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祥和福福是在什么时候出生的?

如题所述

2001年8月25日,大熊猫祥祥和孪生兄弟福福出生于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2002年7月,祥祥和福福两兄弟经过半年多的哺乳期后进入了“熊猫幼儿园”,饲养员刘斌从此成为了祥祥的“全职保姆”,与它朝夕相处,形影不离。
祥祥毛色光滑,性情温顺,外表俊秀,健康状况良好,从未患过疾病,深得刘斌的喜爱。那时,来自四川绵阳的英俊小伙刘斌初到卧龙几个月,他对饲养大熊猫充满了兴趣,他教祥祥玩游戏、踢皮球、上梯子、爬树枝,教它吃红萝卜、嫩苹果、窝窝头等。日复一日,祥祥除了酣睡之外,与刘斌形影相随,彼此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祥祥渐渐地茁壮成长起来。刘斌成天与它欢快地嬉戏玩耍,在此度过了整整一年自由自在快乐的时光。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为有效地保护大熊猫物种,2003年7月8日,全世界首次大熊猫野外放归培训工程正式启动,作为第一只接受野化训练的大熊猫,祥祥肩负着具有创举意义的使命,独自被放养到核桃坪后山上,一个面积约2万平方米的大熊猫半野生放养圈接受野化训练。
祥祥才1岁零8个月,只相当于人类的六七岁。对这样一个孱弱无助的“孩子”,从“饭来张口”到孤零零地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地方,自己找吃找喝,它能活下去吗?在宣布选中祥祥正式接受野化训练的前夜,饲养员刘斌暗自流了一夜的泪。祥祥当选这一“野化”使命,按理说刘斌应该感到光荣,但他从情感上根本无法接受将要与祥祥的分离。
为什么研究中心决定选择祥祥担此重任呢?因为在所有的大熊猫中,祥祥和福福是一对孪生兄弟,身体状况相似,祥祥接受野化训练,福福继续人工饲养,这样,祥祥和福福能够时刻对照,为野化训练工程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
祥祥的半野生放养圈完全是另一个新天地,最高海拔2080米,放养场上下坡度高差近50米。场地内树木葱茏,流水淙淙,植被良好,竹林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个场地与大熊猫野外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相符合,对矫正圈养大熊猫的不良生活习惯,加强它们对野外天敌的防御能力和自身疾病的防治能力十分有益。
从那一天起,祥祥迈开了新的生命历程,饲养员刘斌也有了新的使命。但他不再像往常那样以饲养祥祥为主,而是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尽力让祥祥最终摆脱对人工饲养的依赖,渐渐迈开野化的步伐。当一名大熊猫饲养员并不简单,如何让祥祥“自食其力”是饲养员与科研人员共同的任务。
第一天,祥祥独自进入完全陌生的“家”,起初还感到新鲜。然而,当它见到送行的人们,连同自己亲密的“伙伴”刘斌都纷纷离开自己而去时,它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它害怕、惊恐,拼命地追过来,缠住刘斌的双腿,死活都不让刘斌离开。
“祥祥乖,不要怕!我会回来看你的!”祥祥根本不听刘斌的安慰,它把刘斌缠得更紧了,一边叫唤着一边伸出舌头来舔他的脸。当人们抱着它与刘斌强行分开一百多米后,它又趁机挣脱而出,拼命地追上来,紧紧地缠住刘斌的腿,拼命地叫唤着,它的泪水像断线的珠子……死活都不愿意离开刘斌。此刻,刘斌也像孩子似的哭了……此情此景,在场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此时心如刀绞的刘斌清楚,祥祥总有一天会对他这个“最亲密的朋友”不再相认,甚至“反目成仇”。但刘斌明白自己和所有科研人员肩负的重要责任:如果祥祥成功野化,今后,将有更多的大熊猫被野化放归到野外,这对人类保护珍稀动物大熊猫具有震惊世界的深远意义。 祥祥在半野生放养圈里开始了人类历史长河中人工繁殖大熊猫野化训练的第一步。然而,祥祥和所有人工饲养的大熊猫一样过惯了“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它所面临的挑战是史无前例的,因为没有人知道它将面临什么样的困境。
