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最被低估的青年军,想要打进季后赛还缺点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上赛季开打前,几乎所有人都认定灰熊是俯冲垫底区的球队,最后他们却以西部第九结束赛季。尽管最后还是被拦在了季后赛门外,但他们应该是上赛季占据西部第八位置时间最长的球队。

灰熊上赛季的成就值得球迷开瓶香槟庆祝——西部第九收官,长时间把持季后赛门票——这是往前两个赛季,队魂小加索尔和康利没走的情况下都无法做到的成绩。

很明显,战绩的提升只是表象,深层次的是球队气质的转变。上赛季的灰熊褪去了过往的守旧派形象,摇身一变成热力四射的青年军。

球队外宣口号的变化就很直观地传达出灰熊的变化——从Grit-and-Grind,变成了Grizz-Next-Gen;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变成了青春潮流的新生代。

******

但实际上,灰熊的“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策略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前GM克里斯-华莱士。

大概是在2017年(具体时间记不清了),“黑白双熊”组合式微,小球风潮盛行之际,克里斯-华莱士提出了灰熊未来的建设方针——“让球队年轻化,打快,重视进攻,效仿联盟的小球风潮,而不是延续过去绞杀对手的体系”。

从克里斯-华莱士当时的字里行间中,笔者认为他的目标是彻底的革新。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受制于战绩、更衣室、球队资源种种因素,克里斯-华莱士的计划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甚至让灰熊陷入到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而他也因此被降职为球探,原来的副手克莱曼开始主导篮球事务。

假如我们唯结果论,那么上赛季让灰熊成功转型的克莱曼显然比克里斯-华莱士交出了更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不能单纯以这个为标准去衡量两人的水平——克莱曼上赛季的成功,有多少是建立在克里斯-华莱士的“篮球遗产”上呢?

同时,克莱曼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又是必然。在球队年轻化的改革中,如何处理前朝遗老向来是个大问题,而这种问题往往有两种解决方式,一是管理层主脑能力极强,只手遮天,说一不二,球员无法触及权力核心,自然不会出现太强烈的动荡;二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没有人情负担,自然能更好地清洗阵容。

灰熊管理层的权力结构应该不属于前者,否则克里斯-华莱士也不会下课。

所以,灰熊年轻化改革的重任落到——没有篮球背景,法学院出身,18-19赛季才入职灰熊——的克莱曼这里,仿佛是某种必然。

克莱曼对灰熊的洗牌可谓是相当彻底。18-19赛季灰熊收官战的大名单里,如今只有渡边雄太还留在球队。

如果算上未激活名单,那也只有凯尔-安德森、迪隆-布鲁克斯、贾伦-杰克逊和瓦兰修纳斯,刚好组成一套首发。

而这种大幅度的人事变动,也恰恰证明,灰熊终于甩掉了过去的束缚,迈进了新时代。

不过,我们总是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把某件事情的成功归根于某人的行为。我们在讨论灰熊的成功转型的过程中,似乎也不难逃脱这样的问题。

克莱曼上赛季的运作固然值得认可,但灰熊是因为他才崛起的吗?

即便是克莱曼恰好出现在灰熊转型的时间节点上,也恰好做出了看似正确的选择,但这些选择,有多少是 历史 进程的必然?又有多少是运气的助攻呢?

许多人在讨论成功的某事时,都会避开“运气”这一项要素。但有时候,这恰恰是成功的根本所在。

比如在灰熊崛起的语境下,选中莫兰特似乎是开启他们逆袭之路的起点。但选中莫兰特和管理层有几分关系呢?

手握榜眼签的灰熊,就算换在座的我们上去替换克莱曼,似乎也不会对选秀结果产生影响。因为除了锡安-威廉森,就是莫兰特了,没别人可选。

实话说,很难单纯把灰熊的崛起归结为做对了某项事情。克莱曼上位不是灰熊成功的奥秘,尽管他们之间有所联系。

但也不能说灰熊的崛起就是因为选到了莫兰特,尽管选到莫兰特这个结果非常重要。如果管理层不交易康利,让莫兰特打康利的替补呢?每场只打个20分钟,他还能是最佳新秀吗?还能是最有价值的新生代球员之一吗?

而有趣的是,这恰恰又是管理层的人为干扰所达成的结果。

说到底,我们在讨论不管是球队还是别的什么发展过程也好,不应该把运气排除在外,从结果去倒推某个时间节点上的“正确操作”,然后将其奉为成功的不二法门。但同时,也不应该忽视人为努力,迷信运气。

似乎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更能创造化学反应,减少随机性的方式。

不过,我们怎样区分“运气”和“人为努力”呢?

笔者认为,运气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持续的操作(除非是天选之子)。

既然本文的主题是讨论灰熊的运作,那么在此语境下,不难看出——选中莫兰特,就是不可持续的事件——今年没有首轮签的灰熊,还怎么再选一个莫兰特呢?即便再给灰熊一个榜眼签,就能保证一定能选到和莫兰特同级别的新秀吗?

那么,哪些是可持续、可复制的人为努力?

