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 C/S F/S 三个架构有何异同点?

如题所述

* C/S结构,即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 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需要安装客户端才可进行管理操作。

* B/S结构,即Browser/Server (浏览器/服务器) 结构,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05
总的来说 b/s 主要是以浏览器来与服务器交互 c/s 是自己做的界面

浏览器交互数据一般是你手动输入到网页里 因为他本身所限是不能操作
用户机器上的数据的 各有优点 不能说那一方 替代谁
c/s 对数据的安全性 要高一些 其他网络用户是不可能 从你的系统里得到数据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6-01
关于B/S和C/S架构的探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尤其以通信、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燎乱,目不睱接。由于计算机互联网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运用以及网络的迅速普及和全社会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基础和命脉,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强大动力,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主流技术研发企业和用户对“B/S”和“C/S”技术谁优谁劣、谁代表技术潮流发展等等问题的争论不休,已经给检察机关使用“OA(办公)”和“案件管理”软件工作开展带来困惑,本文就此两项技术发展变化和应用前景做些探讨,供同行参考。
一、什么是C/S和B/S
第一、C/S结构。
C/S(Client/Server)结构,即大家熟知的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它是软件系统体系结构,通过它可以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将任务合理分配到Client端和Server端来实现,降低了系统的通讯开销。目前大多数应用软件系统都是Client/Server形式的两层结构,由于现在的软件应用系统正在向分布式的Web应用发展,Web和Client/Server应用都可以进行同样的业务处理,应用不同的模块共享逻辑组件;因此,内部的和外部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新的和现有的应用系统,通过现有应用系统中的逻辑可以扩展出新的应用系统。这也就是目前应用系统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C/S体系结构虽然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但这只是系统开发一级的开放性,在特定的应用中无论是Client端还是Server端都还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由于没能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加之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已经很难适应百台电脑以上局域网用户同时使用。而且代价高,效率低。

第二B/S结构。

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 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
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 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WAN,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特别是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管理软件更是方便、快捷、高效。

第三、管理软件主流技术。

管理软件技术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首先,界面技术从上世纪 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Browser浏览器界面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次,今天所有电脑的浏览器界面,不仅直观和易于使用,更主要的是基于浏览器平台的任何应用软件其风格都是一样的,使用人对操作培训的要求不高,而且软件可操作性强,易于识别;再者,平台体系结构也从过去单用户发展到今天的文件/服务器(F/S)体系、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

二、C/S和B/S之比较

C/S和B/S是当今世界开发模式技术架构的两大主流技术。C/S是美国Borland公司最早研发,B/S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

1、C/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最简单的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由两部分组成,即客户应用程序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二者可分别称为前台程序与后台程序。运行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的机器,也称为应用服务器。一旦服务器程序被启动,就随时等待响应客户程序发来的请求;客户应用程序运行在用户自己的电脑上,对应于数据库服务器,可称为客户电脑,当需要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任何操作时,客户程序就自动地寻找服务器程序,并向其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根据预定的规则作出应答,送回结果,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
(2)、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
在数据库应用中,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和客户应用程序分别独立进行的,前台应用可以违反的规则,并且通常把那些不同的(不管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运行数据,在服务器程序中不集中实现,例如访问者的权限,编号可以重复、必须有客户才能建立定单这样的规则。所有这些,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他们无须过问(通常也无法干涉)背后的过程,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一切工作。在客户服务器架构的应用中,前台程序不是非常“瘦小”,麻烦的事情都交给了服务器和网络。在C/S体系的下,数据库不能真正成为公共、专业化的仓库,它受到独立的专门管理。
(3)、C/S架构的劣势是高昂的维护成本且投资大。
首先,采用C/S架构,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平台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真正“统一”,使分布于两地的数据同步完全交由数据库系统去管理,但逻辑上两地的操作者要直接访问同一个数据库才能有效实现,有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需要建立“实时”的数据同步,就必须在两地间建立实时的通讯连接,保持两地的数据库服务器在线运行,网络管理工作人员既要对服务器维护管理,又要对客户端维护和管理,这需要高昂的投资和复杂的技术支持,维护成本很高,维护任务量大。
其次,传统的C/S结构的软件需要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系统开发不同版本的软件,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十分快,代价高和低效率已经不适应工作需要。在JAVA这样的跨平台语言出现之后,B/S架构更是猛烈冲击C/S,并对其形成威胁和挑战
2、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1)、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
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着更为方便的特性。对一个稍微大一点单位来说,系统管理人员如果需要在几百甚至上千部电脑之间来回奔跑,效率和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但B/S架构的软件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所有的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专网即可,实现远程维护、升级和共享。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信息化发展的主流方向。今后,软件升级和维护会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起来会越来越简单,这对用户人力、物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显而易见的,惊人的。因此,维护和升级革命的方式是 “瘦”客户机,“胖”服务器。先做人,不等于不做事;脚踏实地,不代表没有梦想;追求人生的意义,做真实的自我
大家都知道windows在桌面电脑上几乎一统天下,浏览器成为了标准配置,但在服务器操作系统上windows并不是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现在的趋势是凡使用B/S架构的应用管理软件,只需安装在Linux服务器上即可,而且安全性高。所以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是很多的,不管选用那种操作系统都可以让大部分人使用windows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电脑不受影响,这就使的最流行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快速发展起来,Linux除了操作系统是免费的以外,连数据库也是免费的,这种选择非常盛行。
(3)、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

