坡又提出“筑堤防水,利在百世”主张,继续带领民众筑起“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七百九十丈”的护城大堤。苏轼身体力行,“我当畚铲先黥髡,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这些用顽石修筑的长堤,和苏轼的名字一样,历千年而不朽。
明天启四年(1624)黄河决口,水吞徐州。水退,徐州房舍尽没,平地激沙三至五米,苏堤仅露一脊。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乾隆二十三年(1758),苏堤两次加修,继续发挥着防洪护城作用。直到咸丰五年(1855),黄河重由山东入海,苏堤才算完成了抵御黄泛的历史使命。苏堤现仍可一观。据说,徐州市苏堤路的地基就是当年的苏堤。
元丰元年(1078年),苏轼在城东门建造黄楼,“垩以黄土” “黄楼高十丈,下建五丈旗。楚山(泛指徐州周围之山)以为城,泗水以为池。”黄楼之名取土能胜水之意。以楼镇水,寄托了苏轼制服水患、造福百姓的良好愿望。
弟弟苏辙闻听黄楼建成,高兴地寄来了千言长赋《黄楼赋》,盛赞东坡治水经过及黄楼壮观景色。苏轼读罢,亲笔书写,将此赋镌刻成碑,并绘制了6幅黄楼盛景图。由于城坚堤固,黄水虽屡围徐州,但自宋神宗熙宁末年至明熹宗天启初年,徐州城基本保持了550余年的安定繁荣。
元丰二年(1079),苏轼改知湖州(今浙江吴兴),徐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先是把他率众修筑的长堤命名为“苏堤”,后又在黄楼上建“东坡祠”,以纪念他的护城功绩。“黄楼香火会”每年一次,延续数百载。明清两朝,黄楼经四次大修,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还保持着临流耸立的镇河雄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