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报名择校到底该选择哪所院校好呢

如题所述

MBA院校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梯队:九校联盟>985院校>211院校>其他。

注:九校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
据统计上交的MBA毕业生,薪资平均实现了160%的涨幅。提前了解各个院校的MBA招录政策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招生人数、学费、提前面试、分数线、报录比5个方面。比如清华采取的提前面试+初试笔试+复试的流程,名气越响难度越大。如果想一次上岸,可以考虑报考招生人数多&首年招生&往年有调剂名额的院校,评估自己的录取几率,符合上述特征的学校都可以捡漏。
注意!!!90%的MBA院校都有设置提前面试,在择校时一定要定位个人申请身份,在申请材料中突出独特优势,规避申请风险。

我觉得MBA的择校首先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01 院校层次
MBA择校需要综合考虑 ① 专业学位水平评估;② 985/211/双一流;③ 国际认证 这三个重要指标。作为职场人士,如果你要考MBA,建议选择211以上的学校,入学后的资源、师资力量和同学层次都是比较优质的。
02 工作城市
报考MBA的初衷大多是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充分利用读MBA所结识的人脉、圈子,建议选择未来想要持续工作的城市,更有利于上述资源的最大化。
03 学费
在职MBA学费一般分2年或3年缴纳,普遍特点就是贵!MBA的学费高昂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名校的MBA学费就更贵了,上海和北京的名校MBA学费在20—70万不等。MBA的学费要吊打管理类联考的另外6个专业。比如:
北大非全MBA学费39.8万;而非全MEM学费只需要18.8万;
清华非全MBA学费36.8万,而非全MEM学费是23.8万。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管理学院MBA,全日制MBA35.8万/2年,非全日制MBA49.8万/3年;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MBA,全日制42.8万元人民币,非全日制MBA项目52.8万;
当然上海和北京的高校MBA比其他省份要贵,但是大家也要考虑到经济压力,确保自己读研期间有足够的经济支撑。
提前了解各个院校的MBA招录政策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招生人数、学费、提前面试、分数线、报录比5个方面。明确自己的第一学历,工作年限等是否达到学校报考标准。还要考虑到如果是辞职&在职备考,你有有多少时间投入学习,能为备考MBA付出多少努力。Un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10
下一轮MBA的联考备考已经开始了,很多想要报考MBA同学已经开始收集学校信息,比较各商学院的优劣了。忽略其他各种主观客观因素,单说MBA学费,同学们大概已经发现,学校间的差异十分巨大。上海Top2学校的在职MBA项目学费已经高达40万以上,而一些其他学校的MBA项目最低可能只需十几万学费,同样可以拿到MBA的学历和学位。到底改如何选择呢?
华章收集了不少MBA毕业同学的看法,总结出了一个核心的观点,选择你能考得上的最贵的!
为什么这些同学这么选择?他们的理由是:

第一,上MBA/EMBA是投资,不是消费。
从经济学角度讲,学习是投资,不是消费。它不是兴趣爱好,不是体验,更不是享受。投资讲究的是回报,同学们在择校和挑选MBA项目时,一定挑选自己能达到的回报最高的项目,而不是自己能够轻松适应的项目。美国沃顿商学院是世界著名的商学院之一,位于费城。亚洲的学生每个月要往返30多个小时飞行去上一次课,成本不可谓不高。但为什他们不选择本地更加便宜的学校?因为他们沃顿商学院给他们带来的回报是其他商学院项目无法提供的。所以第一点,世界上没有贵的商学院,也没有不好的商学院,只有回报不够高的商学院。如果相对你现在的能力和水平,这个商学院能提供的回报太低,那就不是好的选择。

第二,我们所说的回报是高还是低,我们要看这个MBA项目给我们带来的终身回报,而不是瞬时的回报。这一点很重要,要引入时间的概念。
对于年轻人来说, MBA可能只是今后开始获取你投资回报的一个起点,这时候如果你斤斤计较,说这个学校贵2万,哪个学校便宜2万,你就要选择这个学校,放弃那个学校。那你看的范围就太窄了,必须要看长期,看终身回报。名校学历永远是稀缺资源,一个名校的光环能带给你一辈子的荣耀和自信,而学历和某些技能可能只在当时给你提供很大帮助,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某个学历和技能的长期回报来看,是在不断贬值的。例如:7,80年代,中专技校的技能和学历是非常值得骄傲的资本,只有学习最好的人才有资格去考中专技校。但是现在,呃。。。

