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距离让你们变了吗?假日夫妻的幸福秘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远距离让你们变了吗?假日夫妻的幸福秘诀 婚后夫妻两人因为工作需求或其他因素,平日分隔两地,仅在周末相聚,现代人称为「假日夫妻」。您和另一半是否也处于这样的关系?究竟假日夫妻的相处模式有助于双方维持新鲜感,还是把婚姻推向万丈深渊?而有关教养孩子的问题,又该由哪一方负责呢?

随着时代变迁,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式微,不仅双薪家庭越来越普及,许多新婚或已婚多时的夫妻基于经济考量,与另一半达成「只在假日相处」的协议,形成现今一种新兴的婚姻型态。可言心理咨商所梁仲怡心理师表示,夫妻选择平日分隔两地,大部分都碍于现实生活中不得已的因素,而假日夫妻的相处模式可能会让夫妻双方面临诸多考验与转变,进而影响家庭生活。

何谓假日夫妻?

狭义的假日夫妻,是指因为工作关系而分隔两地,但到了假日,夫妻两人就会相聚。至于广义解释,梁仲怡心理师认为,两人其中一方或双方都在外地工作,例如:先生为职业军人,或任何原因迫使已婚的两人见面时间不固定,无法天天相处在一起。这类婚姻型态有别一般大众对于家庭的概念,以及对夫妻关系的认知。

不论夫妻的相处模式为何,两人之所以选择走入婚姻,必定是双方皆动了「成家」的念头。假日夫妻即使没有住在一起,关系上还是夫妻。梁心理师说:「不会因为只有假日相见,平日就是单身,到了休假日才是有夫之妇、有妇之夫。」虽然无法像一般正常夫妻般每天共同生活、一起养育孩子,但是回归到「夫妻」两字的本义,假日夫妻确实与他人无异,只是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然而,两人天天相处在一起,许多生活细节需要磨合,发生冲突的机率势必增加,若一周只见一次面,婚姻初期的摩擦可能会少一些。只有假日才「像」夫妻,看似与世俗观念背道而驰的婚姻生活其实并非全是缺点,梁仲怡心理师坦言,夫妻若能有共体时艰的心态,两人会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时间,彼此也较容易相互让步。虽然无法保证能稳定未来的感情状态,但却可减少新婚期间的冲突,或将磨合期拉长,降低争执的程度。

结婚逾20年,梁仲怡心理师的先生长期在国外工作,特别能体会这样的生活。她开玩笑说:「这样也有好处,孩子只需听爸爸或妈妈其中一边的话!」,她也分享:「感情经营是彼此不断的协调与沟通,珍惜相处时间才会有更多的包容。」

假日相见,爱情永保鲜?!

时代在改变,世人对于「家」的概念已不如以往局限,甚至有些家庭在孩子独立后,全家人分住不同的地方,一周或一个月仅碰面一次,与假日夫妻相处模式类似,这也是一种新兴的家庭型态。而网路上许多人讨论「该不该和另一半成为假日夫妻?」,下列将为您说明假日夫妻的相处之道。

学会相互体恤、谅解

若夫妻平时没有住在一起,势必无法在其中一方需要时,及时给予陪伴。如此一来,不论是哪一方,心理不免感到孤单或愧疚,尤其有了孩子后,面对独自抚养的压力,不管由谁负责,都很容易感到无助。梁心理师指出,决定成为假日夫妻之前,要有预期心理建设,必须了解一旦走入这样的相处模式,另一半将无法天天陪在自己身边。因此,除了维持良好的沟通,也要无时无刻相互体恤与谅解。

信任是婚姻的基础

相恋的两人由情侣结为夫妻,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一同打造属于两人的生活,而选择成为假日夫妻,也是双方经过审慎思考后所做的决定。梁仲怡心理师以自身经验分享,自己的先生在孩子年幼时便去泰国工作,后来更前往大陆发展,为了现实生活的考量,直到现在依然如此。然而,不论当初决定前往或留下,都是经过夫妻双方协调后所做的选择,因此,做了决定后该如何调适自己的心情,先生或太太到外地后该使用何种方式联系,自己该怎么承担照顾孩子的压力,这些都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对于远距离的婚姻状态,她笑道:「比假日夫妻还难见面!」,夫妻俩决定暂时分开,或许有着一个共同目标,同意双方在这段期间各自于不同地方努力,并约定一个时间再共同生活。梁心理师解释,经济为最主要的考量重点。另外,也可能和两人的未来愿景有关,例如:求学、创业。

很多人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困惑,纳闷是否合适,甚至怀疑婚姻的价值。梁仲怡心理师强调,若决定要成为假日夫妻,除了要有一定的信任基础,双方也应先了解彼此家庭的目标,甚至是婚姻未来走向及发展。建议倘若要成为假日夫妻,不妨试想每天见不到对方时该怎么办。她说:「婚姻需要经营,婚姻生活也需要学习,尤其新婚就成为假日夫妻的两人除了努力沟通,更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

延伸阅读: 怀孕任性不是公主病,口罩男告诉你,女人孕期产后,男人要加倍疼!

谁该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最重要,倘若选择假日夫妻的生活,除孕妇在怀孕期间显得较为艰辛之外,已育有孩子的夫妻,其中一方势必得担起独自照顾孩子的重大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养育孩子的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视身边资源而定

在爸比妈咪都忙于工作的情况下,孩子由谁带比较好?梁心理师认为,多数人会赞成由妈妈负责照顾小孩,因为母职是天性。另外,也建议除了考量到孩子的年纪是否适合与母亲分开之外,经夫妻俩人讨论后选定的一方,应拥有较多的资源。尤其缺乏相关经验的新手父母,更需懂得寻求、善加利用身边的资源来辅助自己照顾孩子,例如:市区较容易请到保姆、社区可提供照护等。这些资源无论来自于社会、社区或平时能在家帮忙顾孩子的亲戚,对主要照顾者及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帮助,因此,决定孩子应交予谁负责照顾时,应将照顾者身边的资源纳入考量。

让孩子做选择

当孩子年龄够大,已具相当判断能力,父母应将双方的考量向孩子说明,让他参与讨论。两人的工作地点若不是距离太远,也可以带孩子实际走走、看看,了解哪个地方才是他喜欢的环境,让孩子做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若牵涉到学习,梁仲怡心理师建议,以孩子的「益处」为优先考量,例如:何种就学环境较利于孩子的成长,或和谁一起生活对他未来的发展有益等。梁仲怡心理师举例,自己有一位同学被调到北京工作,先生则在台北教书,由于他们的孩子已在国内就学多年,而妈妈要去多久也无法确定,基于顺利完成学业的考量,孩子就和爸爸留在台湾。

梁仲怡心理师分享,曾听过一位父亲因为工作关系,不仅居住地点一直更换,他正在就学的儿子也随着他不断的转学、适应新环境,结果孩子不但语言错乱,更因为在每个学校待的时间都不长,最后连一个同侪朋友都没有。她提醒,夫妻若有了孩子,在决定由谁负责教养之前,不仅要考量年龄、受教机会的问题,以及照顾者可提供的资源外,更要顾虑孩子的需求与想法,不是父母决定了就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