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遇险被一群农民所救,给钱答谢他们不要,建国后如何感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这句话用在毛主席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为了给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找到出路,毛主席一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险情,但他从未退却过。

1925年,他在韶山老家养病时,被当地军阀下了通缉令,幸亏有人提前报信,他才得以脱离危险。

1927年,他到长沙县板仓乡组织革命活动,敌人得到了他的藏身的地方,派了一波士兵前来围攻,最后他机智假扮成病人,骗过了敌人的严查。

1935年,红军飞渡天险大渡河后,他率军到了甘竹山,遭遇敌机轰炸,幸亏警卫班战士眼疾手快将他推到一旁,他才得以幸免于难。

能够渡过这些险情,除了毛主席超乎寻常的冷静和非同一般的智慧,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在这些险情发生时,他身边都有“贵人”相助。这正应了那句话:得道者多助。

笔者本期要介绍的,就是毛主席在革命道路上,一次“九死一生”的遇险情况。这一次,他遇到的是一群“贵人”。

1929年夏天,因为一些想法和主张一时不被同志理解,毛主席落选了红四军前委书记。这对当时一心想要搞好革命工作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正好当时闽西地区的革命斗争形势发展极快,已经开始筹备召开中共闽西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但是对于相关流程和注意事项,闽西地方领导没有实际经验。于是时任闽西特委书记的邓子恢便向红四军前委提出申请: 邀请毛泽东来指导工作。

就这样,36岁的毛泽东暂时离开新四军,带着怀有3个月身孕的妻子贺子珍,一行人赶往了中共闽西特委驻地上杭县苏家坡村。为了掩人耳目,毛泽东化名为“杨子任”。到了目的地后,毛泽东听取了当地领导的汇报,发现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到位,比如当地土地、武装群众与物价对比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摸透。

毛泽东是从普通劳动者中成长起来的红色革命先行者,他知道什么对于老百姓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当即让大会代表先就这些问题做详细的调研,深入基层实地考察。

会议召开的地点定于上杭县蛟洋文昌阁,会议之前毛泽东就和贺子珍一起来到了这里。在会议上,他对如何开展土地革命等问题,都给予了很多很有建设性的指导。

10天的会议结束后,出于安全考虑,毛泽东和贺子珍在粟裕带领的一个支队的掩护下,来到了位于永定县石岭乡下寨村,住在了当地干部张茂煌的家中。

毛泽东刚到村里时,每天忙完公事,便帮着张茂煌家里干农活。 或许是因为水土不服,不久他生了一场重病:疟疾。

可能现在很多人觉得这种病很好医治,但这是建立在现代医疗水平发达的情况下。在当时疟疾这种病可是相当难治,当地人把这种病看作是外地人进入闽西地区水土不服引发的“瘴气”病,又被称为“打摆子”,自古以来这种病都有极高的致死率。

这一突发情况,也让当地干部张茂煌和负责毛泽东安全的粟裕慌了神。虽然他们每天都尽心照顾,但他的病仍一天比一天严重。大家也知道不能再拖了,于是便赶忙请当地的郎中来就诊。

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在生病的第一时间就找郎中前来就诊呢?其实这种情况粟裕早就考虑过,只是当时局势危机,一旦前来看病的郎中走漏风声,大家就有可能陷入敌人的包围,所以起初在病情还比较稳定的时候,大家不敢冒这个险。

现在眼看毛泽东的情况一日比一日严重,大家不敢再耽搁,只能赶紧找郎中。只是当地的很多郎中医术并不高明,看到病人患的是疟疾后,他们不是害怕自己被传染,就是借故离开。几波郎中的来来去去,无疑加大了走漏风声的可能性。最终经过再三考虑,为了毛泽东和贺子珍的安全,大家决定让他们夫妻二人再次转移。

只是转移到哪里成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难题。最后经过商议,还真让他们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这就是位于金丰大山深处的永定县岐岭乡青山下的牛牯扑村

选择转移到这个地方,其实是有三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这个地方山清水秀很适合毛泽东静养;另一方面是这里革命思想深入人心,群众基础高;还有一个方面则是牛牯扑村在深山沟中,山林茂密,如果出现什么突然情况,也便于隐蔽。

