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总有一天,贝加尔湖的冰会化成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带着地球去流浪!《流浪地球》年初一公映,就刷屏了朋友圈。说什么可以媲美好莱坞的中国首部现象级硬科幻电影,有人直呼它可能成为激发中国科幻电影创作的开山之作。

这部电影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电影叙事恢宏,场面阔大撼人心魄。视觉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最难能可贵的是它里面满满的情怀。

刘慈欣认为,中国人拍科幻片,缺技术、资金、经验,但最缺的是科幻的情怀,而郭帆的优势就在于他有情怀。

这部电影以科幻为外象,情感为内核,电影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和忠诚等美德。让观众的观影情绪得到很好的回应。

著名作家毕飞宇认为:悲剧就是“把我所爱东西撕碎给人看”,作为一个写作者,你不能侵犯一个普通人最基本、最日常的情感。你不该无视读者的感受。你不能太过分太骄横,为所欲为。任何时候,为所欲为都意味着邪恶。

《流浪地球》中把地球推出太阳系的设定超乎许多人的想象,外媒更是惊呼,“前所未见”!

但如此“为所欲为”的设定,却又让人觉得是可信的。刘慈欣原著中设想的这个“流浪计划”延续两千五百年、一百代人。

人类的逃亡分为五步: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为什么要带着地球逃离灾难,而不是抛下地球,寻找新的家园?看过诺兰的名作《星际穿越》的同学应该会发现,同样是拯救地球,但《星》的核心是寻找家园。

从美国人才计划交流回来的郭帆,本可以模仿好莱坞大片,来个超级英雄拯救地球,拯救人类逃离灾难即将降临的地球的故事。

当然在原著中,其实提到过为什要带着地球逃离,因为只有地球这样的生态系统才足够大到带着全球人类逃离灾难。

当然影片里,编剧和导演最终给“带着地球逃离”这样的故事内核赋予了“家园情怀”。

面朝土地背朝天就是中国人五千年来的情怀。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我们的每一寸土地都不能让出去。我们的根在土地上,家园在我们才在。

正如春节,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其实这体现了构筑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的主脉就是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之线。守住亲情,就守住了家园;家在,我们才在。

有人说这部电影,西方的壳,东方的核。我认同这一点。

电影的开头,是吴京与父亲吴孟达和儿子刘启在沙滩上露营看星星的镜头,吴京告诉儿子自已执行重要任务要离开,刘启要跟着爷爷一起到地下城生活。画面温馨又伤感。

故事结尾部分,吴京驾驶着宇宙空间站冲向木星,助力儿子点燃木星以求得推力让地球脱离木星捕获力。这部分壮烈又煽情。整个电影院顿时泪崩!

儿子屈楚萧因为父亲放弃对母亲救治,且长时间离开家园,因而对父亲的恨意越来越深。但在灭顶之灾面前,屈楚萧与父亲吴京共同执行着拯救地球的任务,那一刻,屈楚萧终于懂得了父亲……

这部分呼应了开头部分,吴京对四岁的儿子说:看到木星,你就能看到爸爸了。

虽然有部分人吐槽这部分不合情理。说吴京以父子情请求联合国同意他带着人类文明的延续种子冲向木星,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冲动不符合一个多年宇航员身份的人设。最好笑的是,联合国政府后来居然同意了他的“成功率为零的无理”请求。

这样的吐槽不无道理,但《流浪地球》在“坚守家园”上的执念,乃至三代同堂,到对家人的依赖这些方面,是典型的东方式亲情和家庭关系。

何况吐槽的人想过没有,联合国政府在哪里办公?在地下城!当它下达命令放弃拯救地球行动的时候,同时放弃的其实也是他们自己。每一个命令都是权衡之下的决定。但是,无论是吴京还是联合政府官员,他们都不是冷冰冰的机器,他们是人!

本片最大程度上做到了普世化,将地球人类的命运与个人家庭紧密结合,正是这独属于人类的非理性选择,才是最迷人的地方。莫斯在被毁灭的一刻,说了一句:让人类始终保持理智,是一种奢望。

这是人工智能莫斯在“临死”前说的。是的,人工智能是机器,是理智又冰冷的,而人类是情感动物,是感性又温暖的。面对地球遭遇灭顶之灾,人类究竟应该保持理智?还是遵从内心的意愿?

影片几次提到:总有一天,贝加尔湖的冰会化成水的。正是这种执念,让“带着地球去流浪”变成一个希望。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

在莫斯向全球宣布拯救计划失败,广播中说道,所有人回到自己的家中,拥抱家人。很多人痛哭喊着“我要回家”,但李光洁依旧要前往执行任务。

李光洁这种无私、无畏,为伟大事业奉献自我的精神,贯穿全片。正是这种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大片里难得一见的价值观。让我们看到希望。

编剧严东旭说,“我们这个民族特别渴望看到国家和民族崛起的一天,在当下今天,对民族地位还是有信心不足,放在科幻电影上信心更是不足。所以在解决语境问题上,我们花的时间最长。比如世界发生空前的灾难,为什么拯救地球的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我们要通过剧本让大家相信,我们选了中国人,这么一帮人怎么化解这个世界性的灾难。”

其实这里解决的是文化语境的根本问题。

影片中还有一个细节,我们看到吴京扮演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与他合作的一直是俄罗斯人。美国人,是不存在的!

还有一个细节,在空间站,俄罗斯人向吴京炫耀,说整个空间站都是我国制造的,吴京微笑着礼貌回答“我同意”,接着下一秒的镜头给了舱体“Made in China”的字样。

观众在会心一笑中,体会到大国的自信与低调。

这部戏的男女主人设并不讨好,特别是前面部分,两个叛逆的少年上地面只是玩耍(其实原版韩朵朵上地面是要找自己父母的遗体,因为那个冰封的年代,遗体不会腐烂。据说未剪辑版里,有一个韩朵朵拂开地表的雪看到冰湖里面向上全部被冻成冰雕似的大片尸体,非常震撼。后来因为时间问题把这个镜头删去了),谁知道遇到了这样的大灾难。在遇到救援队后,也不是很配合,总想着自己回家。

因为故事的设定不是超级英雄拯救地球的套路,前期人物的“抑”,是为了后面的“扬”,也让人物关系显得更真实、丰富丰满。

电影有这样的细节,交代韩朵朵成为屈楚萧妹妹的缘由:“那一天,无数双手把她推到我的面前。”“水下的每个人,都是她的父母。”

这个孩子能活下来,就是象征了一种人类的感性:人性,希望,爱。

韩朵朵是被吴孟达救上来的小女孩,吴孟达把自己去世女儿的名字给了她。把她当女儿一样养。

男女主与救援队一起,穿越一个个困境,克服一个个困难后,他们终于成长起来。

成长为像吴京、李光洁那样无私无畏,为拯救地球甘愿牺牲奉献的人。

这样的成长,是感动人心的,是惊天动地的。正因为有了年轻一代一代的成长,这个跨越一百代人、两千五百年的计划,才有成功的希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美学流派中,郭帆最终选择了苏联式的重工业美学风格与中国现实情况相结合。

郭帆认为,苏联美学风格“是唯一我们能够找到的、跟中国人有情感连接的工业设计,你可以看长安街依然保留了好多钟楼,特别是军事博物馆,典型的,那是一套美学体系,我们对那个东西有情感。”

《流浪地球》片尾曲《夜空中最亮的星》唱道:“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

电影最终的旁白:无论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未来走向何处,我们选择希望。

在即将开工的大年初六,我也想对你说一声:无论今年经济状况如何,无论你的工作状态怎样,搬砖的日子,我们选择希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