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方习俗

随着西方后殖民主义文化侵入日益被人们清醒的认识,随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对维护国家文化主权意识的不断加深,特别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有力启动,我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地方民族民俗文化建设开发对于立足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弘扬民族精神,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国际旅游事业的开拓,对于促进地方社会文化建设,凸显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文化旅游开发,壮大文化产业,实现使文化产业渐次成为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柱产业的建设目标,都将起到不可替代、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多次主持承担国际、国家和省级研究课题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的建设与开发,必须要以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因此,我们要努力实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与民俗相结合的现代文化发展战略。
以黑龙江为例,在自然冰雪风光旅游、伊春恐龙山林旅游、镜泊湖、五大连池江湖旅游、杜尔伯特草原旅游、扎龙仙鹤湿地旅游、漠河北极界江旅游以及现代石油工业旅游的基础上,整合自然资源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兼容并呈新开流、昂昂溪、莺歌岭古文化遗址、“海东盛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五国头城等诸多历史遗址,包括哈尔滨的欧陆风情、犹太文明、宗教建筑等诸多文化因子,必将极大地提升我省特色旅游开发的文化含量和文明品位。
而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运用,比如,列巴、里道斯肠、酸菜、狗肉汤等餐饮民俗,马褂、旗袍等服饰民俗,蒙古包、仙人柱等建筑民俗,勒勒车、狗拉雪橇等交通民俗,二人转、秧歌等歌舞民俗,踢行头、跑马城等竞技游戏民俗,那达慕、嘉俳等民族重大传统节日,地方风物传说故事《集成》、《伊玛堪》等史诗,扎恩达勒和嫁令阔等民族民歌,剪纸、挂钱等民间工艺品等等,则是地方民族文化和民俗传统的现实生命力的活生生的展示,因为只有延续传统、认同当代的民俗,才是文明之根、文化之魂。
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开发还应与公益文化事业相提并举。我们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开发,也必须遵循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科学发展原则,下大力气、集中资金,以高起点、高水准的规划设计,以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做好以民族风情园、民间民俗艺术博览会等为核心,辐射、拉动各地旅游点的合理布局、辐射性强的民族民俗标志性重点文化建设工作,强化品牌效应。此外,依托高校和科研部门,建立专门、独立的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基地,培养素质优良的地方文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和接班人,重视民俗、民间艺术的传承人的抢救和保护,同样是时不我待的头等大事。

第1个回答  2009-03-14
  习俗有婚嫁~春节~~祭祀~生养~劳作~等等~统称民俗~~也可以说是一种地域民俗文化~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山西民俗影响山东,如寒食节不生火做饭。鲁西北数县居民(今聊城一带),许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东邻不相同,还有许多市地有移民至山东各地,民俗也各异。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东昌)、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这些城镇中大多都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的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大致相同。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格,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山东。长期的交流使两地的民俗文化有了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一些内容相同的民间故事,如秃尾巴老李和人参的故事等,在山东与东北同样广泛流传。山东风俗受东北影响以胶东最为突出。
  东民俗,由于各种条件的影响,表现出自身的多样性、地域性。山东腹地济南、青州、泰安、兖州一带,一向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古四民有常业,六礼有常仪,岁时有常节,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传承对周围区地有典型意义,可作为山东民俗的代表。这一地区的曲阜、邹城的孔孟故里,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民俗特色尤为显著。孔孟家族习俗不仅影响当地,而且远及于国内外。孔府的家庭亲族俗制、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俗,衣食住行是豪门望族习俗的典型。泰安有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历代皇帝封禅之地,也是百姓朝山拜神之所,是民间信仰的一座活山标本库,也是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一个热点。

  山东人的性格豪爽,尤为突出:办起事来,有板有眼,与人打交道,直来直去,不会绕弯子;乐于助人,一副热心肠,有求必应,为朋友敢“两肋插刀”,宁愿自己吃苦、吃亏,不愿别人为难;表里如一,心里有什么 ,就说什么,毫不保留;喜欢放“直炮”,有时候,说起话来“呛死人”,口直心快。山东人的体型通常个高,五大三粗,饭量大,因饭量大常常被南方人所惊叹,不愧是“山东好汉”,做生意,交朋友,世人最喜欢山东人,因为山东人是值得信赖的人。

