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散文读后感2篇 300字左右

要散文的读后感,两篇,谢谢啦

《心城絮语》读后感 前天上午收到《心城絮语》一天看完,不过瘾,便复看,皆不舍,到今天止,共读三回,心中感触颇深,聊文以记之。 ——题记 《心城絮语》,一本抒写内心的故事,一本描述生活的故事,声声叹息,种种激情都化作一个个跳动的字符掩映在语句里,字迹里间,似流水淌洋发出的欢快音符,似管乐敲击时产生的韵律,声声悦耳,清淅可辨。每一篇文,每个故事都在诉说着最平凡但又充满激情、忧郁,博杂的人生感悟、体会及心得。 一本《心城絮语》从遥远的地方飞来,纳入我的怀抱,它是别人的孩子,但我此时却拥有了这个孩子,它虽然尚未长大,但却充满生气,充满活力。它虽然还没有长大,可有众多笔者已经对它寄予了深深的希望,它是清晨远山云海间刚升腾起来的太阳,散发出温暖的光,暖和众人的心窝,也融化我孤独寂寞的心。在这里,我把心交给了这个孩子,于是,我不再孤独寂寞。 《心城絮语》,我拥有。它虽然不是属于我的孩子,但我分享属于我自己的那一份喜悦。里面有熟悉的人,熟愁的名字,还有熟悉的文章,一切感觉那样温暖。 《心城絮语》虽然不是很厚,但里面已经装载了厚厚的深情,那是人心与心的对白,人与灵魂的交融,全部归结于一篇篇精美的文字,那么地真情流露,那样地语诉星空,没有做作,没有抵触,没有抗拒,没有陈词……,这些都已经没有必要,它就是那么地新颖,如此地脱俗不凡,因为这是笔者们的深情之作,那是灵魂与白天黑夜交汇下的起点。它有太多的惊喜,太多感人的音符。 我泡一杯香茶,拉一张藤椅,坐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捧一本《心城絮语》,用激动喜悦地心,慢慢翻阅,细心品味。恍然间,香茶淡已经淡如白开水,茶叶香味尽去,我品茗到的,只是书香味,还那一股在内心慢慢流淌着的涟渏,被《心城絮语》里面的美文击起来的涟渏,随着水波慢慢荡漾开来,给我内心带来无比的畅快,无比的欢欣。 我像如饥似渴的路人,在沙漠中找不到一滴水,正垂死挣扎行走间,恍然看见遥远的沙海前方有一绿洲和一泓清水,那泓清水便吸引着我全部的目光,于是我身无旁顾,把最后的饥渴强按心里,迈动沉重脚步,朝绿洲里的那泓清水努力地前进,由远至近,慢慢地,接近绿洲,靠近清水。我如狼似虎地牛饮着,那股酣畅淋漓使我欲罢不能。喝了一口又一口,始终不忍停住,仿佛要把自己的肚子填装满,因为我害怕下一站不再有这样的清水。 我看了一遍再看一遍,《心城絮语》始终像那清水一样诱惑着我,忽然间想让自己所有的灵魂都化成一串文字,标述它的甘甜。 它是大家的孩子,也是大家的宝贝。如今天的我,亦已经拥用,虽然还只有两天的时间,可我觉得我认识它,应该在很久以前,而不是在昨天。今生的轮回或许只是与之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下,相互碰撞时产生激烈的火花,把我的眼睛照亮一片。 我要让它也成为我的孩子。 《心城絮语》,它是一个初生的婴孩,正在拙壮成长。因为有散文一线众多人的呵护关怀,细心照顾,终会有一天,成熟壮大,它将昭示着一切不可能皆成有可能。它是一个新生的孩子,有着朝阳般的光辉,正腾腾升起。 在这里,我要祝愿散文在线越发壮大完善,还有散文在线群里的各位兄弟姐妹们,让我们一起托起心中的太阳,照亮它的成长之路吧! 散文在线( www.sanwenzx.com )首发网址: http://www.sanwenzx.com/sanwen/shuqing/2009/3871.html?1267955462 诚信决定存亡 读后感 “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这由24个字组成的关于诚信的训言赫然立在书名的顶端,书的颜色用蓝色打底作封面,再由一双诚信之手握在一起,很显然,这是出版社在出书时良苦用心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诚信主题,可能也代表了作者的意愿。它告诉读者:蓝色代表诚实、守信,勿论做人做事,心底不该有杂质,应该像蓝天一样晴空万里;像河水一样清澈见底,而两只紧握住的手,则告诉我们要彼此坦诚相见,相互信任,用诚信构筑和谐氛围,希望在这样的氛围里,人人都应该是诚实可靠的,相互信赖的,不欺不诈的,合作共赢的,更能够是和睦共处的。 记得早在一年前,我不经意间曾在系统网站的视频上看过和听过刘玉瑛教授有关对于诚信讲座的实况,那是一段去年9月份的视频。当时,刘玉瑛教授应国网公司的邀请,在百忙之中抽出身来,为大家上了这堂课。主题是围绕国网公司“人人讲诚信”活动而进行的一次教育讲座,讲座的题目跟我现在手上这本书的书名有所不同,她那次讲的是“诚信决定执行力”,而我手上这本书的书名则叫《诚信决定存亡》。题目虽有所不同,但在我看来,书里的有关内容和阐述的观点跟她在讲座上讲的基本相同,虽然有两字之差,但实质一样。其实,只要仔细想想也就不难理解了,既然诚信能决定执行力,那没有了执行力,企业又怎么能生存呢?所以我认为,书名和讲座的题目没有性质上的区别,两者所要表达和强调的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诚信”。 