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给你误转了2万,让你转回去,为什么说千万不能急着转回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6

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穿其中必然有诈,疑点有两个:

1,转账到银行卡,卡号和名字必须匹配,“陌生人”是怎么知道你的卡号和名字的?

2,转错账第一时间联系你,“陌生人”是怎么知道你的联系方式的?

所以,对你而言,对方是你的“陌生人”;但对他而言,你的信息他了如指掌,设下了圈套,正等着你往里钻呢。

如果某天你收到一笔“意外之财”,有人马上打来电话说转错了,让你转到他提供的卡号里,此时你会怎么做?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转回去,别让人等得太着急了,因为:

一方面,从“德”的角度讲,“拾金不昧”是传统美德,“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童谣就是这样唱的、我们从小就是这样被教育的,别说2万元,就是2块钱也不能昧下;

另一方面,从“法”的角度讲,不归还属于“不当得利”,法院会裁决必须归还;如果数额较大、情节恶劣、拒不退还,那么还有可能构成“侵占罪”,承担最高5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

因此,于“德”于“法”,积极主动退还是唯一选择,但要提醒大家: 退还可以,但要多留一个心眼,别急于退还,新型诈骗手段多发,千万别往骗子设下的圈套里钻。

说一个汕头市公安局在今年9月份分享的真实案例大家就能明白一二:

正在读大学的小刘在某天突然收到银行卡到账6000元的短信提醒,小刘一头雾水,问遍了亲戚朋友,“到底是谁转的”?亲朋好友都表示没有给小刘转账;

正在小刘纳闷时,一通电话打过来了,对方是一位女士,语气听上去急躁又担忧,“小心翼翼”的询问小刘是否收到了一笔6000元的款项,并表示这笔钱是给自己的儿子交学费的,不小心转错到了小刘的卡上,问能否退还?

小刘一听,这好事咱得做啊,不能让人等得太着急了,于是连忙把6000元一分不少地转到了女士提供的卡号里。

本以为做了一件好事,但没成想,半个月后,小刘再次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是某贷款平台打过来的,质问小刘贷款期限到了,怎么还不还款?

小刘听到这里,疑惑不已,“我什么时候贷款了”?

“半个月前,你从我们平台借款6000,利率2%、期限15天,连本带息还款6060元,你要赖账吗”?

小刘这时才发觉事情不对,于是赶忙报警,民警介入调查后发现有人半个月前套用小刘的身份资料在该平台借了网贷,而那6000元正是贷款,并非别人转错了账。

小刘恍然大悟,这6000元是公司账户转过来的,而小刘归还到了女士提供的个人卡号里,如果当时多一个心眼,也不至于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了。

说到这里,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圈套了:

小刘的个人信息不小心泄露了,包括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骗子掌握了小刘的信息后,套用他的信息在网贷平台借了款,款项打到小刘的卡里;骗子继而打电话以“转错账”为由让小刘把欠款归还到指定的账户中,最后受损失的还是小刘。

这个案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在平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千万不要外泄,如果收到“陌生人”转错账的联系电话,千万不要急于退还,正确的步骤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先查看一下对方账号是个人户还是公户、查看有无转账备注,是“贷款”、“往来款”还是其他,必要的时候可以到银行查询对方账户相关信息;

第二,接到要求退还的电话后不要急于退还,但同时为了避免“不当得利”,可以先报警先报备,明确自己会退还,但要了解清楚事情的原委;

第三,在银行、警方核实清楚之后,确系“转错账”,那么在民警的见证下退还相关款项,千万别自作主张;

第四,如果被骗,留存好相关的证据,比如对方转账记录、退还转账记录、对方联系方式、相关聊天证据等等,方便后期追回被骗款项。

写在最后:

不是自己的钱财不要昧下,但同时也要多留一个心眼,千万不要急于当“好人”,一定要在核实清楚的情况下才能退还相关款项,特别是快到年底了,新型诈骗手段多发,凡是涉及钱财往来的,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同时,大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套用!

