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高考结束后进入大学就堕落了?

如题所述

零 导读

北大清华每年都有因“堕落”而被留级、退学的学生。

2019年,18名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因挂科导致学分不够,由本科转为专科学历毕业。

即便是进入985一流名校,也还是有很多人在大学校园后“堕落”了。

大学,到底是“解放”的天堂,还是梦中的学府,又或是“堕落”的摇篮?

曾经有位“考霸”张非,2003年考入北大,但大一因为挂科七门,被学校劝退。

后来他通过复读,以高分考入清华,最终还是因为沉迷游戏,没能毕业。

由此可见,高考只是进入大学的方式,并不是成功人生的敲门砖。

曾经看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这些考后“堕落”的大学生,犹如一个慢慢爬上斜坡的铅球,只要轻轻一推,就从顶点滚落。


壹 “堕落”的大学生活

很多大学生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经历了高中高强度的学习,来到远离父母的大学,大家都开始放飞自我。

这种“堕落”,倒不至于骗人骗钱、纸醉金迷的地步。

沉迷娱乐化信息、害怕挑战、不停抱怨、迷茫没目标,才是他们的常态。

进入大学后,会出现很多初高中校园没有的诱惑,是社会的缩影。

学习由自己计划、时间由自己安排、零花钱由自己支配,一切都需要强大的自制力

从小学到高中,老师和家长都会在背后推着你走。

不需要思考,你几乎只有一个目标:考个好成绩。

到了大学,是选择通宵打游戏,还是选择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又或是去图书馆抢座自习、还是参加社团活动……

所有选择权都在自己。

贰 高考不是结束,是开始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在12岁-18岁时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

也就是说,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是怎样的……

然而,回想一下,我们大多数人的12-18岁,都在做什么?

学习、考试,学习、考试……

高压高强度下,很多人丧失了学习兴趣。

因此大多数人从小就认为,学习是一件负面情绪的事,是一项任务。

自然而然地,大家也就有了高考结束=解放,大学=自由天堂的观念。

就连老师也用:“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来激励高三学子。

然而事实是,高考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大学给了我们大量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是为了将高中缺席的“人生课”补回来。

去完成本该在12-18岁时完成的同一感建立、自我人生规划。

当我们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就很容易滑入堕落的深渊。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进入大学以后就“堕落”了。

叁 培养孩子的生涯规划观念

好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中学生埋头学习的时代已经过去,成绩已不再是衡量好学生的唯一标准。

综合素质,才是评价一名学生的尺度。

综合素质不仅包括智力发展,更多是三观的树立。

国家有关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案中,要求老师和家长引导孩子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对人生的思考,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

综合素质评价是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的教育内容,关系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

综合素质教育的推行让我们看到,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知识,更是教授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

国家新高考改革的方案中,还将在中学增设学生生涯规划课。

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形成自己对人生、职业的观念。

随着教育水平提高,更多人能考上大学。

但考上大学并不能与成功人生划等号。

明确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人生,才能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肆 如何进行学生生涯规划

首先我们要明确,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是认清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

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 01 认识自我,发掘内心渴望 /

学生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与优势。

问自己:喜欢做什么?

你有什么爱好?做什么事情最能让你感到愉悦?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测试来了解自己。

问自己:适合做什么?

有时候,兴趣与能力不一定匹配。我们可以一步步、由大到小划分自己的优势。

比如,更擅长文科还是理科?文科中更擅长语文还是历史?语文中更擅长诗词还是作文……

问自己:最想获得什么?

也就是所谓的价值观。利用时间去思考自己向往的未来生活,树立目标理想。

可以以某个名人作为正面偶像,也可以把去某个城市发展作为奋斗目标……

/ 02 了解职业,培养技能 /

在中学阶段,就可以适当地了解一些社会上的职业。

360行,行行出状元。可以利用互联网、或者身边的前辈,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

这个职业工作内容是什么?社会处境如何?需要什么必备技能?