  赶山会,逛山会,在山东可是历史久远,遍地开花,且不说近些年兴起的这节那节,就是老辈人承袭下来的山会,就让人一下数不过来……挑有影响的说:有济南千佛山山会,青岛山色峪樱桃山会,萝卜山会,烟台塔山三月三山会,邹平雕窝峪山会,文登昆嵛山会……太多了。买卖人说山会就是个交易大卖场,农人说就是赶大集,艺人说是卖艺的好场子,闲人说是看热闹的好场儿,孩子们说有卖好玩好吃的……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在济南保留至今的有“踏青”、“扫墓”、“荡秋千”、“插柳”与“植树”。
  从唐代正式规定端午节为重要节日后,逐渐开始重视起来。济南人过端午节主要有以下特点: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指(蝎子、蜈蚣、毒蛇、哈蟆、壁虎)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就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驱虫避邪,保以安康。饮雄黄酒,吃粽子。端午节这天早饭前,要先饮一杯雄黄酒,然后再食用粘米、红枣等包成的粽子,饮黄酒据说可以杀虫害,避百邪,包粽子则是为了凭吊爱国诗人屈原。戴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和在手腕上系上五彩丝线,这也是济南端午节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端午节这天,在济南一些名士则在这一天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以上这些风习,有些一直延续至今天,如端午节这天插艾枝,包粽子等,今天在济南依旧很兴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14
风土文化 传统节日

