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哪些

如题所述

其实大学生就业难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个是就业者的角度,一个是用人者的角度,因为这个两个方面的原因就是造成就业难的两点。

就业者角度

以前经常会说,因为信息不流通,所以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要招工作的人招不到工作。但是现在不同,有很多的网站可以发布职位,也能通过很多的网站找到工作,所以不怕招不到工作,只是你觉得合不合适而已。

其实现在大学生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现在的招聘市场,大多招的都是销售,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更想做的是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是和他们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不是很好找,即使用人单位会招,他们没有经验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而且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就是眼高手低,他们觉得自己好歹是一个大学生,不应该拿那么低的工资,或者觉得不应该做那么低级的事,于是很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选择了辞职,但是他们可能到每一家公司做的事情应该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就会觉得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好难。

用人者角度

对需要招聘人员的公司而言,他们招聘的人员肯定都是他们需要的,能为他们公司创造效益的。因为所有公司成立的初衷都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肯定是想找一个能为自己创造效益的人。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要经验没经验,要能力没能力,对用人单位而言这样的人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

而且从用人单位角度而言即使他们愿意接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也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培养这些人的,可能他们刚刚培养好,结果人就走了,这对用人单位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而且培养新人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这个周期里新人基本上是没有办法为公司创造价值的,相反可能还在消耗成本。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招新人的原因就是这个。

从就业者角度而言,虽然有很多工作,但是并没有他们想要的那种工作,所以他们就一直在找工作;就用人单位而言,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创造他们想要的价值,所以他们不会选择刚刚出来的大学生。这两个原因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两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5

          我觉得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种。
        这个问题,我在面试我们学校电视台的时候进入第三轮,就是描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主观原因就是,大学生他自己的就业观有问题。简单通俗的讲就是,大学生对职业的要求和社会本身提供的职业不对等。一般,高校毕业生都喜欢往东南沿海这一片跑,像是江苏上海北京广东省浙江,成为毕业生的主要聚集地。一般很少有人愿意往中部,还有西部那边去就业。

          而且好多毕业生是属于眼高手低的那种状况,他们希望自己的工作室薪酬高工作时间少,而且有弹性,工作环境要好,最好这个工作福利有多。这几乎成为了大学生普遍的追求。可是这种工作怎么可能好找?一般要经过很多年的打拼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还有的大学生,成功的找到了工作,但是他们只要对工作不满意,首先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跳槽。可是当今的就业形势那么严峻,你跳槽之后不一定能够找到下一份工作,即使你找到了下一份工作,也不一定这份工作就令你满意,所以有些心智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很容易选择逃避。逃避,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就容易变得意志消沉,从而一蹶不振。
            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到最后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

            客观原因就是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了。尤其是这几年,高校扩大招生范围,像是我们江苏,江苏省内减招了4万,把好多名额都给了省外的学生。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所以大学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那么问题就来了,数量增加并不代表质量是好的,现在的大学生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在大学里大家没有进入社会,去体验真正的工作,所以,大家有的只是一身纸上谈兵的功夫,因此现在好多企业都不喜欢招刚毕业的大学生,觉得他们没有社会经验,还得手把手的教,浪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而且,由于毕业生的数量太多,好多单位即使是不怎么好的单位,他的选择余地就很大,他把门槛一提高还有待遇福利一降低,就能用比较少的资本招过去一个比较合他心意的毕业生,而对于毕业生来说,迫于就业压力,他就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份工作。
              总之,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是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主观原因,所以趁着大学还没毕业,抓紧时间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有经验的人,而不是以后被动的接受别人的选择。
           

第2个回答  2020-09-15

    对于每一个毕业生而言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在大学生的就业非常的困难,大学毕业对于很多的大学生而言也意味着失业,我觉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来跟大家说一说。

第一点大学生的人数太多了

    现在的大学生不像是以前那个时候一样了,以前的大学生非常的少,大学生本身就少,物以稀为贵,而现在呢,大学生简直遍地都是,随便一抓就是一大把,我觉得造成现在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现在不管是考多少分,都能够上大学,可以上不好的学校呀,而且现如今大学林立,社会当中的大学也是非常的多,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多如牛毛的现象了。大学生人数增多,竞争压力变大,没有足够的岗位,因此大学生就业变得非常的苦难.