不知大家是否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在看《诚信决定存亡》这本书的时候,心里隐隐有一种压抑感,就是当我们将书打开到第一页的时候,开卷第一章就感觉刘玉瑛教授抛给了我们一个带着无形问号的话题:“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是啊,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看到这样的题语,相信每个人都会立刻陷入片刻的思考之中。这样的开篇,是巧合还是特意的安排?我一直在边看边想着这个问题。我在想,作者为何要把这么一个带着问号的章节放在最前面呢?一开始,我总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经过通读全篇才有所领悟,才知道写书有时候也跟说书的一样,开场前得要有个案板啪一下,先让观众安静下来,然后再慢慢随着说书先生摇头晃脑地进入情节。写书也是一个道理,书的内容既然讲的是诚信,而诚信度在当今社会缺失得又是那么严重,到了这样一个诚信与道德濒临匮乏的时代,如果不用惊呼式的语句来引起读者的关注看来是不行的,就不能得到大家的共鸣,提不起人们对诚信招唤的欲望,所以,不怪作者要把这么响亮的声音放在最前页,目的是要唤醒缺失了的诚信能早日回归。 “咱们中国虽然是一个具有诚信传统的国家,但近些年来,诚信却越来越远离我们,人们被失信的行为所包围着。人们相互之间变得不信任”。这是书中的原话,正如书中所说,如今的诚信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就因为“诚信精神的象征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所以缺乏可操作性”。当我们静下心来,把《诚信决定存亡》这本书整个翻阅一遍后,我相信,至始至终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开头的那句话:“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说实在的,不是我勉强谁要有这样的想法,而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潜伏着好多不为人知的陷阱,其手段和欺诈行为不乏多样化,已经到了五花八门的地步。为了利益,一些人不仅丧失了诚信和道德,而且越发变得自私、猥琐,道貌岸然。人心的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假货泛滥成灾,骗子横行霸道”,骗子们所能用到的手段已经恶劣到让你喘不过气来,那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会使你产生错觉,到了一种看人不像人,似鬼又非鬼的窘境,没法让你轻易地去相信一个人,难怪,有人要发出“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回答得上来?又有多少人心中没有“现在的世界很无奈”的感叹呢?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当今社会诚信度的缺失已经倾斜到了“零界限”,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个响亮又危险的信号。 《诚信决定存亡》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不但好,而且具有不少讽刺意味的使我们看后又耐人寻味的故事。比如书中说到这样一件事:“当初,听说有人骗官,我还以为是天方夜谭。竟幼稚地想,这当官得群众选举,领导把关,组织部门定夺,这层层把关,怎么就能骗得官当?事实上,我真是一介书生。既能骗钱,官又有什么不能骗的?骗钱也是骗的人,组织部门不也是人在管吗?既然是人在管,那又有什么不能骗的?既如此,‘假干部’卢贵平混进某省委组织部为官四年,也就不足为奇了。”看看吧,为什么说它是本好书?好就好在它并不是一部小说,竟能如此直指当今不讲诚信而带来的腐败现象的深处,它告诫今人,当我们一旦失去诚信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人们为虚荣而说谎,为谋私而说谎;人们为掩饰失败而说谎,为掩饰羞愧而说谎;人们为自尊而说谎,为自卑而说谎;当然,也不乏善意的谎言”。作者在看似用平缓的语气跟我们叙述、交流的同时,且不断例举大量有失诚信的事例进行“冷角度”针砭,在有起有伏间,用她毫不吝惜的笔墨一次次拷问诚信的何去何从?每一次都是那么地一针见血,让我们看到藏在平缓叙述背后的力量重如千斤,而这力量就是对诚信的呼唤,是对腐败的嘲笑。 刘玉瑛教授不但告诉我们诚信对于当下是多么的重要,同时告诉我们,在讲诚信的前提下,还应该注意“五个有利”,即:“对人民有利,对民族有利,对国家有利,对党有利,对社会有利”。有时侯我们为了大利益,或不让他人受到更多的伤害而不得已说了谎,这不是真的说谎,这叫善意的谎言,或是叫守口如瓶。这类善意的谎言书中也有不少的例子,比如:如果,当时陈毅同志不对那个国民党兵说了谎,说自己就是那位向导的话,就有可能逃脱不了敌人的魔爪,冲不出敌人的包围圈。有些谎言如果涉及到商业秘密和有损集体利益时而不得已说了谎,那也不叫说谎,那叫责任和规则。因此,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集体的荣誉感,懂得规则利弊,不轻易地说谎,能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那么,我们的诚信指数自然而然就会攀升至原本。