比如说——给莫兰特上场机会——这是球队管理层可以进行操控的举动。

换言之,在“人为努力”层面上,灰熊做的并不差,而坚持正确的事情,在运气的加持下,的确能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

上赛季灰熊出场时间最多的6名轮换球员,4名年龄在25岁以下。这对于一支致力于年轻化改革的队伍而言,显然是正确的方向。

而这些年轻球员也都在稳定出场的基础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尤其是莫兰特展示出的篮球技巧和精神属性,已然达到了球队领袖的标准。

不过,灰熊的阵容架构中,只有莫兰特的核心位置是明确的。其余球员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使用上的问题,比如贾伦-杰克逊的定位究竟是什么?是莫兰特的安东尼-戴维斯,还是莫兰特的凯文-乐福?

中锋是用崭露头角的布兰登-克拉克,还是基本成型的瓦兰修纳斯?前者的机动性更适合如今灰熊的审美,但后者的内线威慑力又难以割舍。

还有灰熊交易克劳德后,始终未解决的锋线问题。凯尔-安德森只是润滑剂,不是主力侧翼的料,也不是小球体系需要的六边形战士。迪隆-布鲁克斯实用,但略显平庸,欠缺想象空间。而温斯洛有才华,但过于玻璃,至今还未代表灰熊上场……

以上的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依靠球员打出来的“运气”,也需要灰熊继续通过“可持续”的正确操作加以解决。而上赛季的灰熊证明他们有这样的能力。

******

放眼今年休赛期的球员市场,灰熊不太可能有什么大动作。尽管他们没有薪资压力,但空间也不宽裕,续约了迪隆-布鲁克斯消费了球队一部分空间,还有两份上赛季吃下的大合同未消化完毕(1265万的维特斯,1728万的吉昂),所以,他们实质性的补强空间基本上只有一个全额中产的余地。

虽然受限于薪资空间,灰熊在球员市场上没有发力的余地,但手握2500万交易特例的灰熊,是不是能在交易市场上搞出点动静?

不过,笔者认为,这个交易特例还是很难派上用场。

由于交易特例不能搭配球员使用的特殊性,所以这种大额交易特例的使用场景基本上就是重建球队用来吃溢价合同,尽管吃下2500万也不会让灰熊踩到奢侈线,但现阶段的灰熊显然犯不上为了一个母队根本看不上的球员多交钱。

灰熊当然需要交易,但除非2500万的交易特例能换来一个全明星级别的好球员,否则他们更应该拿到期合同去运作。

现阶段的灰熊需要的是,好的锋线,好的即战力,以及有经验能镇场子的老将(复赛后的灰熊2胜6负一路溃败,或许是莫兰特有伤,但也很难不令人联系起他们交易日前送走了克劳德的举动,缺乏镇场老将的年轻人不知如何应付奥兰多的画画地为牢)。

在这份需求下,凯尔特人前锋海沃德看起来是一个理想的交易对象,攻防均衡,能消化球权,能够出球,也有经验,从竞技角度出发,海沃德是灰熊的理想型。

实话说,除了伤病和合同,海沃德没有什么“毒性”——如果灰熊能用吉昂达成交易,更是抵消了海沃德合同溢价的问题。

当然,凯尔特人应该不会为了吉昂送走海沃德,想要安吉松口,那么能提升绿军内线厚度的瓦兰修纳斯必不可少。

假如是瓦兰修纳斯+吉昂,灰熊也不是没有接受的理由,他们可以借此扶正布兰登-克拉克。不过,在小杰克逊越打越靠外,且有伤病隐患的情况下,让2米03且臂展不佳的克拉克打正印中锋,似乎有点冒险,持有瓦兰修纳斯兜底还是更为稳妥的方式。

如此一来,海沃德对于灰熊而言有点奢侈,反而刚刚被湖人交易到雷霆的冠军前锋丹尼-格林,更适合现阶段的灰熊,既有实用的防守硬度和连续两届总冠军的经验,也不会过分透支灰熊的资产。(注:11月19日,丹尼-格林已被交易到76人,本文写于11月18日)

******

在潜意识中,我们仍然觉得丹尼-格林非常适合灰熊,这似乎也表明了一点——老灰熊的球队烙印仍然深刻。

而老灰熊的风骨,会成为新灰熊转型中的助力,还是问题?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在上赛季灰熊更快更开放的比赛内容中,能依稀见到老灰熊气质的残存。但在精神文化上,是否如此呢?

灰熊的教练组在泰勒-詹金斯上任之后几乎全部洗牌,这也说明,从管理层到教练组到球员,从上至下的前朝遗老几乎被全部清洗,而新的管理层和教练组是否会完全认同曾经帮助灰熊达到西决高峰的球队文化?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高层认同这种发展方向,那么新的球员又能否贯彻呢?莫兰特看起来可以做到,但未来加入的新球员可以吗?尤其是在新生代球员普遍“惰化”的环境下,他们能拥抱灰熊略显老派的精神文化吗?

毕竟不是全部有天赋的年轻人都像莫兰特那样带点老派篮球的坚韧气质,你看才华横溢的欧文就和绿军的球队文化格格不入,对吧?

如果高层不认同这种思路,球员又无法接受并且传承这种精神,那么又能不能建立一套符合新时代的球队文化呢?这或许是比打进季后赛更难的任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