如果你想做摄影师,现在就可以开始了解相机的基本知识;

如果你想做文案编辑,现在就可以广泛阅读,打好文字功底;

如果你想做设计师,现在就可以学习使用PS、AI等软件……

/ 03 做好计划,变为行动 /

做好基本的了解工作以后,就应该作出计划,将想法转变为行动。

从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综合素质上做准备,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计划中可以包含:

职业理想、学业目标、学习计划、实践计划、课外阅读计划、职业技能计划、体育锻炼计划……

将大目标细分为一个个小目标,按步骤完成,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只懂得考试的孩子,或许确实能在高考上取得成功。

但笑到最后、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定是懂得规划人生、综合素质优异的孩子。


结语

这个世界上是真的有那么多人担得起“天才”二字的。可怕的是,他们大多数还家境优渥、学习认真、为人谦和,还长得好看。

官二代富二代里面真的不是大家所想的那样都是纨绔子弟。他们从小就是精英。

之前,网上流传一篇文章,题目好像叫“我辛苦奋斗了这么多年,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当别人为了一个校内保研指标争得不可开交时,他们已经拿到MIT或者耶鲁的offer了,当别人辛辛苦苦找工作时,他们已经学成归来继承家业了,所以有句话叫,轮胎的缝隙太大,反而压不死蚂蚁。

你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有限的大学时光里尽量去打磨自己。既然起跑线不如别人近,那么就要加速奔跑,大学时光太珍贵了。别放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2

很多人会觉得,只要你上了大学你就轻松了,但是事实上是这样的吗?不是的。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这句话,很多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就放松了自己,最后彻底堕落。

关于很多人赶考结束后进入大学后就堕落的原因有以下原因:

    没用明确的目标。

在大学没有明确的目标是很普遍的,很多同学们都有这种情况,进入大学有些同学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没有给自己制定好成长计划,而时间过得很快,他们在大学过得很迷茫,久而久之,他们在迷茫中就会失去方向,一旦选错方向,他们就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堕落。

2.自控能力不足。

到了大学你就会发现有或自己的东西有很多,手机、游戏、网购等等,这些事情都会分散你学习的精力,这个时候你很难沉下心去学习,控制不住自己,玩没有控制到一个度,沉迷一这些东西无法自拔,这不堕落都难。

3.大学生都依赖老师划重点。

大家都听说过,在大学的期末考试中,我们的老师都会进行划重点,很多大学生就是抓住这个点,在平时上课时不认真上课,老师也不会管你,而就形成了在期末考试时就是火葬场的场景,很多大学生就是通宵背老师画的重点,在大学这样压根就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大学生堕落的开始是从期末考试开始的。

4.心思都花在谈恋爱上去了。

大学生很多人多谈恋爱,这个时候他们会发挥很多时间,如果在这个时期他们还分手了,思念的青春就没有了,真的很不值,这样对每一个人打击都是很大的,所以谈恋爱了分手了是很容易使人陷入堕落的。

不得不说,大学真的很美好,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让自己忙碌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自己陷入堕落。

第2个回答  2022-04-23

       在高考结束以后,很多同学都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仍然要努力学习,有的同学学习目标明确,更上一层楼,而有的人却自甘堕落、日渐颓废,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进入大学就不努力了呢?

       一,自制力太差。大学生活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大学的老师只负责把知识点讲到,想要深入的掌握,必须要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而有的同学自制力太差,加上远离了父母的管教,自然就开始堕落了。

        二,不自信。到了大学会遇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比自己更优秀的同学,这些同学各有各的优点,有些同学比较自卑,会不敢融入集体,不敢和老师靠近也不敢和师兄师姐交流学习信息,那真的就只能在自己的世界里坐井观天了。


       三,与周边环境有关。如果你的同学和朋友都不爱学习,上课不好好听课,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每天只想着吃喝玩乐,不去参加活动,不做学术上面的交流,那么你也很难做一个积极向上的孩子。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学习是比较考验自己的。

       四,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有些同学可能对自己的专业或者研究方向没有兴趣,自然就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大家在入学前一定要选择好自己的专业,不要等到以后追悔莫及。

       五,没有明确目标。高中时期,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也有老师帮助我们做规划,一般来说提高分数即可,但在大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并不知道毕业之后能去哪里工作,对他们而言,毕业之后的事虚无缥缈,很多学生似乎被灌输了一个,我只要拿到文凭就够了的概念。除此之外,完全不知道该做什么了。

       大学绝不是别人口中的轻松之地,我们绝对不能堕落。在进入大学后,一定要保持自己内心世界,不忘初心,多做一些计划和目标,不要每天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一定要让自己的青春变得有意义。

第3个回答  2022-04-19

       对于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从高考一路走来,可能在高考前几天就在憧憬高考后的幸福生活了,想着煎熬了那么久,总不能亏待了自己,于是进入大学开始彻底放松,完全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有人推卸到大学教育是培养韭菜,有人说大学教育不实用,有人说大学诱惑太多,也有人怪老师父母监督不当,在我看来,堕落的人主要还是要从自身找原因。

