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收集就业信息的渠道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通过学校就业管理部门获得就业信息。

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各类就业信息汇集的地方,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会及时发布有关需求信息,进行就业指导,学生本人也可以就有关问题进行咨询。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是获取用人单位信息的主渠道,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性强。一般用人单位是在掌握了该校的专业设置、生源情况、教学质量等信息后,才向学校发出需求信息的,这些信息是完全针对应届毕业生,针对该校学生的,针对性强。

2. 可靠性高。为了对广大毕业生负责,在把用人单位给学校的需求信息公布给学生之前,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要先经过对就业信息的审核,保证信息的可靠性。

3. 成功率高。一般毕业生只要符合条件并善于把握好自己,供需双方面谈合适,就能签下协议书,成功率较高。

二、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获得信息。

国家教育部成立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各地也陆续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交流信息,提供咨询服务。

三、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

每年在大学生毕业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会刊登一些就业信息,如《大学生就业》等每期都刊载数量不等的招聘信息,还辟出“择业指导”和“政策咨询”专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导。

四、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

1. 亲朋好友。这部分人都相当关心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来自社会的各个方向,与社会有多种联系,可以从不同渠道带来各种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

2. 专业教师。由于本专业的教师,比一般人更了解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就业的方向和范围,在与校外的研究所、企业、公司合作开发科研项目和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对口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了解得比较详细。毕业生可以通过专业教师获得有关这些企业的用人信息,从而来不断补充自己的信息库,而且可以直接找他们作为推荐人或引荐人。

3. 校友。 校友提供的职业信息的最大特点是比较接近本校、尤其是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求状况及其在具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发展状况,近几年毕业的校友更有着对职业信息的获取、比较、选择、处理的经验和竞争择业的亲身体会,这比一般纯粹的职业信息更有参考、利用价值。

五、通过无形市场获得就业信息。

很多求职网站将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网上公开,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可以通过网络互相交流、双向选择。

六、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会”获取信息。

这类“人才交流会”或“供需见面会”有的是学校主办的,有的是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因为是供需双方之间见面,不仅可以掌握许多用人信息,而且可以当场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