一为了自己不成受害者,立马报警,无论是什么情况,有公安的介入,就抹黑不了你。

二,凡是转入汇款之类的事,都要谨慎,管好自己的财物,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慎重的提醒你:别人给你误转2万块钱,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急着转回去。

你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即去报警,让警察来拿主意如何解决。

否则,你擅自转回去,可能会面临主动参与洗钱犯罪,而受到法律惩罚。

1 . 真的是误转

现在转账,如果是银行卡转账,需要卡号和名字一致。

银行卡号,对方可能记错了几位,恰好是你的银行卡账号。而且要转账对方的名字,也是和你同名。

这个概率可以说非常的小,但是也不能排除说没有。

如果真的是别人误转,你再转过去,这也不会出现什么纠纷。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为了后面不会出现什么麻烦。你转回去之前,你要对方提供转账的凭证。让对方证明,确实是他转过来的。

2 . 对方利用你的账户洗钱

这种概率,还是蛮大的。

对方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你的名字和银行卡信息,利用你的银行卡账户作为中转站,而达到洗钱的目的。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熟人干的。

如果你冒然的就把钱转回去,就等同于是参与洗钱犯罪了。

一旦后面司法机关追查起来,肯定会查到你的账户。那时候,你就真的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你不知道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

如果当初你转回去后,还索要了手续费之类的钱,那你就完了。

你给警察说这是手续费,那警察会以为这是你主动参与洗钱犯罪,拿到的酬金。

你就真的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1 . 不可有据为己有的想法

不义之财不可取,你千万不可有把这些钱占为己有的想法。

如果是别人误转,你把钱取了,不还对方。那就属于不当得利,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方误转,你拒绝归还。别人只需要拿着转账凭证报警,一报一个准,你跑都跑不掉。

2 . 报警备案,让警察来处理

为什么要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来处理呢?

因为你真的分辨不出来,对方到底是误转,还是故意利用你账户来洗钱的。

你打电话报警,留下记录,这就是给自己留下来了证据,可以证明你没有任何违法行为

如果对方真的是误转,那就还给对方就可以了。

如果对方有不法的目的,会有警察会追查,你也没有任何的责任。

所以,打电话报警,让警察来处理,你就可以置身事外了,不用担心日后有任何的麻烦。

刑事处罚就不说了,给大家说下银行的处罚。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规定,一个人只要有一张银行卡被认定参与违法犯罪活动,那他名下所有银行卡,至少五年内,全部限制非柜面交易。

就是你所有的银行卡,除了在柜台取钱存钱外,其余的任何功能都不能使用。

不能转账,不能刷卡,不能网购,不能绑定任何第三方平台。

像我们平日里使用微信、支付宝,去扫码支付。一旦不能绑定银行卡,那微信和支付宝金融功能就不能使用。

微信和支付宝里,就不能存放哪怕一分钱。别人微信、支付宝转给你的钱,发给你的红包,都不能接受。

现在非现金支付这么普及,你干什么都要使用现金。可以说,你的生活,必定会一团糟。

银行卡千万不要出借他人,更不能为了一点钱,出售银行卡。

银行卡犯罪的代价,你承担不起的。

记住,千万不要急着把钱转回去,就算对方联系到你,你也千万不要这样做,就一点,让对方找银行,否则你就有可能背一笔债!


因为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诈骗,你让就对方拨打你的开户行客服电话,让你的开户银行介入,就算要打回去也不能由你来操作!


我是这么认为的:


第一、这个年代,现金存款、转账流程都要求多次核对转入方账户信息,转错的概率小得不能再小了!根据我多年经验,这是诈骗的可能性较大。

如果真是诈骗,你收到的钱很有可能是对方以你的名义贷的款,对方盗用了你的身份资料进行了网络贷,一旦钱贷下来后,就会联系你,谎称是转账转错了,态度诚恳,装可怜,最后诱骗你把钱再转到他自己的卡里,这样的套路,已经出现好多次,千万小心。


第二、在银行系统发生的任何交易都可以冲正,就是取消有效期内已经发生并成功了的交易,钱会原路返回,如果对方打错钱,正常操作是对方的开户行或者你的开户行发起冲正交易,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来操作!


第三、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你都千万不要自己把钱转出去,如果有人联系你,你就让他找他的开户行!


第四、虽然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心思,但还是友情提示一下,如果真是转错了,你也别想占为己有,这个年代通过银行的任何交易都是留底的,查起来很容易的,小心吃上官司。


所以,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你直接跟他说,你找我们银行吧,对方如果是骗子,那就傻了眼,若真的是转错了,对方也就真会去找银行介入。再不行,就直接报警,警察一查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前不久,深圳公安官方号向网友 公开了一种新型的骗局,对于误转钱是一种什么情况,说得很清楚!


说是有一名大学生小刘,正玩着手机, 突然收到一条短信, 一看是银行发过来的入账信息,信息显示 小刘有一笔6000元的资金入账。



小刘既惊喜又意外,惊喜的是,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怎么会突然有这么一大笔资金入账呢?

