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的创作经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6

徐贵祥在他的创作谈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自信,这部作品不是你所‘熟悉’的那些战争故事的翻版或修改,但愿它给你带去的是全新的感受。”这部作品写抗日战争确实写得别开生面,那时根据他的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改编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徐贵祥的自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历史的天空》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据说《历史的天空》曾遭过两次退稿,后来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徐贵祥说:“被退稿的作品不一定是差的,有些优秀的作品有独创性,超出了编辑的想象,也有可能被退稿。”这又显示出他的自信。 徐贵祥说: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中国军事文学出现两种景观:一是站在新历史观、新文学观、新价值观看战争历史,一是回眸历史,放眼未来。他的《历史的天空》、《八月桂花遍地开》属于前者,另两部作品《仰角》、《明天战争》属于后者。他的前两部作品被称为“新历史文学”,在这两部作品里他试图接近历史的真实,接近几十年前战争中人的真实状态,塑造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历史的天空》中的梁大牙、《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的沈轩辕就是他所塑造的英雄,在他看来英雄就是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对家庭都要承担起责任的人,一个国家要富裕、强大起来,没有这样的英雄不行,让可信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对塑造民族性格也能产生影响。
徐贵祥自己也亲历过战争,他参加过两次自卫反击战,荣立过两次三等功,曾长期在部队基层工作,带过兵,他还替一位将军整理过回忆录,采访过100多位将军和老干部,听这些老将军描述真实的战争经历,他对战争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历史的天空》电视剧播出后,一位80多岁的老战士拉着他的手,笑着告诉他:“说了怕你们不信,那个时候我们就跟电视里演的一个熊样。”
徐贵祥研究了我们写抗战题材的作品,发现这些作品最主要的缺憾是,没有把我们的敌人写好,对敌人的状态了解和表现得不充分,在写《八月桂花遍地开》时,为了写抗战时期的敌人,他对日本古代文化、民族性格、政体进行了大量资料阅读,他说:“我看到的和写在笔下的敌人是强大的猛虎,因而战胜这只猛虎的民族,至少也应该是一只更加强大的雄狮,尽管这只雄狮曾经沉睡”。 徐贵祥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上受奖时说:“我和我的读者一起成长,我要以更虔诚的态度、更纯洁的情感去创作,秉承茅盾先生的深刻和独创的创作思想。”获奖对他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现在他想静下心来读一些书,对文学进一步亲密接触,更深入走进历史,更逼真地体验生活。放慢节奏,审视战争、历史、现实,除了文学作品,他主要阅读一些东西方文化比较、东亚文化比较方面的书。有灵感燃烧时,他还要写作,他说写作这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到了不写不行的时候,他才动笔写。
徐贵祥说自己喜欢读书、写作、思考,除此之外,还喜欢喝酒和下棋,他很欣赏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虽然没写战争,但表现的是高层次的战争状态,是两种文化的较量,双方人格的较量,是灵魂与智慧的战争。下棋也带给他这样一种智慧的快乐。
他评价他笔下的梁大牙时有这样一句话:人最有意义的是战胜自己。他还要让自己的作品更出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