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平台企业ERP软件的三种模式分析

如题所述

目前的软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大规模定制开发、商业软件少量定制开发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台少量定制开发等三种开发模式

定制开发市场将会逐步萎缩

定制开发,过去看似很有诱惑力的开发模式,随着行业的不断规范,各种行业软件的不断推出和国内国际大型企业管理软件产商的不断蚕食,定制开发市场将会逐步萎缩,将被那些成熟产品和业务平台所取代。

定制开发,业务范围是很有限的,一方面,定制开发只能是小规模的,一个几百万,上千万的项目要定制的话,开发出来的产品是否专业不说,当就开发这样的一个系统所耗费的开发和实施时间,按目前的公司频繁开张和倒闭,估计足够一个软件公司倒闭好几次了,这样的项目,业主怎么会放心定制呢?另一方面,搞定制开发,需要软件公司的综合实力特别是行业实力要求比较高,由于软件公司没有专业的行业坚决方案,基本上是见单打单,因此基本上是企业业务的手工模拟,能够实现手工业务电子化就很不错了,又怎么能将ERP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思想融入其中呢。

定制系统的灵活性差,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读。往往是IT部门开发出来后,业务部门的需求已经方式变化。同时,集团在不断的兼并、重组,并且不断向其他业务领域延伸。定制系统的扩展性差、适应性差的缺点越来越突出。

IT技术正以难以想像的速读飞速发展,要靠企业自身的IT队伍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非常困难。如果不发展,又恐不能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对管理和生产力的提升,最终被商场所淘汰。

因此,定制开发由于开发周期长,行业业务理解不深刻、基本上是手工作业电子化等特点,无法将ERP管理软件的先进管理思想如标准化思想、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供应链管理思想等融入其中,同时由于成熟软件产品的不断丰富和蚕食,定制开发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平台模式将是未来信息化的主流

提到平台,在2001年是炒的最热闹的一年,很快,平台概念就和炒ERP一样被炒烂了,无论是什么系统,那怕就是一个Excel做的几个宏文件,也要加上一个平台。

如何理解平台?

平台的概念目前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快速开发目的的、提供一些辅助开发工具(如系统管理、组件等)的开发平台,这种平台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平台,充其量是一个开发工具(如Delphi)的优化,但凡有开发任务时,所有的客户业务都需要重新开发(当然有些技术平台也包含了一些系统管理、组织权限等相对通用的东西)。另外一种平台是在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业务逻辑为核心的业务管理平台,这种平台的特点是不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技术平台,更封装了行业(或典型企业)的很多相对通用的业务逻辑,而这些业务逻辑一般是对某个行业的深刻研究后才能得到的结果,比较典型的有金蝶的BOS平台,东软的VP.net平台等。

当然,业务平台也有很多需要考虑和完善的,否则,再好的思想也仅仅只是思想而已,“行动才有结果”,我个人认为,目前的业务平台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值得关注:

1、数据绑定问题。一方面是要支持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数据库,存储过程(Procere)、触发器(Trigger)的编写和执行都不一样,同时,数据库的事务控制、数据并发等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另一方面,数据的存储问题,业务数据是以数据库表(Table)的形式来表现还是以对象来表现,从常远来看,可能是会是以对象来表现,但用对象来表现,技术怎么实现,效率如何?笔者参与开发的一个平台就是因为采用了完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绑定数据,导致系统的效率极大的降低(特别是在数据量很大时,对象的打包解包都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执行效率)而难以推广。

2、效率问题。由于业务平台不是针对具体的业务,因此,运算逻辑就会比较复杂,同时由于各业务组件是相互独立的(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独立,业务平台作为一个框架模式开发,遵从“好莱乌原则”-我调用你,你不要调用我,控制权掌握在框架上,各业务组件必需独立,否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他,要用到他,就必需用到你、我,那样就不是一个平台了)各系统之间的连接也会影响到系统的效率。

3、业务逻辑的提取,这是一个很难、也是很多技术平台无法向业务平台转化的关键。首先,我们要进行业务的抽取,我个人的建议是先按标准的ERP理论来提取,接下来,请相关业务专家进行完善和业务逻辑具体话,必要时可以借助外部咨询公司的力量。最后,用到实际中去,“实践是经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要怕失败,怕不是问题,不做才是问题,不做永远没有成功的机会。

成熟的ERP产品为完美咨询实施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大规模定制开发和平台模式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拥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这个产品不一定要是一个一个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这个产品可能是我们的解决方案,也可能是我们的平台,也有可能是我们代理的产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