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时代里,如何更好地拉近传统民俗和年轻人的距离?

如题所述

民俗包括各种各样的食物、衣服、住房和交通。它们从生到死,从节日到生日,都与民俗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在物欲纵横的当代,我们怎么拉近年轻人与传统民俗的距离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传统民俗的创新工作,为传统民俗注入新的活力,使其更适应时代发展,能够被年轻人所认同和传扬。

1.并非所有民俗都与年轻人有关

并非所有的民俗都与年轻人无关。比如生日,或者长寿面和鸡蛋,比如庙会,少数民族的“女儿节”等等,年轻人的参与度很高。但是其他的传扬度较低的民俗文化,年轻人们知道的本来就少,更何谈参与进去呢?

2.并非所有民俗都濒临灭绝了

不是所有的民俗的传承都岌岌可危了。比如民间工艺、四绣三锦等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这些东西本身就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自我创新。刺绣不仅绣满月,还绣蒙娜丽莎,织锦也符合国际标准,在米兰时装、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国际舞台上这些也是年轻人制作的。

3.民俗并非真的“俗”

民俗的“俗”与“雅”是对立的。大众文化是指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市民文化和民众文化,而不是庸俗、落后、保守的传统事物。他们应该分开对待。抛弃传统文化中落后的、封建的、陈旧的、有害的东西,保护微妙的、健康的、感人的东西比如丧葬孝文化等。

总而言之,要想拉近年轻人与民俗文化的距离,就必须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新,使其能够与年轻人的生活更贴近,这样才能吸引到年轻人的关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8

包括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在内的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体现。

清明节从民俗上升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这不仅是一件尊重群众、顺应民意的历史性事件,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认为是100年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偏激和偏颇态度的某种校正,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重建文化自信的坚实步伐。

对本国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是应该的,但因之而走上对其轻视和漠视的道路,则实属不智。我们用开放的眼光探询诸发达国家,便可发现其创造力背后的一大重要特点便是十分注重传统、保护传统和发扬传统。仅以近邻为例,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明治维新之前向中国学习,主张“和魂汉才”,之后则转向西方,主张“和魂洋才”,成为亚洲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然而,在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日本没有放弃本国文化传统,时至今日,经常有传统祭祀活动,服装、仪式都遵循古礼。

无论从历史的视野,还是从比较的视野看,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现代化的负担,而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是我们重建自信的本钱。把传统当成落后、封建,简单地把现代化和传统文化对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保持文化特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四书五经等经史子集上面,如果传统文化只是在社会精英的书斋里传播,只是理解为古圣先贤的言论,那就不会有生命力。传统文化只有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鲜活灵动并源远流长。

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一种“活”的文化,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当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参与,具有独特的大众性和广泛性,而且每年一次,年复一年,以至无穷。这样的文化载体,其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形式难以取代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发展当中,民俗文化既要继承传统,也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体现时代风貌。高校在其中大有可为,既可以在尊重群众的基础上总结老百姓的创造,也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地域的民俗特性,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认识民俗文化,丰富和光大民俗文化,还可以通过借鉴开拓、创新民俗文化的形式,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断提升过节的质量和品位。

第三,高校还要有一种责任感,就是要培养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的认同和热爱。只有年轻人体会传统文化,认可其内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价值,中华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第2个回答  2019-10-12
在如今的时代里,为了更好地拉近传统民俗和年轻人的距离可以多举办一些文化展或者风俗文化
第3个回答  2019-10-06
可以给年轻人宣扬民俗文化,年轻人喜欢手机交流,可以建立一个微信群,
第4个回答  2019-10-12
可以组织更多的活动,放下手机多与人交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