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权+赋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之前就对“赋能”这个词,这种新的理念颇为新奇,感觉上似乎这种理念和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们自由发展有些许相同之处。

无独有偶,在我心目中的女神王彩琴老师在她的一篇文章中对teacher做全新解读时,其中也有对“赋能”做过个性化的解读——empowering——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赋能增权”,播撒“尊师重教、乐意从教”的种子。说的就是课堂上放手放权,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孩子们的心和老师同频共振时,尊师重教自然水到渠成,教与学之间就是一个黄金搭档,就是完美组合。

更妙的是还有一本书就叫《赋能》,是美国人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所著,他本人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美军驻阿富汗以及国际安全援助部队的指挥官,曾担任联合参谋部主任和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

这位军中大佬也对赋能情有独钟,他就 应对不确定性,突破深井,化繁为简,信息共享 等方面一一引出赋能的神奇功效,藉此反思我们的组织结构,会发现“深井”无处不在,同时明白打破深井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然后以组织架构的变革作为基础,共享文化的建立作为保障,若领导者能转变思路、团队成员能发挥特长,经过这样的系统性改造,才有可能打造出一支超级团队,在世界的不确定之中,所向披靡。

军界如此,商界如此,教育界更是如此。

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说过, 管理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他人的善意 。

管理者想要激发员工善意,最核心的抓手就是给他们终身成长的空间和可能性。

是的,不管我们是什么身份,一旦终身学习的内核被激发,可想而知,无论是个人或是团队将会有什么样的恐怖能力被发掘出来。

时代在发展,赋能正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带给我们翻天覆地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就是一个绝佳平台,它可以不断地赋能给每一个人,所以互联网改变了人们赋能的状况。

想想看,如今的直播间,在互联网流量红利的赋能下,一位直播大V的带货能力可能抵得上原来一个商业帝国的可怕实力。

相应的,如今的教育也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位摇头晃脑的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学究,可以撑得起来了,教育的软硬环境的更新迭代,教育主体都是大数据时代的土著居民,我们再不赋能给孩子,再不放权的话,就会远远的被这个时代抛弃。

所以,要减少管控,更多地让教育这个生态体系的活跃度提高;

减少对孩子的管控,让他以自由宽松的状态下提升他对知识、对生活、对成长的好奇心,在这种放权下赋予孩子自我生长的能力,这不就是放权+赋能么?

其实,让孩子朝着我们预想的路子走的话,就要想办法减少你的管控,减少你押宝的成分。

教育某种意义上就像手抓沙,攥得越紧,流的越快,索性放松点,放权一点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柳暗花明。

我最为关注的知识付费创始人、樊登读书的首席运营官樊登老师在他的一本新书《可复制的领导力2》中说:

因果关系清晰的事物,叫作简单体系 。 因果关系非常不清晰的,叫作复杂的体系 。对于孩子而言,学科知识点之间因果关系清晰,属于简单体系,可是孩子接受吸纳新知,进而构建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复杂体系,因为后者因果关系不清晰呀。

这种复杂体系身边并不少见:

一个成功的优秀的企业一定是自己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克服困难、见招拆招,然后不断地形成自己的文化、方法和套路,一步一步地长成了它今天的这个样子——…这样的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就是一种复杂体系的衍生。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困生能逆袭成学霸或学神,靠的也是复杂体系的红利——一点一点练就。

赋能和放权还有三根支柱:

共同进化、为人为己,批判性思维

这三者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团队走的长远的三根重要支柱。

共同进化不难理解,不就是合作共赢的升级版么?

为人利己?利己最好的方法是来自利他。这不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吗?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就是思维的全面性、思维的公平性、思维的勇敢性和思维的科学性。批判性思维其实要的就是打破传统,扔掉墨守成规,敢于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

好的思维不能够只以自己为标准,批判性思维是要思考这个事合理不合理,对我来讲公平不公平,对对方来讲公平不公平,这才是让自己能够跟更多的人在一起合作的方法。

知道成功的偶然性,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创造更多尝试的机会,而你能够拥有更多尝试的机会,是来自你具备反脆弱的思想。

核心是你这个组织的一种状态、一种文化,以及大家的那种精气神。这才是决定这个组织能否立于潮头获得成功的软实力。

有人会担心赋能能放权之后,错误一大堆怎么办?还有一种观点叫试错,说要在错误里多呆一会儿,说犯错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放权和试错

放权和允许我们的基层管理者不断试错,是一个组织产生活力的根源。也是孩子能快速成长的动力和根源。

经历了放权和试错,发现了亮点以后,要开始培育它,给它更多的机会,给它一个空间上的隔离。

对于孩子来说,发现他的优点之后,就要多给予正面鼓励,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在这一块优势区继续发展壮大,进而形成他的发展长板、成长优势。

聚焦并不是舍九取一,而是做十留一。

这就是赋能和放权之后的新变化。

我们所能够做的事,就是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尽量地把我们认为正确的东西传递出来,这就是每一个人在社会上所能尽的责任。

无知者无畏。

只有我们穿越认知盲区的重重迷雾,才有可能以几何倍数快速提升。

深谙赋能和放权的妙处之后,真正能触摸到其中精髓,就有可能实现个人发现、团队成长的幂次法则。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