就这样,毛泽东和贺子珍被转移到了牛牯扑村。进了村,经过组织慎重考虑,毛泽东和贺子珍被安排住在当地农民陈添裕的家中。

陈添裕出生于穷苦家庭,从小看着地主掌握着绝大多数土地,老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直到我军来到这里,带着当地百姓开始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斗争,大家的日子才好了起来。这让他对我军充满了热情和好感,他带头加入了当地的赤卫队。虽不算是正规军人,但陈添裕显然是一名忠诚可靠的革命农民。

同时,对当地的地形和 社会 情况,陈添裕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也是组织决定让毛泽东和贺子珍住在他家的原因。

听说陈添裕家来了一群红军,当地老百姓都闻讯而来。很多人还将家里舍不得吃的食物拿来给毛泽东补身体,可以说这里村民从头到尾都没拿这位“杨先生”当外人,将他照顾地很是周到。

只是在陈添裕家里住了还没几天,附近的敌人活动越来越频繁,村子里人多眼杂,难免出现什么纰漏。在这种情况下,“杨先生”不得不再次转移,从安全方面考虑,再转移的地方势必是人越少越好。最后经过商议,大家决定把“杨先生”转移到天子崠的青山下。

只是在这样人迹罕至的深山中,哪有房屋供人居住呢?好在当地有很多为了造纸搭建的竹寮, 在七月流火的季节,住在山间以竹子搭建的房屋,不仅清幽而且还很凉爽,这样既能保证“杨先生”有安静的办公环境,同时也利于他养病

最后,当地村民一起出力,在山间给“杨先生”一行建了3间竹寮,一间供“杨先生”和夫人居住,一间供警卫员居住,还有一件做厨房使用。为了方便“杨先生”处理公事,他们还用竹子做了办公桌椅。

山间的花草树木和林间的鸟鸣相映成趣,这种清幽静雅的环境,“杨先生”喜欢得很。更令大伙儿高兴的是,到了这里后他的身体也奇迹般地好了起来。有一天心情不错的他,还提笔给竹寮起了个充满书卷气的名字“饶丰书房”。

其实山间的环境看似清幽,但实际住起来却并不“舒服”。这里有很多蚊虫,经常会被叮得满身包。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身患重病的“杨先生”却依旧坚持开展工作。

疟疾不发作间隙,他会亲自下山到附近的村子进行实地调研,向贫苦农民了解:过去种地主田地多少亩?交多少租?纳多少税?革命后分了多少田?收了多少粮…… 这其实就是巧妙地向大家宣传革命道理,在曾经和现在田地情况的对比中,让普通老百姓简单直观地明白了革命的意义

不过“有得必有失”,在“杨先生”深入基层做调研的同时,他的行踪也被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掌握了。这个人就是歧岭乡原本的地主张克识。在土地革命中,他的田产被老百姓分了去,这也让他对当地的老百姓和领导土地革命的红军心生怨恨,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展开报复。

当张克识看到“杨先生”经常出没于附近村子,和老百姓说话也是侃侃而谈,器宇不凡,便断定:“杨先生”一定是共产党里的大人物,如果向国民党告密,肯定会立下大功,到时候不仅自己分出去的田产有机会收回,说不定还能从此飞黄腾达。

于是他便将所有关于“杨先生”的情况,秘密汇报给了县里的国民党民团团总林蔚民。对于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样貌体型,国民党方面早已通知到各地。林蔚民听了张克识的汇报后,猜测这个“杨先生”很有可能就是毛泽东。他也知道毛泽东在我军中的重要地位,便盘算着:拿下“杨先生”,从此加官进爵。

为了以防万一,他还找来了下洋民团头子胡宗南商议,同时还向国民党广东大埔县长梁若谷告发。经过商议后,最后他们将抓捕“杨先生”的行动时间定在了9月17日。

为什么要定在这一天呢?一方面9月17日正值中秋节,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一天基本是没有人外出的,这无疑会让敌人的行动更不容易被察觉;另一方面,他们打听到“杨先生”的病是每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的时候病人全身忽冷忽热,基本没有行动能力,9月17日正好是发作时间。

