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一天24小时过成48小时?你需要这10个碎片化时间锦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你可以测试一下,以下几种情况你中了几条?

1.每天都从早忙到晚,根本没什么空闲时间学习,更别提运动健身

2.好不容易有一点空,不是孩子捣乱就是被别人打断

3.内心也很想充电提升竞争力,可是手机一拿起来就忍不住刷圈,刷群消息

4.列了每日计划和待办事项,到了晚上还没做完,可是又不得不睡觉了

5.做事情容易拖拉,总是想着做得更漂亮,但结果没完成,然后恶性循环

6.效率特别低,花几个小时读书或者写文章,但是注意力总是不集中,忍不住拿起手机。。。

你中了几条呢?

都说时间对每个人是公平的,可是有的人一天下来,连基本工作内容都完成不了,有的人却把1天活成了48小时的样子。

秋叶大叔就是碎片化时间高效学习和利用的榜样。

你常常看到他全国各地到处跑,但是依然能够坚持每天日更高质量文章,指导公司团队小伙伴的工作,各种群分享,还要应对学校的种种工作。。。

重点是大叔一年还能出好几本畅销书,还做各种训练营:潜能发掘,知识IP,妈妈点赞,写作,PPT。。。

更神奇的是,他还有闲情逸致练字,和妹子聊天,哈哈

有人说,大叔不是人,是神。哪来的时间做这么多事,单挑其中一项很多人都完成不了。

大叔说,碎片化学习不等于学习碎片化,我们可以像串珍珠一样,把碎片时间串起来,完成系统化的作业。

具体怎么做?10个时间锦囊交给你。

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流程的,可以分解。比如写一篇文章就可以分为:

1.定主题方向,取标题

2.列提纲

3.找素材

4.写稿

1分钟可以做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其实1分钟可以干的事情多了去了,可以给亲人打个电话,可以发一条朋友圈,可以处理微信信息,可以列个标题。。。

那么3分钟,5分钟,30分钟呢?

大叔给写作的碎片时间是这样设定的:

1分钟:用来记录灵感,写标题

3分钟:给大标题和小标题找配图

5分钟:列要点,写提纲

1-5分钟:随时记录各种素材,并进行主动搜索,查资料

3-5分钟:素材改写,加金句

30-45分钟:找个相对大段时间,完成写稿

所以,你看到的一篇稿子,不是埋头苦写3小时,而是这些1分钟,3分钟,5分钟的碎片全部串起来,共同完成的。

其实很多时候,灵光一闪,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或者一些好点子,好句子,但是我们没有记录下来,让它活活溜走了。

等你下次要用的时候,死活也想不起来。古人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个大实话,任凭你多好的记忆力,也不可能记住所有的灵感和你偶然看到的好文章,好金句,或者好的写作框架。

现在大部分人不用笔了,也可以用最方便的手机记录,我自用的方法是建一个群,里面只有自己,然后有什么想法或者灵感,就及时写下来,每天晚上再找个固定时间来复盘,有的转化为文章,有的转化为课程大纲,还有一些收藏起来备用。

当然,你也可以用印象笔记或者记事本,但是我个人最习惯用微信,因为最常用的app也是微信,一打开就可以看到,特别方便。群里的消息还可以搜索关键词,找起来也方便。

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微信消息经常会清理,所以最好每天复盘,做整理或转化,不能囤积,因为囤着囤着就忘了,或者太多了,你懒得弄了。

碎片化时间,更要随时把碎片捡起来,这样想拼接,串珍珠的时候才有素材。

有意识积累和随时记录不一样,随时记录是被动的,有了东西再记录,有意识积累是主动围绕自己的主题和目标去搜索或者留意。

比如,你最近学习的主题是阅读,就可以主动留意朋友圈阅读方面的达人,留意阅读类的公众号,在或者知乎上也可以主动搜索阅读类的关键词,比如快速阅读,主题阅读等等。

养成了有意识积累的习惯,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好碎片时间,去有目的的刷圈,刷群消息,因为你的大脑此时是带有自动筛选机制的,无关信息可以快速过滤,有用信息就及时吸收或者记录下来。

心流这个词我很喜欢,因为非常形象,当你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真的会忘记时间的存在,可是大部分人只有在玩游戏的时候才有心流。

怎么样才能让学习这种反人性的事情也有心流?