尽管身边有很多野生竹子,但祥祥一概不碰,它根本没有自己主动觅食的意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它也根本不知道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实在饿惨了,祥祥就以大声哀叫的方式向刘斌“求助”。
每天,刘斌和保护中心的科研人员们藏在不远处,用望远镜对祥祥进行观察。每当听到祥祥的“呼救声”,刘斌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万一它饿坏了肚子,饿出了问题怎么办?”研究中心的领导告诉刘斌,放养祥祥并不是对它撒手不管,中心会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时刻监控它的生活情况。
几天后,祥祥饿得连叫的声音都没有了。焦急万分的刘斌得到研究人员同意,喂几根它最爱吃的红萝卜。当刘斌突然出现在祥祥的面前时,它努力打起精神,把头低低地埋在刘斌的怀里,津津有味地吃着红萝卜。吃完后,它竟眼泪汪汪地盯着刘斌,轻声地叫唤了几声,似乎在说:“把我带走吧,我再也不愿在这个鬼地方呆下去了,我不能离开你呀!”刘斌心痛地掉下了泪水,却又拔脚离开祥祥。祥祥再次奋不顾身地追逐而来,并死死地抱住刘斌的腿,不让他离去。
在野化初期,祥祥年纪幼小,自身免疫力也比较弱,加上不会“自我清洁”,它的身上一度长满了草虱之类的寄生虫。刘斌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他不能帮祥祥清除,要让祥祥自己学会搞好“个人卫生”。
因为野化之初,祥祥找食特别困难,刘斌和科研人员不得不对它实行半人工饲养,每天给祥祥提供几个窝窝头。可祥祥是大胃口,几个窝窝头远远满足不了它,几个月下来,祥祥瘦得变了样。
在一次考察行动中,刘斌和研究人员看到祥祥突然自己掰下了一只竹笋,正津津有味地嚼着。从那之后,祥祥的采食能力突飞猛进,它还找到了窍门,渐渐知道了什么季节该吃什么竹子,甚至连竹子的什么部位最好吃它都一清二楚。 一年半后,祥祥已能自己觅食,它不仅吃鲜竹,还吃枯竹、半叶竹……刘斌和科研人员完全停止了祥祥的食物供给。
2003年11月,刘斌和科研人员可谓惊喜不断:大家发现了祥祥用毛毛草草、枯枝败叶给自己做了一个小窝,祥祥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搬家。看到祥祥逐渐学会了觅食、筑窝,刘斌激动得热泪盈眶。 祥祥渐渐地学会了自食其力,然而刘斌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忧伤之中。因为按照保护中心对祥祥制定的野化训练进度,刘斌与祥祥的见面机会将越来越少,祥祥对刘斌也越来越冷漠了。
2004年9月15日,祥祥进入了“新居”———面积达20多万平米的二期中型培训圈,这里主要是由野核桃、红肤杨、华西枫杨、槐树等树种组成的落叶阔叶林,祥祥在这里“安家”后有了更大的变化:无论是采食还是筑窝,动作都越来越娴熟;它对靠近他的科研人员极其敏感,警觉性有所提高,有了领地意识和自卫行为。祥祥有了较强的野外生存适应能力,可以基本摆脱对人的依赖。
11月份的一天,在一片茂密的竹林中,刘斌接近祥祥时,发现它正舒服地躺在斜坡上打盹。“祥祥,祥祥,还习惯吧!”刘斌一边亲切地向它问好,一边轻轻地走近祥祥,试图抚摸祥祥。祥祥睁开了惺忪的睡眼,竟对着刘斌咆哮了几声,并愤然做出驱逐刘斌的样子。
刘斌发现此时的祥祥跑得特别快,而且喜欢爬到十几米高的树丫上打瞌睡,这样可以避免遭遇猛兽的袭击。
后来又一次,刘斌和几位科研人员前来探望它,它又做出攻击人的姿势,“小家伙真野了,翻脸不认人了!”欣喜之余的刘斌又一次忧伤起来,祥祥对他的情感真的断了!从那以后,祥祥再也没有“领”过刘斌的情,每次见到他都把他当成了入侵的“敌人”,一转眼就蹿上了树,速度快得令人惊讶。“这是野外生存的需要,只有速度快,才能在遇到危险时迅速逃脱。”刘斌说。
