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几首煲耳机的音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推荐曲目如下:

1.《渡口》蔡琴

渡口是广大音乐爱好者用于煲耳机的首选,因为蔡老师这在首歌里,她把开口音,闭口音,鼻音,颚音,婉转的唱了出来,配合她独特的音色。

普通音响设备很难解析到位,很容易发现音响设备在某个音色的缺陷暴露出来。

2.《阿姐鼓》朱哲琴

《阿姐鼓》是整张专辑中突变性最大的一曲。此曲在约两分钟时,低频骤出,份量十足,厚实而有力,很多小口径音箱就此现形,低音单元拍边,有的则更是出不来如此低的低音。

3.《好久不见》陈奕迅

简单的钢琴和弦乐的配器,让这首歌适合在深夜时独自品味。

4.《天堂》腾格尔

《天堂》腾格尔融入与众不同的唱法和风格,民族声乐的细腻发声,和特有的蒙古族民歌长调意境,非常温柔而抒情,极富激情、震撼人心,那雄厚有力的声音,深沉的气 ,把人们带入了“蓝蓝的天空、洁白的羊群”的大草原。

5.《阿淘的歌》陈永淘

看看《音响世界》评价:“《阿淘的歌》录音非常漂亮,绝对是近年来男声发烧录音的典范,假如在大型视听欣赏会中采用,相信它一定会有镇场的效果……”

“最适合校验Hi-Fi组合的音场还原能力……”

6.《天空》王菲

无论如何这是王菲声音最清晰明亮的一张碟。《天空》塑造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城市,王菲一袭白衣,无所不能地挥霍年华。

我在想,假如杨明煌没有死掉,那么出来的王菲也是神,亮丽光辉大过其固有的神秘诡异,hoho,或者和SarahBrightman有得一拼。 

7.《月光女神》沙拉.布莱曼

梦幻般的空灵之声,在月光洒落时温暖绽放。

HD-Mastering黑胶CD是在黑胶CD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技术革新和提升,在保证黑胶CD原有的声音品质和聆听效果的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创新。

融入了全新的数字概念,将以前单纯的模拟开盘带文件拓展到数字的WAV双轨甚至多轨数字无损音频文件。

真正实现无压缩、无信号损失的声音保真度,再以数字音频的格式进行硬盘保存后,直接用于HD-Mastering黑胶CD的母盘制造,最终确保了声音的品质和效果。

扩展资料:

煲耳机的方法——慢煲出好声

唯一普遍适用的煲耳机方法是“渐进”,刚开始用轻柔的音乐,在较低音量下让耳机先舒缓10-30小时,然后用普通音乐在中等音量状态煲100-200小时。

如果这时你听着高音不刺耳了,变得圆润自然,中音温暖亲切,低频再也不是混成一团的轰隆隆,而充满细节,那就OK了,绝对不能急功近利。

煲耳机主要是煲耳机的振膜。

振膜本身在制造过程中就存在内部应力,在粘结音圈和固定在骨架上时又产生了装配应力,煲耳机就是使这些应力逐步消失,使振膜逐步顺化发出好声的过程。

音响器材虽不是工程机械、铁车钢马,但也有相通之处。煲机还是分为舒筋、通络、习武、打擂、出道五步为好。以耳机为例:

舒筋——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一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较轻松音乐);

通络——使用正常听音强度三分之二的音量驱动耳机12小时(用别太摇滚的音乐即可);

习武——使用正常听音强度驱动耳机72小时(用自己常听的音乐均可);

打擂——使用正常听音强度四分之三的音量驱动耳机24小时(用自己常听的音乐即可);

出道——进入正常使用阶段;

成才——进入HIFI使用阶段。

但并不是所有的耳机煲过都会变好声,这要和耳机的本身的质素所决定的,有些耳机煲后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这也是正常的。

我们煲机的目的是帮助它迅速度过老化调整期,使其各组成部件的物理特性达到稳定。

参考资料:煲耳机-百度百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