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西普及12年教育的县都在桂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广西普及12年教育的县都在桂林,分别是临桂区、资源县、龙胜县、阳朔县都是12年免费义务教育

广西普及12年教育的县聚集在桂林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的,第一是 历史 文化因素,桂林是国家首批 历史 文化名城, 历史 悠久,文化底蕴浓厚,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文人墨客在桂林留下宝贵的作品,供后人传承阅读。第二是 社会 因素,近年来桂林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想积极培养学识渊博的优秀人才,越来越多人想去学校上学,学习宝贵的知识。第三是经济因素,桂林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其他城市比较缓慢,以前比较落后,很多农村地区比较贫困,孩子们上学的条件比较艰苦,普及12年教育有利于帮助孩子提供上学机会,让更多的人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利,推动桂林全面发展。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完善的关爱体系,有利于全力保障特殊群体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期待桂林的教育事业未来发展得更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三味"正是来自于桂林市这几个" 普十二 "县之一,曾在一所乡镇初中任教务主任15年,亲眼目睹并亲身经历了我县从"普九"到"普十二"的全过程。现给网友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县的基本情况。
先讲讲"普九"情况。
自1992年开始,我县开始全面进入“普九"("双基")工作攻坚时期。1996年通过自治区"普九"达标验收的。1997年国家教委进行了复核验收,我县被荣幸地评为" 全国普九工作先进" 县。之后,再由自治区每2年进行一次复查,直到近几年,"普九"工作才基本平息下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人力和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校舍改扩建、设施完善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付出了极大的劳动和精力,在"普室"建设(从"五室"到"十室")、标准化实验室建设,以及"控缀保学"工作、从小学入学到初中毕业,每学期建卡立档,填写"七册十二表"等,每所学校档案材料几乎可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当时,电脑尚未普及,全凭笔墨手写,相关人员及老师,全是义务劳动,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足见有多辛苦!
关于"普十二"情况。
与"普九"相比,我县的"普十二"工作似乎已简单了许多,至少对我们中小学校和教师而言,没做过多少实际工作。更多是县政府、县教育局以及高中学校层面上的工作。

我县是2014年提出"普及高中"(即“普十二")教育规划的。2015年秋季学期全面实行“初中毕业全部升入高中"的招生制。我县共2所高中,一所县重点高中,一所是原职高性质的普通高中。重点高中先择优录取了约50%的初中毕业生,剩下的一半由原职高普通高中录取。

我县这项"普十二"的教育民心工程,无疑,是全县人民的一件特大好事。 在当时来讲,它应该是走在全广西乃至全国最前列的教育发展成果!

录取大致情况为:2015年、2016年,全县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已被2所高中录取,有小部分去了外地技校,也有小部分步入了 社会 。

但是,2017年,全县约1600名初中毕业生,按成绩优劣录取后,约有200名学生最终没有录取,其去向也不得而知。

不能不说,这是"普十二"成果的一次退步。"三味"认为这恰恰是政府"回归现实"后的一种再认知。究其原因:

1、"普十二"毕竟是一种经济上的"实力比拼”,单凭地方财力,略显势单力薄。

2、师资短缺是制约"普十二"的最致命因素。

近几年来,我县招聘教师工作,业绩并不佳。不仅数量上没能完成任务,而且,原招聘到的部分年轻教师还存在"逃离"现象。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高中国家都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地方何来的义务教育。桂林的这几个地方是本地财政支持,根本没有实行义务教育,高中可以对学生开除,而初中是义务教育,是不能开除学生的。

九年都不给读完!谈十二年笑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