我相信,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也是我对《诚信决定存亡》这本书读后的认识和感受。 散文在线( www.sanwenzx.com )首发网址: http://www.sanwenzx.com/zawen/zhaji/2009/11994.html?1267955340 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后感 本来是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到白头,早知道结局是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年少的意气风发,最初的感动和梦想,在时间的浸润下渐渐磨灭;天荒地老的意愿,山盟海誓的诺言,只剩下一个依稀的背影。“我爱你”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承诺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北岸柳青青定格成为思忆中永恒的记忆,绚烂的烟花火背后,是无尽寂静的长夜┅┅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初见,惊艳。蓦然回首,曾经沧海,早已是换了人间。“流年似水,世事难料”。许多既定的开始都有一个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才耐人寻味,不管是喜的还是悲的,是自己期待的还是自己拒绝看到的,矛盾和落差带给这个世界太多的美丽。 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时光匆匆,我们已经回不到过去,也许曾经一见倾心,但是再见之时,也许会是伤心之时。若是如此,不如初见时的那份感觉┅┅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份美丽定格在回忆中。也许哪天转身而去,留下一个美丽的远去背影。完美的弧线,会诉说着对昨日的依恋。也许,在我们认识的人中,有过误会,有过得失,你就会想起初见时的美丽。或者,哪天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故地重游,突然发现多年未见的一个人,一下子就回到了初见的情景,初相遇,那是怎样一种让人难以忘怀的感情呢?!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 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所以,如果不能继续,那么,宁愿切断所有退路。愿一切只若初见时般美好。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但愿再次见到你的时候,还有初见时那份心情。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情生情死,乃情之至。不是吗? 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只要你我都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 散文在线( www.sanwenzx.com )首发网址: http://www.sanwenzx.com/zawen/zhaji/2009/10534.html?126795537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9-03
万事"诚"为先—读后感 这几天在网上读余秋雨老师的散文集《文化苦旅》,感受颇多,读了很多篇文章,感受最深的是他那那篇反映"诚信"的《信客》,我们上次学生做作文也是写了反映"诚信"的话题作文,所以想把自己的一点粗浅的看法谈一下. 《信客》写的是早年在乡间的事,那时候通信手段很落后,对外的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一种特殊职业的人:信客。没有信客,好多乡人就不会出远门了。在很长的时期中,信客沉重的脚步,是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我要说的是这里的一个老信客,曾有一次为客户送给女儿的红绸,而他也要为一远亲送一分礼,就裁下了客户窄窄的一条红绸扎礼品,图个好看。没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个人给家里带来口信,说收到红绸后看看两头有没有画着小圆圈,以防信客做手脚。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头,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以前叫他带过东西的各家都在回忆疑点,好像他家的一切都来自克扣。