我推荐一个自己试验的好方法,就是大咖上身。假装自己是最喜欢的某位偶像或者榜样人物,假装用他的状态去读书,写字或者学习其他技能。这样的好处是你会有一个场景感,就像拍戏一样,自动进入情境。

另一个方法,就是多感官并用,把自己能够利用的感官都利用起来,比如一边听课,一边做手绘记录,脑子里去调动跟课程同步的图像,嘴巴也可以同时出声音,还可以加上你自己习惯的肢体动作。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会觉得做这件事没那么乏味,同时想去把它研究清楚,效率也会变高。

如果这件事是你非做不可的,你一定会更加上心。

如果你想利用碎片时间运动,那就告诉自己,你必须运动,为了让自己的身材变得更加有魅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朋友圈的人都会监督你,看你完成的怎样。

你非运动不可。那你就抓紧所有能抓紧的时间碎片化运动,比如排队的时候可以收腹踮脚,有1分钟可以做个平板撑,或者后抬腿。坐地铁的时候可以故意不坐,保持直立并且夹臀,回家路上可以有意识快走。。。

当你有非做不可的意识时,你就会有一种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会给自己一种能量。

难度适中,是指够一够能够实现的目标。如果你规定自己每天必须读完一本书,那你的心理压力就会比较大,万一完不成,你就会有挫败感,从而选择逃避或者放弃。

那还不如把目标换成,每次看2页,并且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来自己的理解,当你有5分钟或者10分钟间隙的时候,就看2页。当你有1个小时大块时间的时候,就看10页,并且写下自己的读书复盘。这样,一本书分成很多次去看,说不定两三天也就读完一本了。因为你上厕所的时候,通勤的路上,中午午休的时候,晚上回到家,都可以读。

难度适中还有一个关键点是不能给自己太多任务和目标,试想,一个人一天如果又要读10页书,还要记30个单词,画1篇手绘图,写1篇文章,那她完成的可能性大吗?

最容易出现的场景是,又想做这个,又想学那个,觉得事情好多,好痛苦。。。

所以,自律性差的普通人最好不要设定超过3个的目标。等自己坚持3个月以上,变成常规习惯的时候,再适当加码。

游戏更容易坚持,就是因为游戏的正向反馈及时,一会儿给你金币,一会儿给你撒花,一会儿又给你升级,你不断地在获得成就感,所以更愿意去玩,去坚持玩,然后一有点空隙就忍不住把手机拿出来升级打怪。

那学习可不可以呢?别人不奖励,自己可以奖励自己,比如你今天做的好,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或者吃顿好吃的或者买本书表扬自己,也可以在文字中奖励自己。

这样,你一天都会过得特别充实,满足,第二天就更容易去持续行动。

很多人会习惯消极暗示:唉,我是个拖延症患者,我是懒癌,我是坚持不下去的,我根本写不出来,我读不进去这种书。

然后你会发现,你越消极,你越做不下去,做不下去,就更消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你越来越不自信,感觉自己就是做不到。

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则就是吸引力法则,当你开始相信自己,反复告诉自己可以做到,愿意大胆尝试,你会发现很多跟你一样正能量的人,彼此相互影响,彼此赋能,就更容易办到。而且当你特别努力,特别积极,特别坚持的时候,很多资源会主动向你汇聚,你发现做什么事情都变得越来越有劲儿,越来越顺心。

大叔说,很多时候时间管理其实是情绪管理。大部分人把大量时间花在情绪内耗上,自己给自己设障碍,而不是去积极想解决方案,去主动寻找帮助。

当情绪稳定,你的注意力就在目标上,会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完成,把每个珍珠找到,串起来。

时间本身是没办法管理的,一天就只有24小时,但是我们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客观,理性。

相反,如果情绪不稳,一会儿焦虑,一会儿迷茫,脑子是糊的,又怎么可能有心流,高效完成目标呢?

以上10个锦囊,送给有时间困惑的你。希望你不要再做每天慌乱的穷忙族或焦虑的低效族。

一天活成48小时,是因为别人的1小时产生了2小时的效益和价值,日积月累,就会变成有的人加速成长,有的人原地踏步。

我是自信妈妈,爱学习爱拆解。

如果你有碎片化学习困惑,欢迎一起交流。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