意外的是,小刘 问遍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都一口 否认是自己打的 ,小刘由此 百思不得其解。


正疑惑之时,手机 又收到了一条陌生人的短信 ,对方自称 是位大姐 ,大姐发短信说,刚才 因自己不熟悉转账流程,操作失误,把钱转到小刘的账号上了,并且称这钱是自己跟老公辛辛苦苦忙了几个月,凑给儿子的学费,恳请小刘再转回去。


大姐言辞恳切,看得出来很是着急,小刘也是个善良人, 对于非己之物,岂能趁机占有之理,于是热心的小刘,二话没说就按照大姐提供的银行账号,把钱一分不少的转了回去。


完事之后,小刘心里还美滋滋地以为自己的“拾金不昧”,算是解了人家的燃眉之急呢,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让人没想到的是,好戏还在后头!



时间大概过去了半个月,小刘渐渐忘记了这桩燃眉之急”,随着一个催款电话的到来,这桩“误转账”又被翻了出来!


某日, 小刘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 ,电话里该 男子说 ,小刘于半个月前 在他们的借贷平台借了一笔6000的贷款,承诺还款日是15天,月利率为2%,今天到期,连本带息一共需要支付6060元。


小刘听完,顿时懵了,自己从来都没有在什么借贷平台贷过款,不解之间仔细一回想, 这才联想到了半个月前的“转错账”那事,应该就是那件事出了问题。


小刘心里委屈得很,自己明明是 好心帮忙,结果反倒让自己惹了一笔债,憋屈之后,小刘果断选择了报警求助。


警察一查,果真,半个月之前那事真有问题,再一细查,骗局才慢慢被揭开。


原来当日转给小刘的钱确实是 一家网贷公司的账号 ,并且也查到了 有一笔6000的贷款记录,打到了小刘的银行账户 上。


再进一步调查发现,半个月前, 有人利用小刘的身份资料、银行卡信息在这家网贷平台上申请了一笔6000的贷款,待贷款进入小刘的账户后,对方便联系上小刘,并以转错账为由恳求小刘行善,把钱再转进对方的账户,于是小刘因同情心而中招,才发生了后来的事。


至此“错转账”的骗局才真相大白!至于接下来怎么处理,那就交给警察叔叔吧。



“凡是对方要你转账的都是骗子...!”


相信好多人走在大街上、公园里,都有看到过宣传栏或者听到过这样的广播声,咱警察叔叔经常在提醒我们,不要轻易转账,谨防上当受骗!


所以,再回到题主的问题,类似于“误转账”后再以自己有“难处”来博取同情,让你放下防备心理,最后再恳求你将钱转回去的情况,基本都是骗局,此时一定要多长个心眼,别被你善良的同情心蒙蔽了双眼,不要转,果断选择报警。

还有,最稳妥的办法,如果你担心这笔款项有问题的话,你直接告诉对方,让对方找你开户行来解决,一旦银行介入,对方就慌了,就会知难而退。骗子跑了,至于这笔钱具体是怎么来的,你让银行来查,怎么来的怎么回去就行了,这样你就没有任何风险了。


最后,从小刘的事件中,我们得到一个警示:小刘平时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没有做好保护,说不定就在哪个环节无意间遭到了泄露,才有了当日之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务必要保护好个人信息,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再进行非法活动。

这样的情况很少不能说没有,我本人就有过,不是转帐而是手机充值把钱充到别人手机帐户去了,那时手机卡还没实名认证,我和我老婆在家时别人请客在酒店吃饭、我老婆玩手时机手机显示余额不足,我老婆自己充值也是充到别人手机帐号了,主因是手机卡没有实名认证要不认真填写错一个数字钱就没了。为什么别人打电话给你说误转2万到你的帐户叫你转回去,千方不要急着把钱转给他?理由是第一、他也许是骗子,他给你转帐在24小后到帐、钱不可能即时进到你的帐户的,这钱他在24小时内可撤回你就拿不到这笔钱了,要是这样就不必要你退转2万元钱,自已撤回就即可除非是即时到帐,现在可说是不存在这现象每个帐户都是实名认证的,第二是为什么不要急着把钱转给他,因为他是个骗子现在帐户实名了怎么可把钱转到你帐户上,就说帐号错了名字也不对名呀,除非是他爹的转到他奶奶的了笑话,反正收到这样的电话千万不要转帐,要是他接连不断地打拢你就报警为好。

