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和慢阻肺是一回事吗?怎么治疗?治疗误区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9

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问:肺气肿和慢阻肺是一回事吗?我老是分不清肺气肿和慢阻肺,它俩之间有关联吗?

专家表示:很多患者前来就诊,描述病情时总是将两者混为一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二者到底有哪些区别?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亦可导致肺外各气管的损害。

慢阻肺主要临床表现为 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憋喘胸闷,晚期患者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肺气肿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解剖或结构术语,是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慢性肺部疾患发展的结果。

医学上认为,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发现气流受限,而且不能完全可逆时,则可诊断为是慢阻肺,即患者在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如果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70%,则表明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可以诊断为慢阻肺。

  一、患者自我管理方面:

  1 、必须戒烟。

  2、避免长期处于布满粉尘以及刺激性环境中的工作,应脱离污染环境。

  3、日常避免吸入二手烟以及其他污染曝露环境下。

二、吸入给药治疗策略

  对于部分年老体弱、病情较重、吸气流速较低以及使用干粉吸入器存在困难的患者,使用雾化吸入给药或许是更佳选择。

  1 、稳定期患者

  稳定期患者常用药物推荐:支气管舒张剂、ICS和祛痰药等。

  2、急性加重期患者

  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咳脓性或黏液脓性痰,需要改变药物治疗方案。上下呼吸道感染、吸烟、空气污染、吸入高变原、误吸、维持治疗中断等均可导致急性加重。

  3、病情较轻患者

  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门诊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或雾化ICS、抗菌药物治疗。

  4、病情较重需住院患者

  病情较重需住院患者,采用氧疗、抗菌药物、祛痰、营养对症支持、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口服及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ICS治疗。

  三、心理 健康 护理

  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慢阻肺病人,可以借助一些抗抑郁药物,结合 社会 心理的干预,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放松心情。同时,家人应给予积极的诱导,有研究显示,家属经常关心和鼓励的慢阻肺病人,愈后比没有家属关心的病人状态更好。所以,家庭的关心鼓励对病情的控制,以及对克服心理障碍,皆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未按时足量用药

  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疾病,就像高血压一样,需要终身治疗、长期用药,出院后“不管不问”,不再坚持药物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对肺功能损害很大。

  (二)不愿意使用吸入药物

  吸入药物之所以作为慢阻肺疾病的首选药物,是因为它直接作用在气道,一是起效快,二是减少口服用药的剂量和全身不良反应。有些患者不认可吸入药物,喜欢传统的口服药物,其实吸入药物的研发和设计就是为了更方便的服务患者。

  (三)吸入药物操作不当

  对于吸入药物使用方法不正确,除了导致药效打折扣外,还会因为吸入药物部分是含吸入激素的,需要及时漱口,否则会引起口腔真菌感染、口腔溃疡、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

  (四)只认可药物治疗

  很多患者认为只有吃药是一种治疗方式,其他的都不是治疗,尤其不认可康复治疗,认为康复治疗只是锻炼身体,不是真正的治疗。对于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康复锻炼可以使患者保存能量,改善呼吸道症状,改善活动能力。所以康复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已明确康复治疗对慢阻肺患者的多项益处,是稳定期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