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地级市与县级市有什么区别?

如题

第1个回答  2019-02-11
地级市的行政级别是正厅级,它往往辖区,一个市由几个区组成,下面还要管辖若干个县或者是县级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县级市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为了活跃地方经济,鼓励地区竞争,搞的一个政策。县级市的行政级别和县是一样的,不过在经济发展程度上比县可能要好些,往往这个市的书记都是上级地级市的党委常委。
第2个回答  2020-03-23
地级市,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地区的市,属于地级行政区,为地方政权;因其行政地位和地区(地区行政专署)相当,故被称为“地级市”。
“地级市”在1983年推行地级行政区划改革以前,称为省辖市,但“地级市”和省辖市的建制不同。“地级市”属于地级行政区;实行市管市,包括各种形式的县级行政区(下辖若干区、县、县级)

市分为四类:
直属中央的直辖市(如北京)、直属省的副省级市(省会和特大城市)、直属省的地级市(如桂林)、地级市下辖的县级市(如昆山市)。也就是说地级市归省管、县级市归地级市管。
除自治州辖市外,所谓“地级市”、“县级市”都属省辖市。在省辖市中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只有设区的市和不设区的市之别,没有“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分。地级市和县级市的称谓在文件中正式使用是80年代前期才出现的。主要源于市领导县体制大范围推行后对省辖市进行分类管理的需要。1983年5月18日国家劳动人事部、民政部在《关于地市机构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的请示报告》中首次使用“地级市”和“县级市”,同年在国务院有关行政区划批复中正式使用地级市和县级市。此后,地级市和县级市之别广泛体现在机构编制、干部配置及工资待遇、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以及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
县级市是指行政地位相当于县,包括省辖县级市和自治州辖县级市。县级市不设市辖区,从直接行政领导关系看,县级市一般由地区、地级市代管,自治州辖市则由自治州领导。改革开放以前,县级市一般是从县域范围内分出一个或几个乡镇设市而来,也就是常说的“切块设市”。那时,我国县级市发展缓慢,一定时期内比地级市还少,如1975年全国有地级市96个,而县级市只有86个。改革开放以后,加快了设市速度,改革了设市模式,特别是1983年以后撤县设市越来越多。到1998年底全国共有437个县级市,比改革开放前的1977年增了347个,其中80%是撤县设市而来。
第3个回答  2020-02-08
地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地区、自治州级别的市。地级市为省辖市,下分为市辖区和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往往代管县级市,形成“市管市”。
县级市定义:
行政区划层级相当于县的市,称为县级市。
县级市有两大类,可以是由镇升格而来,也可以是由县改制而来。前者面积狭小,一般为适域市,后者面积大,中国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较快,大多数“市”都以撤县设市的方式建立。
一般来说县级市是隶属于某个地级市的
第4个回答  2020-02-06
第5个回答  2019-11-08
1
、级别上区别。县级市在同一个地级市的管辖下级别是一样的,根据地级市的级别不同,有县处级、副厅级、厅级的区别,但同一个地级市域内是一样的。
2、事权和财权的区别。县是我国最典型的基层人民政府,具有全部人权、事权、财权。可以说除了军事和外交外,县政府拥有和国务院一样的全力范围。独立财政、税务系统,按照一定比例分税,可以自由决定城市规划建设和人事任命。
区相比于县缺少了财权,城市规划受市控制,比如区没有公安局,没有税务局,没有国土局,没有规划局,这些工作都由市代为管理。
3、城市规划上的区别。国家需要分级制定城市和乡镇发展规划。区一般里市政府驻地较近,区里的城市规划则由市政府进行。区里虽然也被派驻规划分局,但并不履行规划部门的当然职能,区里想规划建设一座高楼或一个公园,需要通过是规划局立项,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市财政部门拨款建设。
而县的规划局是县政府的职能部门,理论上县里想建什么就建什么,只需要报市规划部门备案就是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县级市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地级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