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05
你试过你刚买的口红,被你的孩子画的满脸、满墙都是吗?你会发飙吗?
你试过每天吃饭要催着孩子吃饭吗?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你会崩溃吧?
你每天面对孩子把玩具撒的满屋的时候,你会想打人吗?
你的孩子总是精力旺盛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吧,当她一进电梯就乱按的时候,你会做什么?说什么?
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特别喜欢在墙上作画吧?有的时候一画就是一个小时?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又很欣慰?
都说80后的父母都是自家孩子的教育专家,了解孩子的脾性,能发挥孩子的优势,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凡事都鼓励孩子去尝试,会总结自己童年成长的阴影,给孩子一个健康、明亮的环境;但是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孩子的秘密呢?
我们总是用大人的要求去规定孩子的行为,如果做的好,大家会觉得教育的方法很好,如果教育的不好,可能会说是孩子太调皮?
最近看了一本《童年的秘密》,和大家一起分享书里的几个观点:
1、儿童是一个热情的观察者,他特别容易被成人的行为所吸引,进而模仿它们。在这方面,成人可能有一种使命。
孩子真的是一个天生的观察者,不需要太多的引导;有天我问孩子,你长的像妈妈呢还是爸爸?我的孩子说,眼睛鼻子嘴巴像妈妈,脸像爸爸,我很惊奇,问为什么?她说你看一下镜子啊,妈妈的脸是椭圆的,我的脸是圆的,爸爸的脸也是圆的啊,所以我的脸像爸爸,眼睛像妈妈的,大大的圆眼睛,爸爸的嘴巴和鼻子很大,所以不像爸爸的;这就是孩子的观察力,还有一件事情,有天给孩子买了一对带彩仿钻的鞋子,我给孩子做了个实验:在黑暗的环境里,用手电的光能让鞋子上的彩钻变的很漂亮,显示出蓝色的闪光,第二天孩子放学回来,告诉我,鞋子的仿钻在太阳底下也能闪光,而且是黄色的,我问你是怎么发现的,她回答,这是她观察来的!
除了以上的案例,在孩子拿着口红乱画的案例中,我也发现了这个特点,那时候我的孩子才2半岁,当她发现口红被她弄坏的时候,她很紧张,很害怕,哭着跑过来找妈妈,当我看到这个满脸口红、墙壁上都是口红印、还有被毁掉的口红时,内心好气又好笑,我低下腰抱着她说,怎么哭了?她说把口红弄坏了,我问她是怎么弄坏的,她便告诉了我原因,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她看过几次完化妆,她便知道口红是如何用的,但是孩子还不太能理解口红与化妆的关系,结果把口红画在脸上也画在了墙上;
2、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通常成人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
妞妞在拿到口红的时候,她发现口红有点想蜡笔,于是就在墙上画画去了,但是口红比蜡笔软,所以一下就断了,当孩子发现口红坏了,一下子就哭了,眼泪汪汪的,听到哭声看到孩子满脸的口红、化妆间的镜子上,还有客厅墙壁都是口红的痕迹,而且口红还断了时,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可能会有生气、也有可能会觉得好笑、也有可能会疼惜、应该还有一种马上凑她的想法吧?我当时脑海里确实有很多想法,但是我再看到孩子惊恐的哭泣时,我蹲下来抱抱她,问她怎么了?她呀呀不清的表达了一番,其实孩子知道做错了事情,因为害怕被责骂,所以哭了;现在看到书里讲到这个观点,很感谢当时的自己,也很庆幸当时自己并没有去做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情;这个事情之后,孩子再看到我的口红也只会涂在嘴巴上了;
3、对儿童来说,每一样东西不仅应该井然有序,而且应该跟儿童的需要相适应;只有消除了教具混乱的情况和去掉不必要的教具,儿童的兴趣和专心才会油然而生。
我的家里挺乱的,因为孩子的玩具、书籍都特别多,我至少每天都要大整理一番,因为孩子总是把玩具不分颜色、种类、大小等等丢在一起,再自己按自己的认知进行分类,但是在我看来,家里永远很乱,磁铁片永远不是一整套出现的,雪花片和橡皮泥黏在一起了;水彩笔的盖子和身子总是分家的,玩具在沙发上、沙发底下、电视柜下、电视柜上、书柜里,书本也是被撕的到处都是,我看到很多人会对孩子进行责骂、批评,我偶尔也会,但是先生说让她随意吧,让自己总结出规律,从此以后,我就跟在她的后面收拾;今天,我感谢先生对孩子的“纵容”,确实,孩子从1岁开始扔玩具,直到5岁,她终于能将自己的玩具进行分类收拾了,知道了自己不需要的玩具就要丢到,书本的摆放能按着书籍的大小、类别进行摆放了,玩具也懂得了分类。这个案例也足已说明了孩子的秩序感说与她的认知与她成长适应的;
《童年的秘密》除了阐述了以上3个观点,还提出了如何避免儿童心理畸变的5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留意一下:
第一种神游:当儿童没有目的并且随意漫游时,他们就会处于空虚、发呆和混乱的状态中。
第二是障碍。很多孩子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很好,可进入职场却屡屡碰壁,不善于沟通、自视太高、不会表达自己。
第三是依附。很多孩子很乖巧,但离不开大人,特别“缠人”。
第四是权力欲。很多孩子从小就体现出较强的权力欲,喜欢发号施令。
第五是自卑。他们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任何意义,从而产生深深的自卑心理。
《童年的秘密》也说到,如果当你孩子身上出现以下这5种问题时,说明你的教育失败了,而且要及时的修正。
让我们了解孩子多一点,与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