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是哪里的民间艺术

如题所述

舞狮是中国的民间艺术。

舞狮的由来如下:

舞狮开始于南北朝。在我国,舞狮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北方舞狮和南方舞狮两种。北方舞狮的外形与真狮很相像,全身狮披覆盖,舞狮者(一般两人合舞一只大狮子)只露双脚,不见其人。北方舞狮有雌、雄之分,还有文狮、武狮、成狮、崽狮之分。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民间舞狮子并没有很特定的日期,每逢节假日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会以舞狮来助兴,而元宵佳节也是适合舞狮的传统节日,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的意义:

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这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

舞狮是一种亚洲民间传统表演艺术,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扮成狮子的样子,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庆。

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春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