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如题所述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彼此间相互影响而形成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人们之间直接的、间接的、可觉察到的并受心理特征所制约的相互交往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是社会性动物。因此,与人交往,不仅是每个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也是建构人类文明的基础。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用诚实,宽容和谅解的原则,树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体中融洽的关系,并积极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际面,不断赢取他人和社会的赞誉,并辅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王林也选择打工补贴生活。一年多来,他卖过咖啡,修过汽车,也做过刷碗工。后来,他到了当地一家比萨店打工,现在成了这家店的经理。

上班没多久就当了经理,一些老员工自然很不服气,经常会弄出点状况来。这时,虚心的王林就亲自上阵排除这些故障,并和同事进行沟通。一段时间下来,他和同事们的关系也逐渐好了起来。不久后,他已经和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14位员工打成一片,同时还兼管另一家店。现在,打工收入已完全可以满足他的生活需要了。

王林正是善于把自己与同事的关系处理好,才有了最后的成功。可见,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我们生活中尤其重要。

同样,中学生也是如此。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其本身的特点。有人说学校是象牙塔,也有人说学校是小社会。一方面,学校里的人际关系其目的比社会上的单纯,学生之间一般比较重视心与心的交流,你们看重每一份真挚的友谊;另一方面,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也从某些方面折射出社会上的人际关系。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一个团体、群体内的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的人,很难想象,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与其他人的交往,一个人的生活将会怎样?有人存在,必须要与人交往。当从学校走上社会,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与人交往中,你能否得到别人的支持、帮助,这里就会涉及到自身能力的问题。

作为中学生,其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有:朋友、同学、老师、父母。其人际交往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与朋友间的关系。朋友之间的情谊为友谊,是建立在思想、兴趣、爱好等一致和互相依恋基础上的一种感情关系。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情感上最依恋的是父母,朋友则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依恋便逐步有父母转向了朋友,并日益得以确定和加强。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结交朋友最多是在中学时期。

2.与同学的关系。同学关系是中学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大多数中学生都能在集体生活中找到归属感,与同学的关系相处融洽,但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却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但也有一些同学对他人存在着敌意的倾向,不能抑制自己的冲动,常为一些小事与人争吵、打架。有的同学甚至仅仅因为别人学习好就对他怀有敌意。即使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你们不知道如何与他人好好的交往,不知该如何与人交谈。

3.与老师的关系。作为中学生,你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视老师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你们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学生以自己对某一科老师的好恶来决定自己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态度。如果科任老师给他留下的印象不佳,他就会对其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厌恶心理,直接表现为不愿意学习这科知识,成绩较差;一旦对某科任老师印象较好,就会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4.与父母的关系。现在不少的中学生都觉得与父母难以沟通,有话宁可与朋友讲,也不愿与父母说。无论在价值观念、交友方式、生活习惯,乃至着装打扮等方面,都容易与父母产生摩擦,从而不断地加剧了与父母间的心理隔阂。如果在家庭中,父母讲究民主、平等,注意和你们及时沟通交流,那么你们的性格就会阳光、开朗,也就有积极上进的良好品质;而如果为人父母者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你们的期望值过高,管是太严,干涉太多,就会使你们形成较为严重的逆反心理;其中,你们有些家长有娇纵、溺爱的习惯,致使你们任性、懒惰、自私、依赖性强;有些父母不起表率作用,致使你们养成了抽烟、酗酒、赌博等恶习;你们其中还有些父母离异,你们得不到完整的父爱、母爱,甚至无人管束,致使你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中学生,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1.与朋友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不要一味付出,往往付出得越多,换来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朋友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冷淡甚至疏远自己,这对付出很多感情的同学来说,就会觉得很不公平,心理很不平衡,认为朋友不够意思,自己太傻。其实,也并不是朋友有意背叛你,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社会交换原则,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如果付出的多于得到的,人们心理上就会不平衡,如果得到的多于付出的,人们的心理也会不平衡。为保持付出和得到的关系平衡,人们总是要知恩图报的。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觉得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时,就会被一种愧疚感所笼罩,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选择冷淡或疏远。

2.与同学交往。同学是中学生主要的交往对象,有的同学有一些苦恼和内心的秘密往往愿意向好友诉说。但其中也有一些交友不顺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成功地与同学交往呢?

(1)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所谓“自我形象”,就是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和认识,就像自己站在镜子面前看到自己的一模一样。而这面镜子就是学校的老师、同学或较为密切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认识。同学们在一起受着同样的教育,生活在相同的舆论气氛中,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更新和评价标准,当你言行与“中学生形象”大相径庭时,是不受同学们欢迎的。

(2)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珍惜友谊。帮助,不仅是解决困难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而且也包括感情上的支持、对痛苦的分担、观点上的赞同以及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如果你经常主动去关心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关心你,同学关系在这种彼此关心的基础上愈加和谐。和谐产生友谊,友谊使人欣慰。中学阶段的友谊高尚、纯真、终生难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巩固、发展这种友谊。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友谊需要忠诚去播种,热情去灌溉,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你一定会赢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谊。

(3)以诚相待,宽宏大度。诚是与人交往的基础,朋友间掏心窝子的话,这是以诚相待换得心与心的交流,宽宏大度能消除误会,得到信任。

(4)把握男女同学间交往的分寸。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有利于智力上互偿,情感上互慰,个性上互补,活动中互酬。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把握好男女同学交往的分寸,不仅要发展同学间的友谊,又要避免过分地亲昵和随便。

3.与老师交往。“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的双边活动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能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呢?