有人给你误转2万,而且还给你打电话让你转回去,如果你真的把钱转回去了,那很可能就中了别人的圈套。

这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去年,邻居就经历过类似的骗局,好在邻居这个人警惕性比较强,第一时间发现了骗子的漏洞并及时报警,才避免陷入一场蓄谋已久的诈骗。

无独有偶,就在今年7月,辽宁省公安厅反电信诈骗中心的民警公布了一起案例。据介绍,这起电信诈骗是骗子新升级的诈骗手法,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

现在很多人都习惯将银行卡绑定到各种支付软件上,平时买东西大多通过线上购买线上支付,就算出门逛街也没有携带现金的习惯,付款的时候也通常使用移动支付。

每当银行卡中的资金数额发生变化时,几乎同一时间就会收到相应的资金变动提醒消息,可以说有力地保证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也正因如此,频繁地收到短信提醒后,我们愈发变得麻木,对这些消息也是一扫而过,很少有人会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看完。而这,也给骗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邻居说,他清晰地记得当时是下午四点多,他还在上班,突然接到一条银行账号入账通知。打开一看,有人给他转了10000块钱。邻居立马查看银行卡,发现10000块钱就在账上。

可是左右询问,身边所有的亲戚朋友均表示并未给邻居转账,这让邻居一时之间不知如何是好。就在这时,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声称自己转错账了,请邻居帮帮忙,将这笔钱尽快还给他。

而小刘的遭遇和邻居真的是如出一辙,小刘是一位在校大学生,一天早上,他突然收到一条入账6000元的银行通知短信。刚看到这条信息时,他还以为是虚假消息,所以专门登陆到手机银行查了余额。可是账号上却真真实实地多了6000元,这下可把小刘搞懵了。

冷静下来后,他猜想这是父母给他的生活费,可是问了一圈,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大家都说并没有给他转账。

小刘想了半天,依然搞不明白这笔转账的来历,所以只能拼命地回忆,还有可能是谁给打来的钱。

此时,小刘已经很难在冷静下来,他挖空心思地想找出汇款人,但恰恰忽略了那条短信通知中就包含了这个重要的信息。如果他能多读几遍那条转账提醒,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事情发生了。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小刘的电话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发来的消息,对方自称是刚刚给他转钱的人,还在信息中十分客气地表示是自己不太会操作,错将准备给孩子交学费的钱打到小刘的银行卡上。

最后,这位大姐还不忘提醒小刘,可以去看看自己银行卡余额,是不是今天早上多了6000块钱。

本就十分忐忑的小刘,看到对方能够准确地说出转账的金额和时间,而且从对方的语气中能够明显感觉到焦急万分,所以就十分果断地断定对方就是转错账了。心地善良的他认为将钱打回去,让"物归原主"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所以,按照这位大姐的指示,小刘认认真真地将还没“焐热”的6000块钱一步一步地转到大姐的账号上。而且,细心的他还专门核对了好几次账号号码,以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银行卡中突然多出的一笔现金,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按照对方要求转回去。可是,千万要记住,要确保对方打款的账号和收款的账号是同一个账号,否则很可能是遇到狡诈的骗子了。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做了“好事”的小刘内心还为此感到非常骄傲。可是,事情并没有他想象得这么简单。

半个月后,小刘又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本以为是广告推销,但接通电话后对方却告知他在上个月,通络网络贷款在他们公司借了6000元钱,月利率是2%,约定还款期限是15天,也就是今天。

对方还替他算了算,本金6000元,加上60块钱的利息,一共6060元。直到这个时候,小刘才联想起半个月前那次“转错账”的事情,这绝不是巧合,之间肯定有着某种关联。

这一次,小刘多了个心眼,并没有直接按照男子的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而是果断选择了报警,让警察来帮助他梳理清这段遭遇的来龙去脉。

经过排查发现,小刘的确在该网站申请了这笔贷款,但并不是本人操作,而是有人利用他的身份资料和相关证件照片,以他的名义冒名操作。当网站将款项打到小刘的账户时,骗子通过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告知小刘是他因操作失误,错把自己的钱打到小刘的账号,请求他将钱归还。

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巨大的漏洞,就是给小刘账号汇款的账号是贷款公司的,而对方要求小刘将钱打过去的账号却是个人的。邻居也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个骗局并及时报警,才免于上当受骗。

而小刘只是一名大学生,还比较单纯,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终一步步落入骗子的圈套。

我不清楚小刘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也查询不到骗子是如何成功在网站上申请贷款的。但是从邻居的遭遇和总结反思,能够窥见诈骗分子的操作手法。

经历这件事之后,邻居也进行了深刻反思,骗子到底是如何获得他的银行账号和姓名的,又是如何以他的名义申请贷款的呢?

