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仙乡民间故事——龙门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一)    蝙蝠守龙洞

        在中仙,善邻村龙门场有座山,当地人叫“岩仑”,在岩仑山的半山腰上有个洞,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习惯于夜间活动又颇有灵性的蝙蝠就活动在洞里。

        有一天傍晚时,在通往山上的小路上,走来了一位少女,她气质颇佳,但衣衫褴褛,再仔细看,那少女还挺着一个大肚子。蝙蝠见状,便把少妇接进了山洞里。在给少女稍事安顿之后,蝙蝠便问道:“小姐,天这么晚了,你一个挺着大肚子的人怎么会单身来到这里?”那少女神情悲戚地说:“只因自己年幼无知,在三年前随嫂嫂到河边洗衣服,看见两个十分漂亮的鹅卵石,就把它捡起来偷偷地揣在怀里。没想到,这些年来,自己的肚子却莫名其妙地一天天大了起来。我父亲以为我做了伤风败俗之事,不管我怎么解释,他都听不进去,硬是把我赶出了家门。我走投无路,随处乞讨,随处乱走就走到了这里。”少女说着说着,眼泪就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那蝙蝠也通人性,对少女说:“不管你肚子里怀的是什么,你就先待在这里;白天,我为你守住洞口;夜间,我到山上采点野果让你充饥,等分娩以后再说吧”。那少女听了蝙蝠的安慰,自然感激不尽。

        蝙蝠没有食言,在少女待产期间一直守护在洞口。

        一天,少女临盆,先是生下一条黑龙,接着又生下一条白龙。

        小黑龙一出世,就不顾母亲临盆难耐的疼痛,见这个世界黑洞洞的,就到处乱闯,把一个好端端的山洞撞得七孔八坑之后,自找安生的地方去了。

        小白龙则不然,当它一出世时,见母亲脸色苍白,地上淌着一大片血,就用舌尖舔去母亲脸上豆大的汗珠,用龙涎一口一口地喂养母亲,直到见母亲脸上渐渐地泛起了红晕,才松了一口气。

        几个时辰过去后,少女终于苏醒了过来,在微光下见站着一只怪兽,被吓得又昏迷了过去。小白龙知道是自己的形状吓坏了母亲,赶紧变成一个小伙子,然后对那少女说:“娘,我是小白龙,是您的孩子。是您经过数载怀胎,才生下了我和我的兄长小黑龙。”少女听说自己生下了两条小龙,就问:“那小黑龙去哪了?”小白龙说:“兄长到其他地方安生去了,我见您生下我时,昏迷了过去,不忍心离开。母亲,反正家又回不了,您就跟我上天去吧!”说着,就要背起母亲走。少女见小白龙要带自己去上天享福,就对小白龙说:“龙儿,妈妈现在还不能走,妈妈怀上你们之后,我的父亲以为我做了伤风败俗之事把我赶出了家门,我住进这个山洞多亏了这里的蝙蝠精心呵护,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我要留下来和它做伴。”小白龙说:“那蝙蝠功德未满,现在还不能升天,若干年以后,它自有后福。”

        少女听了小白龙这么说,就答应跟小白龙上天。少女想了一下,问道:“那我们怎么上天?”小白龙说:“我还得变为白龙,您只要骑在我的背上就可以了。不过在我腾云驾雾之时,您一定要闭上眼睛,待到了天宫再睁开。”

        也许是那少女的福分不够,小白龙刚飞上半天,她就睁开了眼睛,结果从半空中摔了下来。小白龙见母亲掉了下去,就赶紧返回到地面,见母亲已经死去,悲痛地在母亲身边哭得滚来滚去。把一个坑坑洼洼的小山坳滚成了一块平地。然而,不管小白龙怎么哭喊,它的母亲却再也无法复活过来。小白龙只好驮着母亲的尸骨上了天。

        从那以后,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作龙门场。

        再说那小黑龙,自从母亲生下它的那一天起就到处流浪,却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可以安生的地方,只好潜伏在小龙潭里,过着单调无味的生活,时而也会回想过去的一切。有一天在冥冥之中,好像有人对它说:“你还是回到你母亲生你的那个山洞跟蝙蝠做伴去吧。这样,一来可以宽慰你死去的母亲;二来若干年以后,有个大贤人会逃难到这里,到时候你去救他,是一个很好的将功补过的机会。”