但他的家,破烂灰黯,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小小的一件事毁了老信客一生的名誉,老信客声辩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红绸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这就是不讲"诚信"的结果,哪怕只有仅仅的一次,这就是我要说的,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想顶天立地的站在这个世界上,请记住一句话:万事"诚"为先! 西方有句话:"他骗了所有的人,最后发现他被所有的人骗了."信誉,是对受权益的维护和尊重,承诺,就自己来说是一种责任,就对方来说是一种希望.失信和失诺,不管对象是谁,都是一种失责.然而,正是这种然否,才显示出一个人思想品德的高下,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为何难追?因为言出诺随,方显君子本色."言必行,行必果",特别是在竞争激烈存在的现代社会,承诺更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只有一诺千金,才可赢得至高无上的信誉. 郑周永说过,信用是财产,有信用就有一切.麦可格雷尔也说过,一切商业交易中,信用第一.请看美国的凯特皮勒公司是怎么做的.这个公司是世界性的生产推土机和铲土机的公司,它的广告中说:"凡是买了我们产品的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需要更换配件,我们保证48小时内送到你们手中,如果送不到,我们的产品就白送给你们."他们说一不二.有时候为了把一个价值50美元的零件送到边远山区,不惜用一架直升飞机,费用高达2000美元.有时无法按时在48小时内把零件送到用户手中,就真的按广告所说,把产品白送给用户.由于经营信誉高,这家公司历经几十年仍然兴旺.这就是讲究信誉给凯特皮勒公司带来的效益.正是有了信誉,才有了凯特皮勒公司的发展,才有了凯特皮勒公司兴旺.这就是说,承诺就是信誉,承诺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 另一家国内的银行的员工们也很好的做到了讲诚信,维护青年文明号的荣誉称号.做到了名不虚传.当记者拿出1100元钱,却故意在存款凭条上填写了1000元,递进2号窗口.服务员热情饿接待了他们,并将多出的100元退了回来.这是发生在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工商银行吉林市湘潭储蓄所的一件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普普通通的银行的职工的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坚持,才换来了他们这样的文明称号,这种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告诉我们:信誉要靠实际行动积累. 但也有一些单位口号喊得震天响,在真的有事发生后却一再推诿,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一消费者到一家门面堂皇,公开向消费者承诺"包修3年"电器商店,花820元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使用仅10天,就发现定时器失灵了.当该消费者带着发票把洗衣机运回商店要求换一台新的时,就惹得营业员满脸的不高兴.她说,换新的不可能,只能给你修理一下,今天没修理人员,你先运回去,明天派人.不得已,笔者只好运回去等人上门修.殊不知,修了坏,坏了修,折腾了好几个回合仍无效果.真是让人有克说不出,这样的服务,这样的承诺,又怎么能让人信服?这件事告诉我们:承诺不是只说不做.就像池田大佐说的:"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的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这也是我们以后要吸取的教训吧! 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了《礼记》上的一句话:"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这句话战国时期的尾生做到了.尾生曾与一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来,河水却开始上涨.于是他便面临着两难的选择:要么固守着诚信被淹死,要么丢掉诚信保全生命.尾生最终选择了诚信,抱柱而死,成就了千古美名.读来虽觉惨重,但在追寻诚信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正像《信客》里的那位老信客,一生的信誉毁在了那条窄窄的丝绸带上,大半辈子的风尘苦旅,整整一条路都认识他。流落在外的游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脚步声。而他只能躲在山间坟场边的破草房里,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世人,牢牢的记住那句话吧: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