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心理学的故事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0

一 帮我写一篇心理学的作文

常常听到别人说,学心理学的人能看透别人的心理,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我也曾经半信半疑.而现在不同了,通过一些途径的了解,发现心理学并没有如此的神奇.所谓的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也就是研究心理如何产生,如何作用;还有人或动物的感受能力及其对身体、思维的影响;还有人的各种心理状态和对人的影响等等内容.就是一切有关心理活动、心理现象等内容.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所以,心理学是门内容很广泛、很复杂得学科,同时也是很深奥的学科,正因如此而吸引了众多的学者.
接触心理学,起初是处于好奇和为了解开心中那个关于心理学家是否能透视别人心理活动的谜团,而渐渐的,随着对心理学的进一步了解,发现心理学这门学科有很多很有用的内容.虽说我这个非心理学专业的人不可能把全部有关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好,但若能通其一二的话,会对自己日后的人际交往和工作方面有所帮助.例如,我们都知道,每个人的性格、爱好等都不一样,但都会有所显露,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将这些信息组织起来,从而能够进一步了解别人,这样我们就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跟别人相处而不会把人际关系搞砸;还有同样可以用这些信息给自己的工作指引方向,例如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些什么类型的教学方式等等,从而可以让老师的工作进行得更加容易些.
心理学,如同大海般深邃,日后不管是为研究也好,消闲也罢,学习它都不失是种提高自身能力的途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了解更多世间奥妙.

二 我的心理故事写一篇作文250

我来天天生活在爸爸妈妈的自怀抱里,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的游戏里。我有很多感激的心里话说不出来,今天,借这次作文机会,我就来说一说。

老师谢谢你。多年来对我在学习上的帮助和教导,使我学会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您就像辛勤的园丁,在培养需要营养的幼苗,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虽然您有时对我们很严厉,要求很高,但我知道,您也是为了我们好,帮助我们打下学习的基石,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妈妈我爱你。是您给了我生命,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您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您是为家里付出最多的人,您生病了也不肯说,依然坚持带病工作,照顾我,我有时候会耍点小脾气,妈妈也能容忍下我的小脾气。学习上,妈妈是我的同学也是我的家教老师,不会的题,我们共同钻研,即使我做错了事,妈妈也能原谅我。不论在哪里,妈妈总是想着我,还不停的夸奖我,妈妈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

老师和妈妈都是我最敬爱的人,老师,以后您不用这么辛苦。妈妈,以后不要过于操劳,要多多休息。我会努力学习,改掉坏毛病和小脾气,做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好学生,好孩子!

三 作文:我和心理的故事 600~800字左右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十几岁的桑德斯经常为很多事情发愁。他常常为自己犯过的错误自怨自艾;交完考试卷以后,常常会夜里睡不着,害怕没有考及格。他总是想那些做过的事,希望当初没有这样做;总是回想那些说过的话,后悔当初没有将话说得更好。
一天早上,全班到了科学实验室。老师保罗•布兰德威尔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边上。大家都坐下来,望着那瓶牛奶……,过了一会,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突然站起来,一巴掌把那牛奶瓶打碎在水槽里,同时大声叫道:“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好好地看一看,”它对大家说。“我希望大家能一辈子记住这一课,这瓶牛奶已经没有了——那么可以看到它都漏光了,无论你怎么着急,怎么抱怨,都没有办法再救回一滴。只要先用一点思想,先加以预防,那瓶牛奶就可以保住。可是现在已经太迟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注意下一件事。
是的,为什么要浪费眼泪呢?当然,犯了过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怎么样呢?谁没有犯过错?就连拿破伦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记录并不会坏过拿破伦,谁知道呢?何况,即使动用国王所有的人马,也不能再把过去挽回。所以让我们记住这个简单道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即使你能读尽各个时代大学者所写的有关忧虑的书本,你也不会看到比“船到桥头自然直”和“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更简单、更有用的“老生常谈”了。
简单道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四 心理故事读书征文结合自己的快乐故事800字

每个人心中的快乐都不同,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不同的快乐,而我也有我自己的快乐.
我认为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俗话说:“施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帮助了他人时,你就找到了快乐.比如他人的东西掉了,你主动帮他拾起;他人摔倒了,你伸出一双援助之手;他人遇到挫折时,你奉上一个甜甜的微笑.从这些小事中,你会发现快乐在无形之中已经来到了你的身边.