        已经有所觉悟的小黑龙就听从了仙人的指点,回到了它出生的山洞,见到了蝙蝠。蝙蝠见小黑龙回来也很高兴,便把小黑龙出走之后所发生的一切全都告诉它。小黑龙听了很受感动,决心潜心思过,等待将功赎罪的机会。蝙蝠也向小黑龙表示:“只要你愿意,我会一直为你守护在洞口,保证你不受外界的干扰。”小黑龙听了十分高兴,并嘱咐蝙蝠:外界若有重大事情,请一定及时相告。

        于是,蝙蝠尽心尽职地守护在洞口,任凭岁月的流逝。不知过了多少年代,历史进展到了南宋时期。这时,力主抗金的朱松调任尤溪县尉,随任的妻子生下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朱熹,自幼聪明,四岁问天,后中了进士,一生以研究学问为主。由于看不惯当时的官场腐败,曾数次辞官;又因为一心为民、德才兼备、又屡屡被提携,直至当了皇帝的老师。

        相传朱熹在朝廷当官时,他的一些主张受到朝廷权贵的反对,皇帝也听信谗言,欲将他打入天牢。朱熹从同事那里得到了这一消息连夜逃出京城。他一路跋山涉水,好不容易才跑回到尤溪。一打听,尤溪的衙门也已贴出缉拿他的告示,就慌不择路地往西南方向继续逃奔。

        朝廷要缉拿朱熹的消息传到尤溪,被夜间觅食的蝙蝠探听到了,它就把这一消息报给了小黑龙。对杨名四海的朱熹小黑龙早有耳闻,特别是对他的孝道理学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联想到自己对母亲的不孝,早就想找机会拜访这位大贤人了,请他好好给自己补上这一课。心想:今天的皇帝有眼无珠,竟然要对这样有学问的人下手,我不救他有悖天理。于是,就悄悄地在小溪边等待。

        一天,朱熹逃到岩仑山下,只见一条很深的山涧挡住了去路。面对着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绝境,朱熹仰天长叹:“莫非天要绝我矣!”正在这时,朱熹猛然发现,,上游不远处有一条犹如老松树干的独木桥,于是急忙向上游走去。朱熹从来没有走过独木桥有点怕,只好趴下身子准备沿着它爬过去。

        说来也怪,当朱熹刚把身子趴在桥上,那独木桥却摇摇摆摆地动了起来。他心想:这下完了,即使没被追兵抓去,也要掉落深涧摔死,难道是自己的理学违背了天意?触怒了上天?他只好抱住“树干”,闭上眼睛等待着上天的惩罚。

        让朱熹没想到的是,那“树干”不但没有断掉,而且还驮着他过了山涧。等到追兵赶到时,独木桥也消失了。那些追兵望着脚下的深涧,再看对面云雾弥漫的大山,哪里还有朱熹的影子,只好作罢。

        再说朱熹趴在那摇摆着的“树干”上,紧紧抱住不敢睁眼。等到那“树干”不再晃动时才睁开双眼,一看,眼前竟是一条小黑龙,就连忙拜谢小黑龙的救命之恩。

        小黑龙随即变成一个小后生还礼道:“先生不敢行此大礼。我本是一条有罪的小龙,先生若不嫌弃,可就在这山洞暂住一段时间,一来可以给我讲讲孝道,二来也可继续做您的学问。待到新君登基你就可以回到朝廷做官了。”

        朱熹接受了小黑龙的盛情。

        小黑龙见朱熹答应了自己的请求,随即招来蝙蝠,如此这般地作了一番详细的交代。

        在小黑龙潜心问道和朱熹静心研究理学的时间里,那蝙蝠除了打探世事变迁的消息外,尽心尽责地倒悬着守护在洞口。天长日久,洞口的岩石上深深地打上了蝙蝠的烙印。

        就在蝙蝠功德圆满之时,世道也发生了变化,新君登基欲重新启用朱熹,并到处贴出告示,寻找朱熹的下落。

        这一消息被蝙蝠获悉之后,告诉了小黑龙和朱熹。朱熹和小黑龙都喜出望外。当天,小黑龙就载着朱熹和蝙蝠离开了山洞,来到了京都临安。朱熹面君之后被赐号“朱文公”。小黑龙和蝙蝠功德圆满,被天庭召回到天宫。

