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还记得自己最初的模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听到有人用羡慕的声音夸别人家的孩子:你看人家那个孩子多乖,不用大人烦神。然而很多被夸的"乖孩子"长大后并不幸福。有些人长大后看似功成名就,却躁郁难安;有些人靡靡不得志,一生没有摆脱被人摆弄的命运。究其原因,只因他们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了,他们活在讨好、妥协的路上,也或者他们丢失了自己的一部分,怎么努力却始终无法找回,在为难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曾经在哪里看到一句话:我们终其一身都在与自己和解。

看过很多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有关于爱情的、人性的等等。加藤谛三的《不乖》却是另辟蹊径,从大多数人的意识里认为是褒义的“乖孩子”进行剖析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以自己为例,直面问题。

《不乖》的作者加藤谛三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大学教养系,社会研究科硕士。是日本知名心理学家、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哈弗大学赖肖尔研究所研究员。他的作品有《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我们为何如此不安:哈弗导师给迷茫者的心灵地图》《性格中的密与毒》等心理读物。

在《不乖》这本书里,加藤谛三剖析了“乖孩子”长大以后面临的人生困境,他们自我认同度低,与人交往委曲求全,人生总是处在迷茫的十字路口,不敢离开赖以生存的熟悉环境,不安的感觉总是伴随左右。通过追溯他们的童年,层层揭开包裹着他们的硬壳,将探寻的触角伸入到他们的原生家庭。父母的性格,父母过剩的爱和支配欲,表面无私的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等等,都是影响孩子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这本书从“乖孩子”这个听起来是褒义词的词语进行扩展、剖析,结合自己小时候在父亲的高压下扭曲的心理。所谓的“乖孩子”大部分是在一个二选一(被抛弃或者是被表扬)的命题下不得不做出的无奈的选择。这样的没有自我的“乖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一直不能摆脱这样的状态,那么就真的会彻底忘了自己,成为一个唯唯诺诺,委曲求全的人。

其实关于心理学原生家庭的书我看过的不止这一本。对于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痛也基本上是心理学领域的公共认知。有的是探讨婚姻爱情的范畴,认为一个人的婚姻反复出现问题,多半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这个影响就像命运轮回一般。例如父亲的家暴,母亲的懦弱,婚外情等等不愉快的家庭环境,给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儿女不幸福的记忆,影响着他们成人后的择偶观。

但是这本书是从我们自身出发,可能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过扮演“乖孩子”的过程,有时候是在家里,有时候是在学校。在学校扮演“乖孩子”是为了获得老师的称赞,可是在家里也要扮演“乖孩子”才能获得关注,这真的是一大不幸。我们如果总是在扮演“乖孩子”的路上行进,渐渐的就会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最真的自己到底去了哪里。

在书里我们看到“乖孩子”的形成有自己无奈的选择,更有父母以爱的名义编织成的“不安的鞭子”。父母的关怀与温柔以待,父母的表面无私,父母失望的叹息都是高高举起的“不安的鞭子”,时时抽在不乖的孩子身上,让孩子时时不安,久而久之,只能俯首帖耳,做个“乖孩子”,隐藏起“另一个真实的自己”。

抑郁症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词语了。我们从新闻里,道听途说里,知道了抑郁症的可怕。一个好好的人,可能前一天你还和她(他)说过话,突然间就听说他自杀了。这有大家熟知的明星,也有本来不知道,但是因为抑郁症自杀变成家喻户晓的人物。我周围就有一个这样的例子,有个朋友的朋友,家庭条件很好,工作单位很好,老婆工作单位也好,但是忽然一天从25楼跳下去了。我听到的评价都是:真是想不到,从小就很乖的孩子,成绩一直很好,现在工作也好,家庭幸福美满,怎么会想不开跳楼的呢?好好的怎么就得了抑郁症呢?从加藤谛三的这本书里,我们能够清晰的找到答案,虽然这个人从小优秀到大,可是那不是真实的自己,那只是表演的自己。如今表演累了,想找回最初的自己发现太难了,想做回真正的自己已经不可能了。一个丢了自己的人其实一直是精神死亡的行走者,了却生命对他们来说可能是最终的解脱。

所以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不乖》,不乖的意思不是让我们故意去捣蛋,故意去破坏,故意去若事生非。而是让我们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不做别人眼中的自己,要做自己心中的自己。即使去改变也是因为自己想要拓展自己,而不是要让对方刮目相看。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名叫《你喜欢,不如我喜欢》。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真实的人生而努力。

我们不是演员,不想要影帝影后的头衔,所以不必年年月月、分分秒秒去演戏。看清自己,褪去假面,多遭的过去都接受,才能真正的寻回最初的自己。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