第二点大学生自己的缺点

    现如今大学的生活不像是以前不管你学的什么样,学校都能够包分配,现在是看的大学生的个人的能力去自己竞争工作,而有的大学生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学里被其他的诱惑所吸引,比如说游戏还有谈恋爱等等忘记了学生的本质就是学习。觉得自己只要大学毕业了就能够找到工作在大学里混日子,公司是需要有能力的人到自己的公司,没有任何能力公司是不会要你的。而且大学也是一个锻炼学生的地方,但是有的大学生只是在学校里享福,没有亲身的投入到实践当中。没有任何的技能,没有掌握任何的实践技巧,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就像是一个小白鼠,而且找工作也是一个非常有技巧的事情,这样就业就非常的难。

第三点大学生选择工作的局限性

    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都已经享受惯了,从小就娇生惯养。都想要能够找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好的工作,但是那样的工作哪有那么的多,所有的人抢那么几个岗位肯定就业非常的困难呀,大学生没有一个吃苦的性格,不愿意去基层,或者是偏远的山区,如果大学生能够转变这种心态,对于每一个工作都平等的对待,那么我觉得社会当中就会出现更多的岗位,大学生也能够找到工作了,还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大学生的这种选择工作的态度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第3个回答  2019-12-15
原因1.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世纪9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25万人预计到1996—21年平均新增145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3年212万,24年达到28万,25年将超过3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原因2.部分大学生对学校的对口就业安排过于依赖。

因为学校与一些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安排一些优秀毕业大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公司企业去工作,以致于一些大学生对学校的工作安排形成依赖心理,不愿意到拥挤的人才市场去进行面试,导致自己迟迟无法实现就业。

原因3.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一些学生高分低能。不少学校专业划分过细,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

一些高职、高专教育专业缺乏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功底不系统,应有的动手能力也不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原因4.大学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原因5.市场对白领需求不足

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使得中国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这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而且还将因此降低大学生的谈判地位,引发其他严重问题。
第4个回答  2020-09-15

         近些年来,随着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屡创新高和国内就业形势严峻,使得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不仅让很多人开始质疑还要不要让自己的孩子去上大学,也让很多正在读大学的学生被迫打算或正在继续深造,去读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了就是将来能够顺利地找到自己适合的的工作。

       大学生大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艰难通过高考,又读了三四年的自己所学的专业,基本个个都拥有着满腹经纶,和学富五车的知识。按照老人们的常理来说,考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材和栋梁,将来都是坐办公室的高层人士。但目前的事实确是,许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不说坐办公室了,就是想好好地简单就个业都是相当地困难。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如此地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原因:

     一、许多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现在社会上的大学生虽然多,但是再多也没有农民工多,连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工都能够顺利地就业,有高学历和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就就业不了吗?在我看来,很显然大学生的就业难主要在于自身,对于许多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有优越感,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吃了那么多的苦,才考上了大学,好不容易毕业了。他们很多人都不能够接受低工资的工作,又找不到自己心中期望的高工资的工作,于是就处于失业状态。

     二、企业的招人门槛升高,让许多大学生望尘莫及。现在因为大学生毕业数量连年攀升,而大多数多企业一般招收的新员工也不多,所以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就会提高对新员工的要求。就拿我在的城市来说,现在随随便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都会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拥有一年工作经验,本地户口优先等等严苛的或奇葩的限制条件。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根本都没有做过实习工作,所以这就成了一个硬伤,再有能力也无济于事,也难道被自己中意的工作岗位无缘的宿命。

    三、我国的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着增设很多缺乏实用性的专业和盲目扩招学生等诸多弊端。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越来越好,只要家里孩子愿意,父母都能供的起他们上大学,许多学校为了增加学费收入,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政绩,就鼓励大专院校盲目地扩大招生,不断地增加设置许多毕业后什么都做不了的专业。很多学生虽然也上了不错的名校,但是由于自己所学的专业毕业后根本就无用武之地,毕业后根本找不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被迫失业。还有就是大学盲目扩招,大学生毕业生人数随之增加,在工作岗位一定的前提下,这就促使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