春节 我国古代以腊月初八为年,南北朝以后改为岁末一天过年。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宣布使用公历,同时将旧历年正月初一改为春节。解放前,“除夕,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祀天地、祖先”,外出不归视为不孝。是日,早起去村头“请已故先人回家过年”;中午“供祭天地神灵”;傍晚凑柴于街前、村头点火,老幼围烤,谓之“烤末阳”以示延伸时日,象征兴旺之日;晚上全家聚饮,吃花生,谓之“守岁”与“分岁”,至半夜吃水饺,谓之“辞岁”。吃水饺前,幼辈叩拜父母尊长,谓之“拜年”,饭后同族乡里互拜,下午或次日清晨同族聚至祖坟烧纸叩头,鞭炮齐鸣,谓之“上年坟”。解放后,易门神,祭天地等迷信活动逐渐废除。除夕全家聚饮畅谈于半夜方眠,吃水饺多改为黎明。饭前,鞭炮齐鸣,幼辈给长辈拜年,饭后同族邻居互相走拜问好。机关、团体、学校于节前多举行春节茶话会,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等活动。正月初一多举行团拜或互相走访。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始于西汉文帝元年。解放前,“元宵节张灯火,放花炬,酒筵乐歌竞为欢会凡三日。十四日主麦,十五日主谷十六日主豆,月明风,收灯也,有风为歉,无风为丰”。是日“女子以跳绳为戏,名日跳百索”。十四至十六日3天,男子盛饰游街登城过桥,日昕始散,名日“走百病”。富裕之家,晚上吃元宵。解放后,城乡多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如龙灯、狮舞、高跷、秧歌、小戏、武技等。棉区则多放烟花以庆棉花丰收。亦有放灯者,但不普遍。
填仓日 解放前,于正月二十五日,“黎明罗灰末于院中,画地作囤,置谷少许于内为丰登兆,名日打囤,以糕祭仓神”。解入后,仍沿旧习,但不普遍。
二月二 解放前,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为“龙 抬头之日”,以菜因子谓之“龙球”,以面条或饴饷谓之 “龙须”供祭龙神。解放后,此节逐渐消除。
寒食节 汪明节前一天。解放前为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偕母陷于绵山,晋文公重耳求之不得,入火促其出山,不料焚死,故此日禁火寒食。是日,老幼习吃事前做的“炒面”。解放后,此俗逐渐消除。
清明节 解放前,为祭祖扫墓之日。解放后,家村仍有此习。而机关、学校为缅怀先烈,到革命烈士墓、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已成习俗。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逝世纪念日,亦称天中节。解放前“戴彩符艾,虎节门符,插艾叶于户,以红绿线造百索系儿童臂,日“长命缕”,以竹叶裹黍糯做粽名角黍(粽子)相馈。饮葛莆雄黄酒,用酒洒墙壁以避五毒,午时采面草为膏疗诸毒”。解放后,仍有吃枣粽子的习俗。
天贶节 解放前,每逢六月初六“曝书帙、及服,农家挂线于田间”以祭孙光赐福。解放后,该日在农村仍有曝晒衣物、粮食,以防虫蛀之习。
中元节 谷称七月十五。解放前,每逢农历七月十四(谓之鬼节)。祭祖先、用蒸包上坟。解放后,农村少数人仍有祭祖习俗。
仲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解放前,“设瓜果月饼祭月,婚姻家馈送瓜饼为应节时物,会亲朋月下欢尝”。解放后,仲瞅佳节,金家团聚,庆祝丰收,改善生活,夜间饮酒“圆月”,亲朋互相馈赠月饼的习俗很盛。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解放前,“登高游玩,赏菊,饮茱萸酒,又用面为糕五色错杂”,以除“不祥”。解放后,多在此节前后举行物资交流大会,开展敬老活动等。
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解放前,“八日为腊,是日,杂五谷果食合而煮”谓之腊八粥,食之可“避灾去病”。讨饭人至可赐其一碗,亦称善粥。解放后,农村仍有以枣、粘米和诸豆煮粥吃的习俗。
小年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解放前,以麦芽糖瓜和枣粘糕祭灶王,祝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地隆吉祥”,谓之矢灶神,家人处出如有不归者不辞灶,节后清扫房间。解放后,祭灶活动逐渐消除,而农村逢此节蒸食枣粘糕,清扫房间,准备过年的较为普遍。
喜庆婚事
传统喜庆 民间的传统喜庆:一是“送喜”,即妇女生小孩后,亲朋携带鸡蛋等营养食品登门送喜庆贺。还有庆“十二”的习俗,即小孩生下12天,亲朋登门送喜庆贺。二是庆“百岁”,婴儿满一周岁,其外祖 将婴儿母子接去过生日,谓之走“百岁”和庆“百岁”。三是祝寿,老人到60岁后,每逢生日,其子女亲朋带酒肉和长寿糕等登门庆寿。
婚事 解入前,订婚靠“父母之命,媒的之言”,其方式是“通媒的结姻缘,男家投启日通启,女家回启日允启,男家纳币女家日聘礼”,讲的是门当户地,论的是身世田园,并多系早婚,男十一二岁即娶,女十六七岁即嫁,有的贫家之女不足10岁就去婆家当童养媳。迎亲,男家备官轿各1乘,男乘官轿,伴随鼓乐到女家迎娶,谓之大娶。只备花轿1乘,无鼓乐则谓小娶。婚礼,在院内天地堂前设香案、置香斗、插弓箭、系红绸,新娘蒙头服、蹈红毯,拜天地后,方得入洞房行“合包礼”。二日拜家庙及翁姑与夫家尊长。三日拜同族与乡里,谓之“拜三”。“女家送酒馔进舅姑,谓之送大饭”等等繁杂礼节。解放后,青年男女逐渐做到婚姻自主,在工作或学习中建立感情,经他人介绍,互相了解。订婚形式,多数以互赠礼物,照订婚像,男女互相走房认亲,亦有沿用旧习的,谓之“过号”,借以酬谢介绍人。结婚仪式改为骑马骑骊,骑自行车。近年来,乘汽车结婚者渐多,也有的旅行结婚或举行集体婚冖,还有的女娶男。喜事新办的习俗,深受群众称赞。但也存有多要彩礼,设红柜收喜礼,大宴宾朋等不良风气。
第3个回答  2013-03-02
风俗太多,各不相同
第4个回答  2009-03-14
你的问题太不明确了,“十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地方风俗这个概念大的很,受地域限制啊
第5个回答  2009-03-14
一天三对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