2005年2月16日,记者来到卧龙,在刘斌的陪同下探秘祥祥的“领地”。“你们一定要小心,因为祥祥已‘占山为王’,完全进入野生状态了!”刘斌警告我们。当天下午,我们冒着风雪步行进入祥祥的领地。
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寻找,我们在雪林中兴奋地发现了祥祥留下的蛛丝马迹。傍晚17时,竹林里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我们终于看到了祥祥。只见它拿着一根鲜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野化前祥祥的体重仅有20多公斤,现在已长到了100多公斤,强壮着哩!”刘斌轻声地说。
这时,一位同行的朋友咳嗽了一声,祥祥抬起头来发现了我们。一位朋友见状立刻端起相机对着它拍照,祥祥当即飞快而愤怒地向我们跑过来。“快跑!它会伤人的!”刘斌大喊,愤怒的祥祥则完全忘记了曾经把它养大的“好朋友”刘斌并向其发起攻击,将刘斌扑倒在地并将其手咬伤,刘斌好不容易才挣脱了祥祥。
刘斌没有想到祥祥对人的警觉性变得如此高,“领地意识”特别强,一有风吹草动,它会马上机警地看看四周,遇到“强敌”它会迅速爬树逃生。现在祥祥已到了发情期,所有人都不敢再靠近它,生怕惹怒它并受到攻击。即使是刘斌也必须和祥祥保持30到50米的距离,尤其是当祥祥变得焦躁、兴奋,或从树上爬上爬下,或在地上滚来滚去时,大家都不敢靠近它,以免“自讨没趣”。 2005年2月16日下午,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地的数10名大熊猫保护研究专家,在卧龙召开了祥祥野放论证会。专家们认为祥祥的野化进程完全达到了人们的期待,其采食能力强,能够在宽阔的领地里分区域独立觅食。它不仅渐渐摆脱了对人的依赖,还具有了极强的野外生存能力。祥祥完全具备了放归野外独自求生的能力。
论证会决定祥祥将于2006年4月底野外放归。随着祥祥野放的时间越来越近,刘斌也经受着忧喜参半的煎熬。
2006年4月28日上午,国家林业局、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卧龙自然保护区隆重举行了祥祥野化放归活动仪式。前晚一场大雪,海拔2700多米的巴朗山半山腰以上白雪皑皑,可这天却迎来了出奇的大晴天,蓝天白云下洒着金黄的阳光,大自然敞开迷人的怀抱欢迎着祥祥的到来。
早晨7:30,祥祥在武警官兵的护送下启程走向即将放归的原始森林。在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中,祥祥把头趴在毛茸茸的前脚上,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十几米外的前方就是巴朗山脚下的放归点邓生,一大片鲜活的竹子正在风中摇曳着呼唤它尊贵的“新主人”祥祥的到来。研究人员已特别在祥祥放归处设置了三面围栏,前来送别祥祥的各级领导、科研人员和附近居民把三面围栏挤得满满的,大家都在迫切地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放归时刻。然而此时,刘斌的眼眶却有些湿润了,他始终默默地站在人群里,注视着祥祥的一举一动。
上午9:52,关着祥祥的小铁笼打开了。“走吧!大胆地往前走吧!大森林才是你真正的家园!”刘斌喃喃地说。
走出铁笼,祥祥先是对周围环境顾盼了一下,然后用右爪抓起铁笼里最后一根竹子衔在嘴里,头也不回地径直往前方竹林小跑而去。仅仅几秒钟,祥祥便消失在了茫茫的竹海里。
祥祥走了,走得无影无踪。
喧嚣涌动的人群依然站在原地不愿离去,看祥祥是否怀着对人类的“留恋”回来与人们“再见”一面。人群中的刘斌则痴痴地张望着前方的丛林,他强抑制着泪水不要掉下来。几分钟后,刘斌突然转身默默走出人群,冲进树丛里泪水纵横——那是一个平凡的大熊猫饲养员为祥祥成功跨出“野化”步履的欣喜泪水,那也是一个铁骨柔情的汉子与一只大熊猫刻骨铭心的友谊,难以割舍的泪水……
文/何晓安 万金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