(一)合群,是颓废的开始

       上了大学,你会发现好好学习、不沉迷于玩乐的同学永远是少数,特别学校级别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很多人在课上低头玩手机,于是你也控制不住无聊地翻手机。反之,如果你身边都是非常上进的同学,你绝不会选择孤独地自我堕落。

       《乌合之众》有句话说到: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因此我们就算知道结果如何,也心安理得享受这件事带来的短暂安全感。

(二)自我控制能力太差,长期在父母监督下没有培养

       高中时,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在家里有父母的唠叨。等你进了大学,家长想管也管不到了。但你仍然想着借助外部力量规范自己行为,没有学会自己建立一套自我监督体系。

       当你想要学习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任何外力能让自己收心了,毕竟一下子学会自律还是很艰难的。

(三)没有目标,过一天是一天

       迷茫,是大学生尤其大一新生会有的问题,如果放任迷茫,这种感觉会越来越强烈。直到你大四,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该不该考研,去哪里找工作。

       所以,如果不想走上这条老路,一定要学会设定目标,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的一定要有,在一个阶段结束后及时复盘,看看自己有哪里可以改进的地方。

(四)负反馈让你失去学习动力

       越堕落,得到的成绩和结果越差,你就越没有动力去把这些事做好。抱着“反正也就这样了,过着就好了。“的思想浑浑噩噩,而去投入游戏或者小说中。这种正反馈让你感到兴奋,从而不停地做下去。

       但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给你带来正反馈,短期可能会让你心浮气躁,让你感到不适。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堕落心态呢?

       首先,从思想上改变,问问自己,对现在的成绩满意吗?这份成绩对得起你身边的人,对得起父母吗?我从过去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其次,从行动上改变,积极去参加各类有意义的活动,例如社团、课题等都可以,不要让自己待在虚拟世界。因为这种坏习惯很容易让你丧失斗志。当你在生活中看到比你强的人时,你会想要改变,当然也要参加那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无意义、浪费时间的还是没有必要了。

       最后,有自己的目标,不管是大目标,例如以后想要干什么工作,考不考研;还是小目标,例如我这学期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等等。有了目标就有了为之努力奋斗的动力,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定小目标,附以一些奖励,比如学到了什么就允许自己玩多久,这样才会有一步一步向上走的动力。

       质而言之,作为成年人了,也应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堕落并积极采取行动去改变,这就是你走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了。

第4个回答  2022-04-21

首先,是因为严进宽出、高进低出的教育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高考一向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压力非常大,也是一场残酷,即使付出了很大努力也未必能挤进理想学府。但是,毕业的时候却相对比较宽松,没有太大问题基本上都可以正常毕业,在大学有着这样不成文的规定: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很多人因为没有了压力,大学几年就是混吃等喝,坐等毕业拿证,该学的东西一点没有学到。白白浪费了几年大好的青春年华。

其次,受考上大学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思想的误导。很多家长、老师在鼓励孩子学习的时候,尤其是孩子不愿意学习的时候,经常喜欢这样鼓励孩子:学吧,等你考上大学以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人会管你,现在累一点,大学才能轻松。很多人真的就信以为真了,到了大学真的就撒开欢儿的玩了,至于学习什么的,不管了,就是来玩的,这是我多年的夙愿,根本不会去学习了。事实上,大学里完全不是不用学习了的,恰恰相反,大学里的学习比高中更加难,大学里没有人督促你,学与不学,全都在于你自己。没有了老师的督促,自制力又差,自然而然就堕落下去了。

 

自律性差,自甘堕落。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都是有老师管束着的,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学习根本没有人管,学不学就完全靠个人了,自律性强的人会按时上课学习,自律性差的人就开始了黑白颠倒的生活,简直就是放飞自我,学习就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沉迷 游戏、娱乐不能自拔。晚上刷夜,白天睡觉,昼伏夜出 ,基本不去上课。诸如此类的学生,毕业之后怎么可能找到满意度工作,用人单位又不养闲人。

 

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做好大学生涯规划,导致整个大学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别人做什么我做什么,最后一无所成。大学生涯规划能够让你在迷茫的时候找到方向。对于大学生涯的规划,其中所包含的很多内容都是与大学生的学业和今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大学生涯规划当中学习和锻炼自己的能力是主要的。大学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目标。不管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要达成一定的目标的,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任何的目标,那么即使做再多的努力,你也会时常感到迷茫,或者是不知所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