经过梳理过去一个月的消费记录和信息来往,最终发现了问题的真正原因。首先,骗子肯定是通过某些非法渠道获取了他的个人信息,包括银行卡、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

有了这些信息,骗子就会刻意挑选一些审核相对宽松的网站上申请贷款业务,而这也是骗局成功与否的关键。

邻居回忆,之前他通过微信群中别人分享的链接购买了一个按摩仪。因为价格比其它大型网站便宜一些,而且保证七天无理由退货,所以很快就付款下单了。

物品到了后,他试用几天还不错。而且没过几天就接到一个回访电话,询问他对物品是否满意,邻居也很友好地表示对物品很满意,还给打了一个好评。

在通话最后,对方告知邻居,后台会发送验证码到邻居的手机上,请邻居将验证码告诉他,以验证此次回访的有效性。

邻居当时一边接电话,一边看消息提示,只能通过短信提醒看到信息前面的两行,没点开消息细看详细的内容,就将验证码及时地报给对方。而邻居并不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回访的验证码,而是骗子在网上办理贷款申请时的确认码。

直到事后,翻阅过往的邮件,邻居才发现这条信息中就包含了贷款的详细信息,只怪他当时没有细看,才让骗子成功从网站办理贷款,也就有了后面的骗局。

电信诈骗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但是因为国家在加强打击力度,而且一直在普法教育,很多人对传统的诈骗手段也是早有耳闻。

所以传统的诈骗手法很难再得逞,也就有了这种升级后的诈骗手法。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事情,或者是有人给你充了几千块钱的花费,一定不要自助主张,也不要犹豫不决。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

首先要保持冷静,保留好转账记录。接着,选择报警处理,作为受害者,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应对诈骗团伙是不理智的。最后,请相信有警察的介入,不仅能够证明你的清白,还能将你的损失降到最低。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个人账号和密码的保护,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1、大街上那些扫码送礼品的活动最好不要参与;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能不用就不用;不要注册来历不明的网站,这种网站往往暗藏钓鱼功能。

2、在网购时,一定要通过正规的网站下单并支付,不要随便在不可信的网站上消费,这样会增大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3、对于手机中的验证码,一定不要向陌生人泄露。不要小瞧这6位数或者4位数的验证码,有了这个验证码,骗子就可以以你的名义办理各种贷款、付款、担保等业务。所以,时时刻刻要保持警惕,对自己的财产负责。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银行卡种突如其来的汇款转账,一定不要有私自保留的想法。当然,更不要因为对方几句话就糊里糊涂地把钱转了回去。

年关将至,大家辛辛苦苦赚了一年的钱,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而付之一炬。总的来说,只要记住一句话:

凡是陌生人让你给他转账汇款的,都是骗子。请务必要牢记!

极大可能是诈骗的。转账两万需要验证对方的姓名,姓名不对是转不过去的。

利用非法软件在网上窃取你的身份证信息,用你的信息进行网络贷款,然后谎称转错了,让你把钱转回去。等你转回去了,过两个月催帐的就来了。

建议,先到派出所报案,称涉嫌被诈骗,然后按照公安部门的专业建议进行操作,最大程度的尽量避免被套路。

有人给你误转了2万,让你转回去,为什么说千万不能急着转回去?

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以前有一种比较有名的骗局,就是利用“延迟到账”的功能,诈骗好心人的钱财。

具体方法是,给陌生人转一笔账,在“延迟到账”选项处打钩,然后和收款人联系,说是不小心转错账了,要求转回。

延迟到账的意思,就是这笔款不是及时到账,24小时(或者其他指定时间)内可以撤回的。

多数情况下,受害人误以为真的是对方不小心转错了帐,因此会不加思考将收到的款项转回。骗子受到汇款后,立马将延迟到账的打款取消,则这一笔款会原路返回,而受害人退回的款,就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有些骗子,用此方法,一天能骗到数十万元。

所以,遇到陌生人的打款,不用理会,后边他打来电话要求退回,叫他报警处理就是了。

当然,如果对方是熟人,一般是真的打错了款,确认以后退给他就是了。

也许真的是有人误转的,也许是有意诈骗行为。你急着转回去2万,人家非要说20万又当如何!?

让警方介入处理比较妥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