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削皮有乳白色液滴渗出是什么东西?

1、我买的地瓜(黄种)在削皮时有白色液体渗出,而且过一会儿地瓜表面就变黑,而且手沾到液体的地方也变得又粘又黑!
2、今天早上在用美的的电饭锅煮地瓜汤的时候,汤里有一些黑点浮在表面(不多),我带着试试是心理吃了一碗,没事!
请问谁可以告诉我怎么回事?

红薯切开之后流出的白色液体是一些水分,淀粉,黏液蛋白,水溶性维生素,少量矿物质,果胶,紫茉莉甙等成分。其主要成分是水分和淀粉物质,因此是可以食用的。

白色液体中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够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胶原病发生,有增强免疫能力的作用。新鲜挖出来的红薯才会有白色的液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吹干和放置,红薯中白色的液体会慢慢消失,甜味增加,水分减少,这个过程被称作收浆。因此切开红薯有白色的汁液说明红薯是十分新鲜的红薯。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红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为红薯中的淀粉颗粒不经高温破坏,难以消化。

2、吃红薯时最好搭配一点咸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3、红薯的糖分多,身体一时吸收不完,剩余部分停留在肠道里容易发酵,使腹部不适。中医认为湿阻脾胃、气滞食积者应慎食红薯。

4、红薯的不足之处是缺少蛋白质和脂肪,但是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已经不再把红薯作为主食,它缺少的营养物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膳食加以补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黏蛋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淀粉含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红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5

红薯藤里面的白汁是一种乳汁,俗称白浆。这种白色液体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类,还含有紫茉莉甙,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具有缓下作用。食物纤维与紫茉莉甙的作用相加,使得红薯的通便作用具有不急不缓的良好效果。


红薯的块根里有乳汁,茎的皮层部分分布有乳管,也能分泌白色乳汁。采苗时如乳汁多,表明薯苗营养较丰富,生活力较强,可作为诊断薯苗质量的指标之一。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1、和血补中:红薯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能有交往地为人体所吸收,防治营养不良症,且能补中益气,对中焦脾胃亏虚、小儿疳积等病症有益;

2、宽肠通便: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经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能有效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

3、增强免疫功能:红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够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胶原病发生。

红薯中所含有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钙和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地瓜饼地瓜饼防癌抗癌:红薯中含有一种抗癌物质,能够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

此外,红薯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故红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显。

4、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红薯的抗衰老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产生的,红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现。红著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瓜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地瓜皮下渗出有一种白色液体,俗名地瓜油,学名黏液蛋白。含有紫茉莉甙,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作用: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30
地瓜皮下渗出有一种白色液体,俗名地瓜油,学名黏液蛋白。含有紫茉莉甙,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地瓜变黑是因为甘薯黑斑病引起。甘薯黑斑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Halsted)侵染引起,病菌以厚垣孢子和子囊孢子在贮藏窖或苗床及大田的土壤内越冬,或以菌丝体附在种薯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的来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发病温度10-30℃,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28℃,低于10℃、高于35℃时不发生;地瓜以收获前后发病为多,病斑为褐色至黑色,中央稍凹陷,上生有黑色霉状物或刺毛状物,病薯变苦,不能食用。但像你所描述的情况属于病况很轻,食用时尽量熟食,就不会有防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