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树同志作为电视剧《严凤英》的监制,从剧本的审稿到后期的把关,曾参加了该剧创作指导的全过程。他所珍藏的一份“参与电视剧《严凤英》工作大事纪”中,详细地记载着那难以忘怀的840多个日日夜夜。当时有了好剧本,便涉及到了摄制单位。
该剧拍摄前的筹备工作基本上较为顺利,但没想到正式开机后,竟然会接连发生意外。令陈方树同志刻骨铭心的是,1987年3月17日,该剧开拍第三天,导演金继武因超负荷地劳碌,引起胃部大出血,血色素突然降到了5克,病情非常危重。“主帅”倒下后,剧组个个心急如焚。当金继武仅仅住院10天时间又带病上阵时,陈方树同志又感动,又担心,生怕他胃病再度复发。于是,特地请了一位医师跟随剧组担任护理。陈方树同志还记得,那些日子里,一旦家中电话响起,总担心又出现什么不顺当的事。然而祸不单行,仅仅相隔一个月后,从北京电影学院特邀来担任摄像师的孟庆鹏教授,在江宁湖熟镇拍戏现场,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而不幸与剧组人员永别。此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一天剧组从安徽歙县拍摄归来,由于大雨滂沱、山路险峻,面包车一个跟头滚到了山沟中。万幸的是,车内的摄像师汪若柏等同志虽摔得鼻青脸肿,却死死抱着拍好的录像带。否则带子浸到水里,一个多月的辛苦全部泡汤。
1988年元月份,这部凝聚着江苏省委和省委宣传部以及苏皖两省文艺工作者心血的电视剧《严凤英》,历经周折,终于在南京圆满封镜。陈方树同志说,主要是为了令人们对“文革”造成的灾难引起深刻的反思,更是为了这样的历史悲剧永不重演。 2000年4月19日,是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诞辰70周年纪念日。这位海内外观众心目中的“七仙女”逝世33年来,人们曾以各种艺术形式表达对她的爱戴与缅怀。1988年3月11日,一部由南京电影制片厂与江苏音像出版社合拍的15集电视剧《严凤英》,在全国范围播出后,曾以浓郁的艺术韵致以及凝重的悲剧氛围,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严凤英是安徽的名人,那么,当年这部电视剧是如何从江苏走上荧屏的呢?带着这一话题,笔者先后采访了该剧的主创人员,获悉了一段段珍闻轶事——
(一)严凤英的丈夫王冠亚先生如今年虽已年逾72岁高龄,却依然显得精神矍烁、体质健壮。自从江苏拍摄了这部电视剧,我对江苏人民始终感激不尽!”虽然当年与顾尔镡等江苏的朋友共同创作该剧的经历已时隔多年,但如今忆想起来,王老感到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1986年的阳春三月,王老正在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编写黄梅戏影片《孟姜女》的剧本,他的老友、原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申良先生委托在海政文工团工作的爱子彬彬看望他老人家,并约他为江苏写一部电视剧。当时,王老手头正好有一部刚刚完稿的描写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历史故事的电视剧本《滔海》,他认为鉴真是扬州的古代名人,江苏影视界对此题材一定会感兴趣,便托彬彬将该剧的提纲转交给申良。时隔不久,刚在影片《佩剑将军》中演完顾祝同戏的申良先生邀请王老到南京面谈。
早在50年代,王老曾在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任职,也一直想会会江苏的老朋友。1986年4月份,他与好友申良在南京久别重逢,当谈起双方进行艺术合作的话题时,王老竟想不到申良看中的题材不是《滔海》,而是《严凤英》。申良先生对王老说:“你撰写的传记小说《严凤英》我已拜读过了,感到内容丰富,在感情,有特色,完全可以改编成一部有份量的电视剧。”在这位知心好友的启发下,王老产生了创作电视剧《严凤英》念头。
于是,申良先生又热心地将王老及其小说《严凤英》向时任江苏音像出版社社长的安铭新、该社办公室主任王玉娟以及时任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的陈方树等有关同志作了详细的介绍。大家认为,江苏人民爱好黄梅戏,也很热爱严凤英,所以,一致主张由江苏影视界筹拍电视剧《严凤英》。当时该方案决定下来后,首要问题就是抓好剧本的创作,因此,想到需要请一位精通戏曲艺术的剧作家与王老进行合作,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作家顾尔镡先生。
王老还坦率地说:“严凤英生前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一个唱黄梅戏的演员,什么‘一代宗师’、什么‘表演艺术家’等桂冠,都是在她离世后人们赠予好的誉辞。因此,我在写剧本时,没想到她有什么了不起,更没想到将来戏拍出来会是怎样的效果。所以,我将她的喜怒哀乐、天真随和以及存在的缺点全部如实地写了出来。”
当年在南京编写《严凤英》剧本度过的日日夜夜,令王老终身难忘。与顾尔镡先生圆满的合作,也给他留下了一串串美好的回忆。王老说:“那时候为了赶时间写剧本,顾先生常留我在他家吃饭,真是亲如一家,而且彼此之间无话不谈。他为人老成持重、心地宽厚,其道德文章令人相当敬佩。有时偶尔在创作中遇到‘疙瘩’,他都会巧妙地加以解开,与他合作非常的愉快。”
1999年,正当王老打算到南京会会顾尔镡先生,叙叙当年往事,并想再度携手共同创作一部电视剧时,却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位令人尊敬的老朋友已于7月23日因病仙逝了。他顿时感到许多想见面叙谈的话卡在喉咙里难上难下,真想大哭一场,他与顾先生再次合作的心愿永远不能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