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到了吗?孩子们的求救刻不容缓,政协委员呼吁大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从学校教育到家庭关系,每年有不计其数的教师、家长、孩子们,参与到临床心理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作为石家庄市残疾人联合会孤独症、脑瘫、智力残疾康复的定点康复救助单位,临床心理科成立“微笑天使救助团队”,有针对性为特殊患儿提供最迫切的治疗需求。

石家庄疫情闭环管理期间,临床心理科及时借助网络平台,为有心理需求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积极为心理防疫做出贡献。

日前,随着河北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石家庄开幕,李幼东教授再次为青少年成长问题献计献策。

来自美国的一家人作为义工,

参与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工作。

我们知道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有限,遇到危机或挫折容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2018年《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存在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2020年山东省的抑郁调研中青少年检出率为36.0%,2020年国内一项调研发现疫情期间存在焦虑性情绪障碍的青少年为22.0%。抑郁焦虑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小,青少年占比逐渐增加。

青少年是自伤的高发及首发人群,从流行学调查结果看国内普通青少年自伤检出率高于西方,2017中国大陆(样本量146936人)的中学生自伤总检出率为27.4%;2018年以江西省三所中学为例(样本量7129名)的中学生自伤检出率为33.7%,青少年自伤行为日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

抑郁焦虑及自伤自杀问题

出现的原因

(1)不良的家庭关系。研究发现,父母的过度批评或冷漠与青少年的自伤行为显著相关,在极端的父母教养方式中成长的个体不能合理调节自己的情绪,面对负性情绪无法应对时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如自伤来回避。

(2)不良的生活事件。儿童期的情绪虐待、间接地童年期虐待如目睹家庭暴力、童年期创伤如校园欺凌等不良的生活事件是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应激源。

(4)较差的情绪调节能力。我们发现,当情绪调节困难的孩子经受一些如愤怒、自责、低落、挫败等负性情绪时常常无法调节,会采取自伤行为去回避或缓解不愉快、厌恶的情绪体验。

在近几年的门诊病例与心理治疗案例中,青少年们逐渐出现了性取向的问题,特别是在耽 美文 化流行发展的今日,性别角色错位而出现的“女汉子”到“花美男”,引发青少年性取向的困惑已并非个例,同性恋甚至双性恋的案例不断出现。

出现性取向问题的原因

(1)家庭与校园性教育严重不足。传统思想教育下家长作为性教育的实施者出于害羞心理不会对孩子主动提及,一般选择让孩子被动地获得性知识,面对孩子的性问题时保持缄默,而学校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分数的提升,性教育严重缺乏。

(2)同性交友软件如Blued在青少年群体中逐渐流行起来。青少年出于对于性知识和性行为的不 健康 的猎奇心理,一旦注册使用同性交友软件便会收到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非常不利。

(3)青少年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如果遭遇早年家庭的离异、家庭暴力、突然转学等,容易产生对于自身角色认同的混乱,导致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出现问题,从而将 情感 发展转移到同性群体出现 情感 寄托偏离,若不及时介入极有可能转化为同性恋。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