由于B/S架构管理软件只安装在服务器端(Server)上,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管理服务器就行了,用户界面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Server)端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所有的客户端只有浏览器,网络管理人员只需要做硬件维护。但是,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重,一旦发生服务器“崩溃”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许多单位都备有数据库存储服务器,以防万一。
其实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网络上软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B/S和C/S结构的。对于C/S结构小可认识不足,只是就个人接触,谈谈项目中实际用到的C/S系统架构。

一般的小型系统:使用的C/S系统,个人觉得谈不上什么架构方面的问题。只是简单的读取数据库,显示到前台而已。一般也就分为两层:服务器端、客户端,所实现的也是胖客户端。服务器上也就是run个数据库。

而当系统规模够大,不谈架构我想就不可能了。个人接触B/S方面的架构也算有一些小小见识,因此觉得其实大型C/S架构也多少在参考着B/S方面的架构,而万变不离“祖宗”的道理。

一个大型C/S架构我想大致可以划分为:实体层/业务逻辑层/用户控件层/前台界面层。

下面逐一分析一下一各个层之间的作用:

实体层(ENTITY):用于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流,其中这些一般会用到代码生成器。直接将数据库中的表名、字段映射到实体层。实体层作用,一般用到批量增、修时候用实体会比较好,因为不用将数据直接与数据库打交道。而当只是一个简单的sql select的时候,我想还是避开实体层的好,要不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业务逻辑层(LOGICAL CONTROL):如果真正到了仔细考虑架构方面问题的时候,我想此软件系统的业务逻辑也应该不会轻松。必定会让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头疼。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业务逻辑层单拉出来。作为承接作用,定义好接口,供外界调用。我想这和B/S结构的j2ee里的struts的action非常相似。

用户控件层(USER CONTROL):这一层主要是用来减少开发量,把多处用到的控件抽象出来。以供重复使用。例如把datagrid包装成自己系统需要的,并加一些其他如 combo、button等控件,以供开发人员拖拽,大大减少开发量。当然这一部需要在前期工作时候,把设计工作完成好。需要哪一部分抽象出来,可以被多开发用户批量使用的,一定事先弄清楚。

前台界面层(USER FACADE):这一层就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可以理解,就是form。

最后说一点:把层次之间的依赖关系限定好,如entity不可以调用业务逻辑层…………,以此类推。

3,C/S与B/S区别

Client/Server是建立在局域网的基础上的,Browser/Server是建立在广域网的基础上的。

(1)、硬件环境不同:

C/S一般建立在专用的网络上,小范围里的网络环境,局域网之间再通过专门服务器提供连接和数据交换服务。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的,不必是专门的网络硬件环境,例如电话上网,租用设备,信息自己管理,有比C/S更强的适应范围,一般只要有操作系统和浏览器就行。

(2)、对安全要求不同

C/S一般面向相对固定的用户群,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很强。一般高度机密的信息系统采用C/S结构适宜,可以通过B/S发布部分可公开信息。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弱,面向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3)、对程序架构不同

C/S程序可以更加注重流程,可以对权限多层次校验,对系统运行速度可以较少考虑。

B/S对安全以及访问速度的多重的考虑,建立在需要更加优化的基础之上。比C/S有更高的要求,B/S结构的程序架构是发展的趋势,从MS的.Net系列的BizTalk2000Exchange2000等,全面支持网络的构件搭建的系统。 SUN和IBM推的JavaBean构件技术等,使B/S更加成熟。

(4)、软件重用不同

C/S程序可以不可避免的整体性考虑,构件的重用性不如在B/S要求下的构件的重用性好。

B/S对的多重结构,要求构件相对独立的功能。能够相对较好的重用。就如买来的餐桌可以再利用,而不是做在墙上的石头桌子。

(5)、系统维护不同

系统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开销大,相当重要

C/S程序由于整体性,必须整体考察,处理出现的问题以及系统升级难,可能是再做一个全新的系统。

B/S构件组成方面构件个别的更换,实现系统的无缝升级。系统维护开销减到最小,用户从网上自己下载安装就可以实现升级。

(6)、处理问题不同
C/S程序可以处理用户面固定,并且在相同区域,安全要求高的需求,与操作系统相关,应该都是相同的系统。
B/S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的用户群,分散地域,这是C/S无法作到的,与操作系统平台关系最小。
(7)、用户接口不同
C/S多是建立在Window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普遍要求较高。
B/S建立在浏览器上,有更加丰富和生动的表现方式与用户交流,并且大部分难度减低,降低开发成本。
(8)、信息流不同
C/S程序一般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机械式处理,交互性相对低。
B/S信息流向可变化,B-B、B-C、B-G等信息流向的变化,更象交易中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