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语文时,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问题的语境?

如题所述

我国的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也就是六七岁的时候,一般都需要去学校学习,一年级的孩子就会渐渐开始学习语文,但是一开始学习的语文比较简单,大多是给孩子打文字基础。随着孩子的年纪越来越大,语文的难度也在加大,语文从最初的文字讲授渐渐转变为了文章讲授,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语文学习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问题呢?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我国古代的人比较重视体悟,也就是不太喜欢把什么道理直接给你说出来,而是喜欢用故事或者寓言的形式给出一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来让别人去体悟,这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因此,现代语文中的一些古文里面的语境,可能对学习者来说就有些难了。

但是,我们是炎黄子孙,老祖宗的一些行文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印在我们的脑子里面,只要用心品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境问题也不是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

有网友指出,学习语文的时候,想要更好更快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中的语境,最好能结合一下该传统文化发生时候的社会背景。只要再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背景,那么就有一定的带入能力。在相应的环境背景下去品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境,可能更能引发我们现代的人的共鸣,继而也能体会其语境。

这是一个技巧,所以各位老师也需要多多留心,帮助学习语文的人多多扩展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习者能够有更深的体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句话在不同环境下意思是不同的。
第2个回答  2019-08-23
我一般会想象自己就处于某个朝代,然后跟着课文进去。
第3个回答  2019-08-24
语境要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说的吧。
第4个回答  2019-08-24
首先要看标点符号吧,这点很容易看穿语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