就这样在9月17日,胡宗南、林蔚民带着13个国民党民团,伙同大埔县保安团600多人,兵分两路,呈合围之势向牛牯扑村展开了“围剿”。

敌人在来之前已经打听到,带领赤卫队保护“杨先生”的村民叫卢其中。为了确定“杨先生”的确切位置,敌人想到了一条“毒计”:放火烧了卢家的房屋。卢其中妻子当时正在家中,见有人烧毁自家房屋,便赶忙往山中赶去,打算把这一消息告知丈夫。

卢其中虽然只是赤卫队员,但是也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见到妻子寻来,他马上就意识到这其中有诈,妻子肯定被人跟踪了。于是,他当即向保护“杨先生”的警卫连领导粟裕做了汇报。大家商量之后,便迅速做出了应战准备。

当敌人紧随其后赶到牛牯扑村时,粟裕率领的警卫连和当地赤卫队员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们暂时压制住了敌人的攻势,让敌人难以继续向前进发。

虽然警卫连战士和赤卫队员英勇抗击,但实在架不住敌人人多势众,大家只能边向敌人反击边缓缓撤退。就这样,一直到晚上,敌人都没能前进多远的距离。敌人也考虑到,晚上林间漆黑,倘若贸然前进,很有可能给我军可乘之机,于是他们便想到一个歹毒的主意:放火烧山。

如果抓不到活的,他们就要将“杨先生”和警卫连战士,以及这些参加了赤卫队的农民全部烧死在山中。好在这些农民都很熟悉地形,很快就带着战士们找到了躲避大火之处。这一夜,顺利地度过了。

次日天一亮,敌人又开始了严密的攻势,随着他们的包围圈逐渐缩小,“杨先生”等人面临的形势越发危急。粟裕和陈兆祥经过紧急商议之后,决定派几个熟悉地形的农民把“杨先生”和贺子珍火速护送到10华里外的雨顶坪村。在那里,会有咱们红军的其它力量支援。

这个任务就落在了陈添裕和另外三个村民身上。他们赶忙跑到“杨先生”居住的竹寮前,向他汇报:“ 杨先生,有情况,赶快转移!

听到这一消息,贺子珍连忙跑去收拾包袱。不过“杨先生”表现得却很镇定,他没有立刻出发,而是先和几位村民了解了情况,商量好了转移的路线,这才开始转移。

10华里的路程,听上去并没有多远,但我们要知道这段路都是崎岖陡峭的山路,真要走起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

起初陈添裕等人用土藤扎了担架,想要抬着“杨先生”转移,但真正开始赶路才发现,担架用起来很不方便。山林陡峭,前面抬担架的人和后面抬担架的人,根本没有办法保持平衡。他们只能选择两人一组,用肩膀架着“杨先生”和夫人转移。

贺子珍当时虽然已经5个月的身孕,行动有些不便,但是在两位村民的帮助下,赶路问题并不大。反倒是“杨先生”,因为疟疾发作,没走多远就气喘吁吁,两腿发软,难以前行。

当时情况十分危急,陈添裕便让两位村民架着“杨夫人”先走,他和另一位队员架着“杨先生”紧随其后。

只是还没等走出去多远,敌人的枪声就越来越近。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陈添裕觉得架着“杨先生”走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很有可能会被敌人追上,于是便提出: 还是背着“杨先生”吧

但“杨先生”却怎么都不同意,坚持要自己走。这可急坏了陈添裕,他直接不给杨先生拒绝的机会,俯身就把他背在背上开始狂奔。 “杨先生”身材高大,有一米八几,只有高个子的陈添裕背得了,另一位村民想跟他换着来都不行。

为了躲避搜捕的敌人,陈添裕还专门挑了后山的小路走。对于这条路,敌人不熟悉,但陈添裕从小到大就在这一带生活,自然熟得很。只是这一次,他因为背着魁梧的“杨先生”,没走多久,他就累得气喘连连。

“杨先生”听着周遭的动静,发现和敌人的距离拉开了很多,多次对陈添裕说:“ 安全了,放我下来吧。 ”但陈添裕根本听不进去,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一定要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即便累死,也要把“杨先生”安全送到雨顶坪村

山路越来越陡峭,敌人的枪声此起彼伏,陈添裕背着“杨先生”一路狂奔,汗水已经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没有丝毫减速。跑着跑着,他的鞋子都掉了,他顾不上停下来穿鞋子,只能赤着脚继续赶路。他的脚一次次直接踩在凌厉的岩石和荆棘之上,整个脚布满伤口一直在流血,但他似乎没有任何感觉,始终坚定往前奔跑。