        从那以后,蝙蝠守候的那个山洞就被当地人称为龙洞。蝙蝠守龙洞的故事就这样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据说龙门场古洞内的石壁上留有当年朱熹的亲笔手迹,曾在此洞生活三年,壁上留下了许多他的真迹……

  ——(此故事来自尤溪民间故事拾遗整理)

     

                (二) 银杏仙子

        古银杏树,虽历尽沧桑却以其特有的顽强生命力,至今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春天,古树新枝,绿叶葱茏,一片春意盎然;秋冬黄叶飘零,撒落一地,似一幅浓抹重彩的金色画卷;炎炎夏日,在树下纳凉,听老人们在讲着一个又一个关于银杏树古老的传说……

        一个关于“银杏仙子”的故事,相传,南宋理宗皇帝期间,不理朝政,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外族入侵,战祸连连,民不聊生。国库银两紧缺,令文武百官筹集银两,百官加捐加税,甚至抢夺也难以筹集皇帝所需银两。

        一天,有个官员提议炼银冶铸官银,这样才能快速填充国库所需。于是,皇帝下令寻找银矿,不几日,当时南剑州的冶铸钱司的官员发现,尤溪中仙银矿众多,便上奏折告诉理宗皇帝。得此消息后,就派一亲王女婿“郡马”前往侦察,郡主与郡马情比金坚,并携带家眷陪同郡马爷爬山涉水,顺着“尤德古道”一路堪察,便确定矿山与烧银厂地后叫人密报朝廷。

        皇帝听后大喜,并派兵前来把守协助郡马采矿炼银铸钱。就在进山口建一大门命名“龙门场”,冶铸官银迅速开展,数月后一车车银两拉往朝庭,使国库充沛。

        后来,因匪寇猖獗,所炼官银在送往朝廷路上被抢,郡马只好把官银先藏于山中,密报朝廷派大兵来押运。然奸臣当道,却上报皇帝说他私藏官银,蓄谋造反。于是,皇帝大怒,下旨撤回守兵,将他等就地斩首,并将尸首带回京城复命。郡主被众亲信携着躲进山洞中才免一死,此后,众亲信就留在这里开荒种地,远离朝廷,在此娶妻生子。

        话说郡主,传说因郡马被冤处死后,悲痛欲绝,在郡马被处死的地方欲哭无泪,念想一死来陪同夫君长眠与此以伴左右。

        那时,刚好观世音携带仙童,脚踩莲花,手托净瓶,驾着祥云向南普陀飘然而过时。顽皮的仙童拔开脚下的云雾向下界偷窥,只见峰峦绵延起伏,千姿百态……突然,仙童拉住观音飘带,手指龙门场说道:“菩萨,有一女子要自杀”,观音见此,便将一串佛珠扯断撒落,坠落下界于龙门场,并将郡主救下。以道感化与她,让她在此好好修行……

        然而,这些佛珠受天地日月之精华,加之郡主的思夫泪的浇灌,终于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树冠就像一把倒撑的大伞,叶似扇形,枝叶上结出了像佛珠的果儿,此果实强体补身,食之有病治病,无病延寿。

        在王母寿诞时,观音菩萨特将此果献给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对此果喜爱尤加,称之为“佛指”。并听到郡主的遭遇经过后,因此地是盛产银矿之地,并命名“银杏”。为此特封郡主为“银杏仙子”。从此,“银杏仙子”一直守护着这个村落,亲自栽种一棵银杏树来记念郡马,日夜相伴,轻轻抚摸着银杏树,把自己所有的心思与对郡马的一片痴情,全语寄在那棵银杏树上,然而,那棵“银杏树王”承载着“银杏仙子”的寄托,如今,正在向世人讲述着“银杏仙子”的爱情故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