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理辅导过程中沉默

如题所述

沉默的原因在于:
1、辅导人员本身对辅导缺乏热心,会谈中也很少主动以言语与来访者沟通。他的沉默源于对辅导关系的冷漠,显示了辅导人员隐藏、退缩及保护自己的倾向。
2、辅导人员在会谈进行中,尚未理清自己的思路,以致“不知该说什么”或“不知该怎么说”。 这种沉默实际上是辅导人员因自身原因而做出的失败的反应。
3、沉默是辅导人员经过考虑有计划、主动引发的。是一种具有辅导价值的沉默,具有积极的意义。其原因可能是辅导人员为了引导受助者领悟、做出承诺,可能是因为要将会谈探索的责任转移给受助者,也可能是防止受助者的心理隋性等。
另一类沉默则是由受助者引起的,分析原因在于:
1、创造性沉默。辅导过程中,来访者集中精力沉浸在思绪和感受之中,因而出现了沉默,这属于创造性沉默,属于有积极意义的沉默。
2、冲突性沉默。用沉默表达攻击:这也是非常常见的,当受助者对咨询师有不满的时候,可能会用沉默的方式表达抗议、藐视、不屑、无奈等等,即“我懒得答理你”或者“我就是不跟你合作”等等。这时的沉默, 可能就是表达阻抗的一个方式,他的沉默本身也就有了攻击的味道。
3、自发性沉默。这种沉默的后面可能有强烈的恐惧:这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当咨询进行到某个阶段时,感觉咨询似乎进入了停滞状态,受助 者要么说很多很多话,要么讲很多治疗室之外的话题,要么会重复之前已经谈过很多次的话题,要么沉默,好像无话可说了。这也是一种阻抗状态,咨询的无法深入可能是唤醒了受助者内心深层的恐惧,甚至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的恐惧,但是他的身体感觉到了,或是他的潜意识已经开始逃离了。当他保持沉默的时候,他就可以让自己离那个恐惧远一点。
4、尴尬性沉默。这种沉默可能是来访者对压力的转移:在咨询过程中,长时候的沉默会带给咨询师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沉默的过程中,咨询师很明晰的知道对方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什么。事实 上,有些时候,受助者恰恰是用沉默的方式将他无法承受的一些压力转移给了咨询师,当咨询师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变得焦虑起来,受助者可能反而会感觉到一些轻 松。因为他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就是缺少无应的,现在,咨询师感受到了与他成长中相似的压力,他自己就会从这个压力中被解放出来。或者说这是一个投射性认同的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将咨询师置于自己曾经处于的位置,从而可以让咨询师感受到自己曾经感受到的那些体验。
5、用沉默测试关系的安全度:“我什么都不做,我看看你会怎么对待我”,或是“我不说话你能把我怎么样?”等等,当受助者对治疗师的确信度还不够高时,就会 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测试治疗师会如何对待自已,测试这个治疗师是不是值得信任的,面对这个的测试,有时治疗师内心会被激起强烈的愤怒,但是治疗师需要确保 的是去理解这个愤怒,而不是在愤怒的牵引下见诸行动。只有通过了受助者的安全测试之后,咨询工作才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总之,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出现沉默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只有通过观察分析,找到症结,才能采取有效方法对应解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