在那一刻,似乎时间已经停止,耳边只有飒飒的风声和不时传来的枪声。不知过了多久,雨顶坪村近在眼前,陈添裕才停了下来。

其实早在路上的时候,陈添裕就已经体力用尽,之所以能够一路坚持将“杨先生”送到这里,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力。现在终于送达, 陈添裕心里的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刚放下“杨先生”,他就晕倒在了地上

毛泽东托着虚弱的身体,赶忙和其他村民一起扶起了陈添裕,他们看到他的脚上纵横交错的伤口,还有脚底扎满的荆棘山刺,一时间相顾无言,但每个人的眼眶都泛起了泪光。他们将陈添裕抬进屋里,给他擦洗了身上的汗水和脚上的血水,又找来缝衣针,将他脚底的山刺一根根挑了出来。

看着陈添裕这个样子,想着他一路背着自己翻山越岭,“杨先生”感动不已,口中连说:“ 多亏了陈添裕同志啊 。”

而比“杨先生”早一步到达的“杨夫人”贺子珍,内心更是感动不已。她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他们,便从包袱里拿出她仅剩的3块大洋,对这些农民朋友们说:“钱不多,聊表谢意”。

3块大洋,在那个时候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已经是不小的数目了。但这些农民都摇头不肯要,贺子珍再三放到陈添裕手里,他都不肯拿。

这些赤卫队的农民冒死帮助“杨先生”和“杨夫人”,图的并不是什么报酬。在他们看来,红军都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农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才舍生忘死地革命,帮助“杨先生”和“杨夫人”他们是心甘情愿的,怎能收受报酬呢?

“杨先生”站在一旁想了想,便拿了一个本子,把这些农民的名字一一记在了本子上。他感激地说道:“ 我忘不了牛牯扑人民!

第二天,前来接应的部队要护送“杨先生”离开了。在走之前,他亲手给陈添裕等一群农民写了一张欠条,让他们一定要在革命胜利后来找自己。

当时这张欠条是交给陈添裕保管的,只是他并不识字,看不懂上面写了什么。当时,他们还不知道,“杨先生”其实就是毛泽东。

一直到多年以后,陈添裕等农民才辗转得知“杨先生”的真实身份。此时陈添裕才知道那张“欠条”的分量,只是那张“欠条”早已不知所踪。对此,陈添裕和他的农民兄弟们倒也觉得没什么,本来他们就没想过让人家报答。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陈添裕等参与当年行动的农民朋友,都高兴得很。很多村民和他们开玩笑:“也不知道毛主席是不是还记得你们?”每次听到有人这样说,他们总是说:他肯定记得啊!咱们当年可是一起死里逃生的。

他们果然没有猜错,毛主席没有忘记他们! 1953年国庆前夕,毛主席亲自邀请陈添裕作为农民代表到北京观礼

当村领导把这个消息告诉陈添裕时,他激动不已,原来这么多过去了,毛主席真的没有忘记他们哥几个。他多想能够去北京,再见毛主席一面。只是妻子正要临产,他中年得子,岂能不陪在身边?无奈之下,他只能让堂弟陈奎裕代替自己进京观礼。

陈添裕想的是,堂弟当年也是出过力的农民之一,让他去也没什么不对。再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主席应该也分不出他们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了。只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当毛主席接见陈奎裕的时候,一眼就看出来他不是陈添裕,他笑着说:“ 你不是背过我的陈添裕,你是看茶桶的。

24年过去了,主席记得的不止是背着他的陈添裕,其他那些村民,他也不曾忘记。他紧紧握住陈奎裕的手,亲切地说:“ 我在牛牯扑治病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我一直惦念着你们,没有忘记你们,共和国也不会忘记你们。 ”陈奎裕听完,直抹眼泪。

当年主席给他们3块钱大洋作为答谢,他们不肯要。如今新中国成立了,主席便邀请农民代表来北京,看一看咱们的新中国,以此作为报答。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看到新中国成立,没有什么是比从此翻身作主,过上新生活更好的报答了。

谨以此文,纪念像陈添裕和牛牯扑的村民这样曾帮助过毛主席的“贵人”,他们都是新中国的功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