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高考过来人有多少人是按照这样的流程填报的高考志愿:
第一步:等待高考出分;
第二步:查自己的位次;
第三步:查往年提档线与自己差不多的高校;
第四步:选一个看起来“最好”的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
第五步:梯度填报,或者笃定第一志愿能录取,其它的志愿乱填了事。
我认为如果是这样填报志愿,注意一些小问题,最后能被顺利录取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因为这样填报志愿,大方向上没有错,只不过最后会不会“浪费分数”、“能不能学好”、“专业是不是适合”就很难说了。
专业填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我认为身处网络时代的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很聪明,都能够自学搞定这件事情;但同时它也不算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更不是想当然的事。
我们知道高中开设的课程与大学的专业设置间是存在“脱节”的。
高中九门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但大学里的专业却复杂了很多,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类共计703个本科专业。
所以,这么多专业该如何下手?
1、如果对某个专业感兴趣,可以到该专业的贴吧、阳光高考网进行了解和咨询,如果周围刚好有圈内的人士就更好了,可以详细询问相关情况;
2、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地都是为了工作,所以我们也需要知道我们感兴趣的专业匹配的是什么性质的岗位,将来又能不能帮助我们只这个社会上立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参考网上类似“各大专业薪酬排行榜”等各种榜单来看看行业薪资情况,但需要注意甄别真假,不要见风就是雨;
3、可以用职业性格测试辅助来选专业,但是要记住这个真的只能是一个参考,不必要把这个结果作为100%选专业的依据;
4、分数不理想的时候更要看重专业。分数不理想,选择余地不大,这个时候专业比学校更重要,因为选一个就业率高的专业就读,即便自己不是什么“985”、“211”、“双一流”学校毕业的学生,但是只要本专业自己学到了真本事,就会有不错的工作。
我们高考时,是考完拿到分数然后再报志愿,不知现在如何规定,所以先抱歉了!
分数较高超过90%以上的学生,报名校,这样有利于今后找工作,考研甚至出国深造;
分数超过80%以上的的学生, 报考二本学校知名度高的专业,现在的HR精明的很,对各学校的情况也了解,所以找工作相对容易;就是考研,也容易得到导师的认可,况且学校之间的老师也相互了解。
喜欢电子类的学生,专业选择太多了,计算机,芯片设计......大不了选择自动化控制专业也很好,现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甚至数控机床的编程、维修与操作都需要。
喜欢机械的学生,建议学校模具专业!模具专业可以学的东西很多,单纯三维设计软件就有好多,应用广泛,塑料成型模具,金属成型模具......等多种分类;单纯就一辆汽车来讲,超过90%的零部件设计到模具,从一颗螺丝钉,到汽车金属外壳,内饰的各种塑料件,甚至汽车的轮胎轮毂,当然只能在学校有个大概了解,真正还要在工作中根据需要,进行不断学习;
医学院,师范类学校当然很受欢迎了,文科类专业不熟悉;
数理化及材料生物类基础专业,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这类专业需要耐得住寂寞,能否成功需要靠机遇与勤奋努力了,当然出国深造然后回国发展也是一选择。
随手写了点自己认识,忘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