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教师诱奸?因抑郁自杀?台湾美女作家用死亡告诉我们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1991年出生的林奕含,年仅26岁的她,上吊自杀了。

林奕含自杀前的三个月,才刚刚出版长篇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成为台湾畅销书籍。

13年前,她曾被补习班老师诱奸,这段痛苦经历成为阴影,笼罩了她所剩的一半人生光阴。

她依旧带着美丽笑容坚强活着,在台南女子中学时,她成为唯一在大学学科能力测验中获得满分的学生,她还获得过台湾数学科展第一名,在人生的末尾,以个人经历出版了小说。

我看她死去的新闻,看她生前的照片,看她写过的文字,我在想:为什么世上美好的事物那么脆弱,总会被肮脏给撕碎,被丑恶所玷污?

林奕含的第一本小说,描述了13岁主角房思琪被补习班老师性侵最终发疯的故事,记者采访她时,林奕含带着泪花否认房思琪不是她。

然而,在她死后,她父母在声明中说——

「奕含这些日子以来的痛苦,纠缠着她的梦魇,也让她不能治愈的主因,不是忧郁症,而是发生在8-9年前的诱奸。」

人啊,面对有些事,总是后知后觉。

直到她死去,世人才知,她对记者说了谎。

多么疼的谎言。

多么痛的记忆。

小说里描述:「老师说爱我的方式是将阳具塞进 13 岁的我嘴里,老师说我是全世界最好的礼物,却残忍撕裂地折磨我的身体。他选择硬插进来,而我要为此道歉。」

描述很直白,每字每句都刺痛人心。

人类经过时间洗礼,将文明披成外衣,掩盖兽性本质,稍有不慎,便全然崩塌。

为何,这么多年过去,那么多事情仍没有变化?

校园暴力依旧屡屡爆发,换来的依旧是教育方的推卸责任。

强奸幼女仍然频频上演,不变的仍然是龌龊者的流氓辩解。

文明赋予我们的,教育倡导我们的,有时太过脆弱,谁能料到,打着正义、希望、未来的旗号的一些人,竟是鼠虫之辈。

这类案例,并非个例。台湾「卫生福利部」显示,台湾仅2016年,便有约 8100 人遭遇性侵害,其中,超过 80% 为女性,半数未成年。

半数?

半数!

半数。

人内心深处的阴影,往往在童年诞生,随光阴流逝,多数人都难以遗忘,反而滋生为阴暗面,有人一生都不断逃避,有人最终心理扭曲,而中伤儿童久久不能愈合的,往往是成年人们自以为没什么的小事,小到嘲笑欺骗,大到辱骂殴打,小到夺走玩具,大到家庭离异,都会成为不可挽回的伤害。

而性侵害,是足以摧毁人一生的罪恶。人性是有多黑暗、良心是有多溃烂,才能任由兽欲去蹂躏未成年人的身体,让他们一生都处在绝望之中!

有多少狼心狗肺,流露肮脏下流的字眼?

有多少衣冠禽兽,做出丧尽天良的恶事?

有多少人面兽心,酿造惨绝人寰的悲剧?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无论你我多么擅长遗忘,痛苦依然在受害者身上难以磨灭,罪恶依旧在施恶者身上不断流传。

唯有死亡才能唤起人们的重视吗?

唤起重视后,又需要多短时间,便会销声匿迹?

在自杀前一个月,林奕含接受采访,说了两段如今看来意味深长的话——

「但我所知的就是,已经疯了的人不会变成不疯,已经插入的不会被抽出来,我所知的就是这样,我非常痛苦非常生气,已经吃进去的药不会被洗出来。」

「当你在阅读中遇到痛苦或不舒服,我希望你不要认为‘幸好是一本小说’而放下它,我希望你与思琪同情共感」

伤害从来都是不可以弥补的。

伤口就算愈合还是会留疤的。

身为同龄写作者,我大致能明白,林奕含早就生无可恋,但她有种使命感,必须要留下些什么,对世界做出一点点改变,才可以离开。

她写下了一本自传性质的小说,两个月后,带着伤痕累累的身心,对世界说了声永别。

我时常在想,写作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能不能为我们的社会带来一点点改变。

真讽刺,林奕含用写作记录了痛苦,却用死亡才带来了重视。

她用死亡告诉了我们什么?

她用死亡究竟带来了多少改变?

过去这么多年了,写作改变了很多,却改变不了根本,死亡引发了很多反思,但终归停留在反思。

真让人感到绝望。

去年,我回老家时,得知小学教过我的一名教师入狱,罪名是强奸幼女。这名教师在我小学时,便臭名远扬,十几年后,他终于彻底沦为了禽兽,化身为人渣,毁灭了别人的家庭,也摧毁了自己的家庭。

这类事情,离你我并不遥远,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

那些被侵犯的幼女,更是在威胁下、在恐惧中不敢对外说明遭遇,在一次次后续侵犯中,身心都遭到巨大伤害。

而告知儿童们如何保护自己的性普及课本,却被自以为保护子女的家长们起哄下架。

当时代好不容易进步,总有愚昧的过时脑袋让它退步。当审查好不容易宽松,总有上纲上线的迂腐之人使之尘封。

历史总是相似的,若不改变,悲剧依旧会上演,下一个惨遭悲剧的,会是你身边的人。

总算理解韩寒当初为何说,除了杀戮权贵,还要杀戮群众。

真心疼如此美好的女孩,还未好好享受青春,便一半生命陷于苦难。

真心酸如此优秀的女孩,还未开始展开人生,便用死亡去唤醒什么。

时代,终归是要进步的,若固守在旧思想中,若纵容丑恶放纵,若不检讨古板,若不批判腐朽,未来,根本不会改变。

若仍不重视儿童心理,若不严惩校园暴力,若不声讨家庭暴力,若不将鼠虫曝光在阳光之下,未来,依旧会充满阴暗。

儿童与成人之间,我永远站在儿童这边。

若要杜绝暴力和性侵,先从解决语言侮辱开始,没有哪一个儿童是该被父母殴打的,没有哪一个学生是该被教师嘲讽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是愚蠢至极的结论,若一代代传承,棍棒之下滋养的,永远只有蠢货和罪犯。

若成年人们都无视法律,儿童又何谈健康成长?

很庆幸,不少上一代人做出改变,开始重视儿童心理,可仍有人倚老卖老。

很不幸,不少同一代人被洗脑,将罪恶继续沿袭,还好多数人开始觉醒。

那么,从我们开始,无论你是哪一代人,无论是身处什么环境,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让我们做出改变。

让每一个儿童远离语言羞辱。

让每一个儿童远离家庭暴力。

让每一个儿童远离校园暴力。

更好的明天,从来都不是上一代人,也不是我们这一代人,而是下一代人。

即便我们挽回不了奕含的生命,也要让未来不再发生这样的悲剧。

我期待看见这样的未来——

每一名长辈都尽到该尽的职责。

每一个儿童都拥有幸福的童年。

当儿童成长为长辈,将美好代代传递,所有的痛苦和绝望,都淡化,甚至消失。

我知道,这一天几乎永远不可能到来,当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

阴暗面会始终存在,已成熟的我们可以避开它,但稚嫩的孩子还是会深陷其中,总需要铲除阴暗面的人,那些人,是我们。

举起手中的火把,当光明升起,阴暗面自然会消失。

我们,义不容辞。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