(1)尊敬老师。“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终年呕心沥血,进行着艰苦而繁重的劳动,他们就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理应受到同学的尊重,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尊敬老师,重要的是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认真作业。每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如果你和别人说话,他爱理不理,你会喜欢这个人吗?在学习过程中,多一些勤奋和虚心,少一些自大和埋怨。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本前提。

(2)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委婉地向老师提出意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会对没有缺点的人敬而远之。其实,世界上没有零缺点的人存在。同样,老师也是不完美的,若他的想法不是太正确,对同学有些误解或是太严厉。如果发现老师的不足要持理解态度,在向老师提意见时,语气要婉转,时机要适当。如果老师冤枉了你,暂时忍一忍,等大家都心平气和时再说。要置老师于长者的地位,照顾老师的自尊心和面子。

(3)对老师的要求和期望要实事求是。社会对教师有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较多的价值标准。而在实际生活中老师常常面临着诸多的烦恼,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情绪差做错事的时候。如错怪了同学,要学会体谅老师,采用冷处理、先回避的策略,然后采用适当的方法向老师解释。老师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和信任,这样一来,不仅密切了师生关系,也使老师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4)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有的同学明知道自己错了,受到批评,即使心里已经知道自己不对,嘴上却不认错;有的人则相反,受过一次批评后,就特别怕那个老师,担心他对自己有成见。这都是没有必要的。错了就错了,主动向老师承认,及时改正,老师一样会喜欢。没有哪个老师会因为学生的一次犯错,就对学生下定论,说他是坏学生,就对他有成见,相信每个老师都会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

4.与父母交往。心理学家认为,子女和父母之间产生矛盾是难免的,并形象地把这一现象称为“代沟”。在每个家庭中,“代沟”的深浅和可跨程度是不相同的,子女和父母两代人相互埋怨,无视现实,各执一方,互不相让,这时“代沟”必然会加深;如果两代人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相信“代沟”必然缩小。但要减少“代际冲突”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那么,作为中学生应怎样做呢?

(1)尊敬父母。每个父母都在无私地担负着教育、抚养子女的社会职责,常年操劳,省吃俭用,精心地安排子女的生活,教给子女做人的道理,体贴细微,无所不包,这是人世间没有任何感情能代替了的;因此,父母理应受到子女的尊敬。尊敬父母是我们民族的美德,尊敬父母应体现在行动上:如虚心听取父母教诲,接受他们正确的、合理的建议和要求。如果父母的意见是错误的,也不要公开顶撞,可以用温和、委婉的方式表明你的看法,使他们乐意地接受并认同你的意见。犯了错误要敢于承认错误,向父母说清楚,以求得他们的谅解和帮助,并下定决定改正。

(2)多与父母谈心,缩短感情距离。由于父母和子女生活的环境、社会的责任存在着差别,在思想、观念、意识、感情、行为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可以通过多谈心、多交心,向父母介绍一些你所学的新知识和新事物,谈谈你的所思所想,征求父母的意见,了解父母坎坷的经历和希望要求,不仅能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同时也换取爱心,达到感情和心灵的融洽,“代沟”也便可以彼此跨越了。

(3)善于反思,加强修养。现代的中学生思想开放,气宇轩昂,大有天塌下来也能顶得住的气概,这对自己的学习生活都有积极作用;但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不可有如此“血气方刚”,要学会冷静、遇事退避三舍地反思一下;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避免争辩产生的不愉快,而且可以博得父母的信任而尊重你的意见,从而形成亲密、和谐、融洽的气氛。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学习、生活、身心的健康成长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学生应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为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让自己健康成长。

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交往是人的一种基本心理需要,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离开了交往,社会经验的学习、规范的掌握、角色的理解,将难以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27
处理人际关系的6个技巧
处理好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因为人际关系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作用很大。那么,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处理人际关系的6个技巧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传递快乐的情绪
情绪是会传染的,人人都喜欢和快乐的人相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还能带来力量,不知不觉被你所吸引。
2、宽以待人
以宽容之心对待别人,不要求别人事事处处都让自己舒服顺心。对朋友的缺点淡而化之,对朋友的优点多加赞赏。当朋友说了让自己不高兴的话,做了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时,能够站在朋友的立场看一看想一想,多一份体谅之心。不苛求别人的人,往往给人轻松之感,容易受到欢迎。
3、怀随缘之心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缘分的,如果尽心尽力后依然难以和某人和谐相处,那么就随缘吧。拥有好的人际关系不代表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和喜欢。不过分渴求好的人际关系,反而能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平衡之美。
4、做一个温暖的人
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一点帮助,即便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也要捧上一颗同情之心;当朋友升官发财人生辉煌时,真诚地道一声祝贺,锦上添花也是一种温暖。当你温暖别人时,别人就会本能地靠近你。
5、肯定别人
人人都有被肯定、被重视的心理需要,我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喜欢那些肯定我们、赞扬我们、鼓励我们的人,因为我们能从他们的言语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价值感。
6、调整心态
即使暂时没有朋友,或人际关系不佳,也不要气馁,更不要悲伤,你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己,属于你的朋友早晚会出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