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莫大于心死;痛,莫过于情伤”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最大的悲哀就是热情被熄灭,最严重的心痛就是感情受折磨。

出自庄子所著《庄子》

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 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 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译文: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再说水汇积不深,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扩展资料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

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

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誉为“钳揵九流,括囊百氏”。

《庄子》与《归藏》、《黄帝四经》、《老子》等著作共为中华民族的几部源头性经典,它们不仅是哲学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古代圣哲关于文学、美学、艺术、审美的智慧结晶。庄子等道家思想是历史上除了儒学外被定为官学与道举的学说。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更是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庄子寓言的出版和研究使得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精神得以发扬,在现实意义上,更为社会主义文明的建设做出了不可忽视的精神铺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自《庄子??田子方》。

"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大于心死" 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是一种封闭似的自恋情结达于极点的心理状态。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后面那句谁自己加的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0-11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出自《庄子??田子方》。

"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大于心死" 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大于心死”的“心死”是一种封闭似的自恋情结达于极点的心理状态。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后面那句谁自己加的吧
第3个回答  2017-06-28
如何解释还是如何解决?
解释的话:最大的悲哀就是热情被熄灭,最严重的心痛就是感情受折磨。
解决的办法是:积极调整心态(虽然这句有点废话,但的确如此!)首先找点别的事情做,因为感情健全的时候,肯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倾注到感情上了。现如今分手了失恋了,肯定会有很多失落感。所以想要走出阴影,就应该积极地填满一些东西,可以是书籍或者朋友或者旅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