我认为攻克一道难题是一种快乐.有一天,我正在做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却始终解不开这道题.于是我放弃了,开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但不知是
一种什么力量,使我想再尝试一次,我细细研究这道题,我终于找到了一点思路,做着做着,题目越来越简单,思路越来越清晰,难题终于迎刃而解,这时我心中感
到无比的喜悦,无比的自豪.
我认为付出辛劳后获得成功是一种快乐.三年级时,我们学校组织了跳绳比赛,我们班同学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经过刻
苦的练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终于在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班同学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自从那件事起,我认为:快乐是团结一心、战胜了困难之后
获得的胜利和成功.
快乐来源于自己,来源于大家,来源于每个人的良好品行,来源于一颗颗互相宽容,互相关爱的心.生活中到处都有快乐,只要我们用心发现、相互帮助、努力学习,快乐就无处不在.

五 我,生活,学习和心理学700字作文

在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学习生活都不一样,小学时,我不喜欢学习,只喜欢玩,每次只是按照老师的安排,被动地完成一些作业。有时候看看课外书,也只是自己的兴趣罢了。小时候也从来不知道去安排时间,想玩的时候就玩,向学习的时候就学习。
到了初中阶段,开始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于是学习压力就开始加重了,课程的设置也越来越多了,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测试和做不完的作业。那时候,我就开始制定学习计划,每天都要求自己完成自己定下的计划。生活虽然忙碌,但也充实。我每天有计划地背单词,练习写作,积累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进步了不少,于是心里也会有一种小小的满足感。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到了假期,我的学习动力好像完全消失了。比如放十一长假,我一回到家,我就放下所有的一切,先计划去那里玩。到了最后的几天长假,我又静不下心来去做作业,但是同时自己又有一种负罪感。所以一般在长假的最后几天中,我往往是在矛盾的心理状态中度过的。
到了高中阶段,学习更加忙碌了,因为自己最终将面临高考,要想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自己必须加倍努力。那时候自己根本没有空余时间,每天的学习计划,早已由老师给你安排的满满的,根本不用你制定学习计划,因此,为了学习,为了高考,我的许多兴趣爱好就在那个时候被埋没了。双休日没了,假期也缩短了,连休息的时间都不够,根本不用说玩的时间了。一到寒暑假,爸妈早已给我报好补习班,让我在暑假期间好好的把薄弱的课程补上。那我发现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并没有使我学习得到进步,反而让我失去了信心。
那时候我每天向往着自由,想着自己早点结束这种生活,可当自由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却感到无端的恐慌。上了大学的人多半有这种感受。大学是个自觉学习的地方。要想在大学真正学到知识,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自制力。因为没有那些条条框框,没人管没人督促,那自由的生活会就会让我们变得懒散,空闲的时间多的让我们觉得空虚。
发呆,闲逛,闲混,日子就这么过着,可心里充满了罪恶感。

六 小学生心理故事作文400字以上

“我来自偶然,像一粒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人世间坎坷辛苦”……
尽管这首歌我己经听过了很多次,可是,再次响起的时候,我的心还是为之颤动,《智慧背囊》中的一个故事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故事里一个聋哑的女孩与妈妈相依为命,小女孩每天都盼着妈妈回家,因为妈妈每次回家,都给她买一块好吃的年糕。但是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很晚了,妈妈也没回来,她出去寻找妈妈,结果在路上发现了妈妈的尸体,但是她的手里还攥着一块年糕,眼睛睁得很大。小女孩想:妈妈是不放心她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所以眼睛没有闭上。于是她擦干眼泪,用自己的语言告诉妈妈自己会好好地活下去,让妈妈放心地走……就用手语一遍一遍的“唱”着这首《感恩的心》,直到妈妈的眼睛慢慢地闭上。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么伟大的母爱啊!在生命的最后,还不忘记对女儿的承诺。再想想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些因孩子有残疾,就被父母抛弃给社会,不承担自己的责任,真是太可恨了。
再想想那个坚强的女孩,我也深感惭愧,记得有一次:我的脚崴了,走路一瘸一拐还很疼,我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向老师请个假吧,我不想去上学了!妈妈说:“那怎么可以,功课落下了,怎么办?扭伤又不是一天两天就好的。”我不高兴了,就对妈妈又哭又闹。现在想想,当初可真是不应该啊!
我暗暗下决心:以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永不放弃、永不气馁,做一个坚强而有责任心的人。