第三,要怎么看读MBA的回报,你是要看全部回报,还是只看知识和学历上的回报。
其实能开设MBA项目的学校给同学们提供的知识内容和学历几乎是一样的,都有非常先进的教学模式以及前沿的商业知识,学历也都是国家承认的研究生学历。如果你的投资预期只是学历和知识,那你可以选择一个学费比较低,离家比较近的学校。但对于年轻人,很大一部分人MBA学习的目的,最重要的回报不是学历和知识。而是你在上学过程中拓展的视野,积累的信誉、人脉关系网和机会。这是最重要的。着眼于这些未来事业更大的发展和机遇,MBA为你提供的也许还有你的客户、合伙人、甚至投资人,这样例子出现的概率其实并不低。
第2个回答  2015-10-10
看你自己的需求啦,各校的特色模块都有不同,教育核心有差异,建议最好能选择对今后发展有帮助的院校,读MBA的考生应该了解自己的需求,清晰以后的发展计划,这样去读就更有价值,这也是MBA对考生有工作要求的原因。报名工作开始了,考生现在可以通过苏州华是去了解相关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苏州华是MBA团队为您解答。更多资讯详情,可点击用户名【华是学院专硕培训】在线咨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8-09
1、 为什么要择校?
从某种角度来说,择校就是确立一个奋斗目标。只有确立了这个目标,我们才能为之计划、努力。对MBA考研人来说,择校是为了进入更好的平台,成就更好的自己。
2、择校必须谨慎
如果选择的学校过高,很可能考不上或者被迫接受调剂;如果选择的学校过低,明明可以选择更好的资源,最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到一般的院校就读。因此,每一个MBA考研人都应该慎重择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
3、正确的择校逻辑
选择MBA院校是一个技术活,它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高考报志愿,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网上有很多关于MBA择校的文章,合理的择校逻辑应当是“由内而外”,即根据自身条件寻找最好的MBA院校。
4、“择校” 的内部因素
(1)为什么报考MBA?
如果你要报考MBA,请务必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因为下面的一切都要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报考MBA的原因通常有三种。第一,获得更高的文凭;第二,扩充自己的人脉,进入更高层次的圈子;第三,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另外,在面试或提前面试时,很多面试官也会问考生这个问题。他们想知道考生报考MBA院校的目的,或者说考生想从MBA院校得到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考察了考生对自身特点的分析、对职业的理解,以及思维的成熟度等.
(2)MBA毕业后到哪里发展?
报考MBA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回归到就业上是早晚的事。你选择的MBA院校最好和未来工作的城市一致或接近,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人脉、圈子等,为你的就业提供最大的便利。
(3)现有条件能报考哪些MBA院校?
首先,明确自己的第一学历是什么?其次,获得第一学历后,工作年限是否达到报考标准?再次,自己的经济条件如何,所能承受的最高学费是多少?最后,自己能为备考MBA付出多少。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9年来,报考MBA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报考MBA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无法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场战役很难取胜。
5、“择校” 的外部因素
(1)院校实力
院校实力一般包括大学综合、MBA实力以及师资实力三部分。网上有各种版本的中国大学榜,大家可以参考,但不要完全依赖。建议尽可能选择985、211院校,同时尽量选择位于一二线城市的院校,因为它们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资源、企业资源以及创业扶持等资源。MBA实力一般从商科认证、MBA等方面去考虑。MBA教育有三大国际认证,分别是AACSB、AMBA和EQUIS,它们被戏称为MBA市场上的“质检总局”。择校时,大家可以优先选择拥有MBA三大认证的院校。MBA包括国际榜单和国内榜单。国际榜单有英国金融时报(FT)发布的全球MBA榜,国内榜单则以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主,其他机构发布的榜单也可以参考。各校一般都有师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了解相关信息。另外,外聘师资也是衡量师资实力的一个方面,大家不要遗漏。
(2)项目特色
择校不仅要选择学校,还要进一步查看该校的特色项目是否和自己的需求匹配。具体来说,需要考虑的方面有:报考的院校有哪些特色学科;是否能拿到双学位;学校的培养方向是什么;是否拥有国家交换的名额;就业指导的情况如何;等等。总之,需要综合考量目标院校的MBA性价比,尽可能选择高性价比的院校。
(3)招录政策
招录政策主要包括招生人数、学费、提前面试、分数线四个方面,一般来说,好的学校有底气招收更多的学生、收取更高的费用,但相应的报考难度也会增加。一些首年招生、相关专业开设较晚的院校往往会招收很多学生,相应的报考难度会低一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报考相关院校。提前面试的目的是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给予其笔试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比如降低笔试成绩的要求。有些院校甚至明确规定,不参加提前面试的考生不具备报考该校MBA专业的资格。因此,提前面试非常重要,建议大家优先选择。从历年分数线可以看出,MBA国家分数线一般在150-175之间,且A类地区的分数线高于B类地区,A、B两地一般相差10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