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湖南省永州市道县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8

道县历史沿革 《汉书·职官志》载:“县有蛮夷曰道。

”古营道县、道州、宏道县和后来的道县,其名称均源于此。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营浦县,为道县建县之始,因县治位于营水之滨而得名。

三国时吴宝鼎元年(266)置营阳郡,郡治在营浦。

隋代为永阳县地。

唐代先为营道县地,后为宏道县地。

宋代复为营道县地。

明清时为道州地。

民国2年(1913),改为道县。

秦嬴政二十六年(前221),设营浦县,隶长沙郡,是为道县建置之始。

汉元鼎六年(前111)隶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零陵郡置营阳郡,营浦为郡治。

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营浦郡为郡治。

隋开皇九年(589),改零陵郡为永州,废永阳郡,并营浦、谢沐二县为永阳县,隶永州。

大业三年(607),复改永州为零陵郡,永阳隶之。

唐武德四年(621),以零陵郡之营道、永阳二县置营州,改永阳县为营道县(原营道县改唐兴县)。

次年,改州为南营州。

贞观八年(633),改名道州。

贞观十七年,废道州,营道改属永州。

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统五县,营道属之。

天宝元年(742),改州为道州江华郡,改县为宏道。

乾元元年(758),废郡名,复称道州。

五代十国时期,道州仍辖五县,宏道为州治。

宋建隆三年(962),改宏道县为营道县。

两宋时期,道州辖四县:营道、江华、永明、宁远。

元至元十三年(1276),道州置安抚司,次年改为道州路,置总管府。

营道县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改道州路为道州府,营道为府治。

九年,复改为道州,以州治营道县省入,辖宁远、江华、永明三县。

崇祯十二年(1639),析宁远县新田堡置新田县,并隶道州。

清康熙三年(1664),道州降为县级散州。

1949年11月15日,道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永州专区。

1967年8月13日-10月17日,道县发生的大规模屠杀事件,死亡人数达4519人。

2000年,属永州市,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2001年末,道县辖9镇、14乡,587村(居)委会。

2004年,道县辖9个镇、10个乡、4个民族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