七 心理故事征文大赛800-1000字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
你在为谁而"玩"
这是我在2005年6月18日的《你职业枯竭了吗?》一文中提到的寓言。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八 求成长过程中我的心理故事600字作文

每一个人从出生后,就不断的在成长,身体逐渐的由小变大,行为也由幼稚无知,变为成熟懂事,在一连串的蜕变过程中,有冒险,也有惊喜,彷佛青苹果的味道,酸中带甜,甜中带酸,这种成长的滋味,格外让人难忘.其实成长代表著一连串的改变,过程虽然苦涩,但结果却是甜美的.。

记得放暑假期间,我无意中打开以前的相簿,竟然发现有一张自己刚出生模样的照片,小小的手,眯眯的眼睛,看起来像个小傻蛋,妈妈告诉我:「那时的我,什麼都不会,只会吃喝拉撒睡.」慢慢的,我开始翻,坐,爬,并且长出牙齿,吃著美味的食物.不久,在摇摇摆摆中,我跨出了人生中的第一步,从此世界变得更加辽阔,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游走.

后来,我开始牙牙学语,知道喊「俄俄」就会有东西吃,要「车车」就会有玩具玩,不想洗澡就说:「不要!」懂得用语言和人沟通,世界变得更不一样了,这种成长的喜悦,是笔墨所难以形容的.

而现在的我,不只是会走,还会跑,会跳:不仅会说,还会写,会画,会交朋友,头脑里的知识更是愈来愈丰富,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待人处事也愈来愈成熟,知道待人要诚心诚意,做事要勇敢负责.

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进入青春期,外表上,声音会变粗,会长喉结,会长青春痘;心理上,会变得更为成熟,更加稳重,而经过这一连串的改变后,我就会像毛毛虫破茧而出,成为美丽的蝴蝶,迎向新的未来.

成长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只要以平常心面对,将会发现过程虽然有点惊心动魄,但也处处充满惊喜!

当我还在上幼儿园时,看见大哥哥、大姐姐们背着书包上学校,我的心里好羡慕,总盼望自己能早日成为一名小学生。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终于盼来上学的日子。记得那天早上我起得特别早,妈妈在一旁问我:“宝宝,是不是想早点到学校报到呀?”我说:“是的。”妈妈接着又说:“看得出今天我们的臭儿子好激动是吗?”我连忙回答:“是呀,我好高兴,因为这是我天天盼望的事情呀。”我匆匆地吃了早饭,背起新书包,拉着妈妈的手高高兴兴地往楼下冲去。到了学校门口,看见有许多大哥哥、大姐姐在列队欢迎我们,我的心里更加激动了,心里在想:他们可真好。我和妈妈站在新生编班公告栏前开始寻找自己的名字,不一会儿我在一(1)班名册上找到自己的名字,于是和妈妈兴冲冲地跨进校门往一(1)班教室走去。这一天,我认识了沈老师、徐老师和金老师,认识了现在和我同窗共读的好同学,如:方涛、马丹、沈力安和陆嘉杭等。从这一天开始,我就是一名小学生了。

我很爱自己的学校,学校的环境给我是一种新鲜、有趣和快乐的感觉,我每天都带着这些感觉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跟沈老师学有趣的a、o、e;跟金老师学1、2、3---这些数字游戏;在这里我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学唱歌、学画画,一起活动、做游戏呢。

记得有一天,我和陆嘉杭、马丹等同学脖子上系着红领巾,一起站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宣读少先队员入队誓词。这一刻我好高兴、好激动,因为我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又是我们班第一批少先队员。

自从成为少先队员后,我更爱学习了。在课堂上,比以前活跃多了,发言也更积极了,老师总说我是个活跃分子。我的写作总是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还把我的许多小作文贴在班里的展示台上,当听见同学的赞叹声,我感到很开心。一、二年级期间,我的学习成绩是一路领先,自己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到了三年级,也许是我太贪玩了吧,学习成绩开始慢慢退步了,我的爸爸、妈妈还有老师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可我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旧由着自己的性子尽情地玩,每天似乎都在享受疯玩的滋味。有时,课堂上静不下心,听不进老师在讲些什么,还常常做小动作,作业总是让老师皱眉。到了四年级,我的班主任沈老师经常找我谈话,耐心地开导我。通过一次次谈话终于使自己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自己也觉得成绩落在人家后面的滋味真不好受。于是我逐渐改掉上课做小动作的坏习惯,专心听老师讲课,课堂和课外作业做到及时、认真完成,还养成了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因此四年级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的老师都为我的改变而高兴。进入五年级,虽然我还改不了贪玩的个性,但在玩耍的同时顾住了自己的学习,因此我以语文、数学和英语全优的成绩升入六年级。现在,我在班上还当上了劳动委员和小组长呢。

我是一个热情、好动的男孩。在学校,我常常帮助老师和同学做些事情,比如,帮老师抬饭、倒剩菜剩饭,主动检查班级卫生情况,帮同学搞卫生等。我觉得帮助他人是件快乐的事。在家里,我也学会做些家务事,帮妈妈擦地板、收碗筷、洗自己的衣裤等,妈妈总夸我长大懂事了,能干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乐滋滋的。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做一个快乐男生,让自己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长大常言说得好,每个人最要感激老师,因为她教你知识,教你做人的道理。

九 心理学故事1000字文章

批评与“留面子”
当遭受许多批评时,下级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于思索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这是波特定理,它从下属心理学角度告诉人们:率性随意的批评将会导致下属的心理恐慌甚至狡辩,这其实也是一个管理者常犯的低级错误。
某些师长或管理者不善于鼓励下属,遇到下属有错,不问缘由,不讲方式,迎面痛批。纵观那些犯错挨批评的下属,多会为自己找借口和托辞,他们爱面子,要自尊。公司开会,领导的批评话音刚落,被触及软肋的人甚至连领导下面说什么也不知道了,他们想到的多是如何挽回面子。
这里有个流传的小故事发人深省。从前,日本有一个表演大师,在一次上场表演前,弟子告诉他说,先生,您的鞋带松了。这位大师就蹲下身去系鞋带,并说,谢谢你啊。等弟子走开后,大师又蹲下来松开鞋带。旁人看了不解地问:您为什么又把鞋带松开了昵?大师平静地说:我演的角色是一位长途跋涉者,鞋带松开才符合剧情,刚刚我的弟子告诉我说鞋带松了,那是他的无知,但我仍然要感谢他的诚意,他能细心发现我的鞋带松了,怕我上场尴尬才好心告诉我。这又不是什么方针原则性的大错,用不着一惊一乍的,我没有当面指出他的错,怕拂了他一片好意,以后还有机会告诉他。这位表演大师并非迂腐绕弯,而是胸有城府,把师徒之间的情感看得更高。别看这鞋带一紧一松,却对这个弟子今后继续保持他的认真与诚意起到了微妙的作用。
日常中,某些下属因为不懂“鞋带”内情,缺少知识,难免会提一些幼稚和错误的建议,或做错一些事。某些公司管理者可能直言不讳地批评下属,甚至骂他个狗血喷头,效果却可能适得其反。批评方法不当势必造成下属心理上的压力和恐慌,乃至怀恨、逆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将因此受挫。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优良传统,但批评是一件很有讲究的事。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学会批评的策略和方法:对自觉性高的人,稍加诱导一般可以启发其自我批评;对于敏感的人,宜用暗喻法,避免激怒;对于耿直的人,应直奔主题,实话实说;对错误严重的人,要公开批评,不能姑息,避免错误再犯;对思想 *** 人,要原谅,并且施以提示、警告;对无知幼稚的人,不要呆板说教、讲大道理,宜用生动的实例细节进行诱导……批评,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而“爱心”在批评中是打开种种心锁的金钥匙。
批评之前若能进行一次谈话沟通就最好不过了。让受批评者先一吐为快,让他把话说完,然后,根据他的谈吐,管理者自己也发言一次。那种委婉、含蓄、由此及彼、弦外之音,更能引人深思,令人茅塞顿开。
作为一名需要权威性助阵的管理者、领导者,对下属非原则性的犯错应该持一种冷静的高姿态,不宜一时冲动,不宜信口开河,更不能训斥,这样才能永葆领导者的威望和人格魅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