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篇短文,请你试着对辛弃疾的精神做一个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1-15
  后世之人对辛弃疾的评价非常高。清人王士《花草蒙拾》曰:“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曰:“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慨,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言:“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惟一幼安耳。”
  辛弃疾词论
和所有时代的其他词人都不同,辛弃疾是以英雄的身份登上词坛的。从二十三岁起兵抗金,手刃叛徒义端,并且率领五十骑兵于万马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然后率部千里归宋。这样传奇般的经历,不但在文人中绝无仅有,即使在那些行伍出身的戎马一生的将军之中,也足以成为光耀千古的壮举。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对他也是极为赞赏的,“懦夫为之奋起,圣天子一日三叹息。”这就是辛弃疾在历史上威武雄壮的出场,可谓气势不凡。然而从本质上说,辛弃疾又是一个绝对合格的文人,他和投奔到金国的党怀英同时师事毫社的刘岩老,二人都在文学史上留有大名。辛弃疾的诗、词、文、赋都很出色,如果在重文轻武的南宋小朝廷以此博取功名,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南归之后,为了在官场上讨个出身,辛弃疾也参加了科举,轻轻松松就考了个进士。所以说,辛弃疾就文化上的造诣本来就是不凡的。所谓“经纶事业,有股肱王室之心;游戏文章,亦脍炙士林之口。”辛弃疾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在文坛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他以恢宏的创作才力,数量众多的优秀词作,凌驾于两宋词坛之上。将宋词这一时代之文学推上了最高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辛弃疾的词,宋词将大为失色,不可能达到和唐诗并称的高度。
离开了时代背景和个人身世来谈辛弃疾的词无异于缘木求鱼。辛弃疾的志向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收复北方被金人占领的国土。要为民族报仇雪耻。所谓“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自徽、钦二帝被虏到辛弃疾南归,中间已经过去了四十多个年头了。蝇营狗苟的南宋小朝廷君臣一直畏敌如虎,国耻家恨何曾放在心上。但是对于有着儒家家国观念和鲜明的民族观念的词人来说,对于所有爱国志士来说,洗雪靖康之耻都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辛弃疾终其一生,没能实现他的宏伟理想,何止没能实现!连希望的泡沫都没有呈现过!南归之后,辛弃疾被朝廷委任了一个江阴监判的小官吏,由于才华的极为出众,所以很快升迁到了一省方面大员的位置。但是中间屡遭弹劾,闲居江西二十余年。朝廷从来没有打算委以他军国重任让他克服中原。辛弃疾也曾上书朝廷《美芹十论》,上宰相虞充文的《九议》都十分详尽的阐述了自己的北伐主张和抗金谋略。这些闪耀着天才光芒的军政文章,即使完全从军事、政治的角度讲,也足以留名青史。其中分析敌国军事、政治形势之透彻、抗敌策略之完备、对朝廷尽忠之情的恳切,都令人悚然动容。可是这些文章最后都如泥牛入海,绝无回音。倒是为辛弃疾赢得了广泛的声誉,可是光有声誉有什么用?辛弃疾连一试身手的机会都没有得到,因此辛弃疾的一生都是在怨愤中度过,他念兹在兹都是“西北”“神州”“天裂”一类的词语。所以忧心国事,图谋恢复成为他词中的主要内容:
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
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鹏翼垂空》)
凭栏望,由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声声慢?征尘成阵》)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老大那堪说》)
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细把君诗说》)
西北有神州。(《水调歌头?日月如磨蚁》)
早已看到“金国六十年内必亡,金国既灭,宋之忧方大。”具有超卓政治、战略眼光的诗人怎能不热血如沸。可叹的是,辛弃疾的预言,不幸在几十年后成了现实。金国终于灭亡,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很快步其后尘。以辛弃疾的军事、政治才能,在当时的有利的时势条件下,如果得以充分发挥,是完全可能有所作为的。至少金国灭后,南宋不至于沦入亡国的悲剧。不论同时代的人,还是后世,都对辛弃疾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陆游在一首赠辛弃疾的诗中说“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送辛幼安殿撰造朝》),把他比作春秋齐国名臣管仲和汉朝开国名相萧何。洪迈说,假如给他机会,辛弃疾完全可能完成恢复中原的理想,功业超过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和东晋名相谢安(《稼轩记》);陈亮在一封给辛弃疾的书信中指出,当时国内名望最高的,东边是朱熹,西边是辛弃疾(《与辛幼安殿撰书》);黄干在给他人的书信中认为,当时能够在国事上有所作为的,没有人能比得上辛弃疾,说“辛幼安之才,世不常有”(《与金陵制使李梦闻书》)。其实,就是皇帝,也是知道辛弃疾的才能的。晚年辛弃疾要求免除兵部侍郎一职时,宁宗赵扩也说什么“外而镇临方面,欲借于威望;内而论思禁列,将赖于谟”,还说他“精忠自许,白首不衰”(《辛弃疾辞免除兵部侍郎不允诏》),不予批准。可惜辛弃疾已是垂垂老矣,并且皇帝并没有给他统筹全局甚至是独当一面的权力。尽管此时的辛弃疾烈士暮年,依旧壮心不已。一年多以后,辛弃疾又遭受排挤,加上身体抱病,不得不恨恨而归。辛弃疾年轻的时候郁郁不得志,没能在抗金的战场上叱诧风云,只能将满腹才华,倾注在他的词作里。这个风发卓立、不可一世的英雄人物,怀着一腔热血,半生奔波于庸碌的官场,最后终老于闲淡的泉林。辛弃疾的词,完全是他人格襟抱的展现,多是呈才使气之作。正因为辛弃疾的才华主要在军事、政治方面,并且把克服中原、光复旧物的宏大志愿作为自己始终不渝的追求。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当时宋、金对峙,已经出现了有利于宋的时机。先于辛弃疾的岳飞,还有机会一展身手,可是辛弃疾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最后赍志以役。这无疑既是个人人生的巨大悲剧,也是时代的巨大悲剧。辛弃疾的事迹、辛弃疾的诗词,今天读来,仍不免让人潸然泪下。个人的英雄失志加上时代的家国之悲,交互激荡,一起熔铸在辛弃疾的词里。九转回肠之后喷薄而出,造成了辛词境界宏大、慷慨悲愤的格调。作为辛弃疾对这个时代的最后抗争,同时是个人价值和才华的巨大证明。辛弃疾留下了无心而作的大量诗词,成为这个时代的明显标志物。
辛弃疾的词,与苏东坡并称“苏辛”。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从本质上看,却有很大区别。首先,这种派别的划分是以时代、风格为依据的,是后世文人为之划分的。也就是说,完全是文学的角度划分的。或者说是把辛弃疾归入到文人当中的。其实,苏词和辛词没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辛词是天籁之音,所谓“自铸伟词、空无倚傍”。范开在《稼轩词序》中说:
“世言稼轩居士辛公之词似东坡,非有意于学坡也。虽然,公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方将敛藏其用以事清旷,果何意于歌词哉,直陶写之具耳。故其词之为体,如张乐洞庭之野,无首不尾,不主故常;又如春云浮空,卷舒起灭,随所变态,无非可观。无他,意不在于作词,而其气之所充,蓄之所发,词自不能不尔也。”因为在辛弃疾而言,词只是“陶写之具”,他本来无意于作诗填词,也无意于在文坛上扬名。至于后来成就了所谓的“诗酒功名”,实在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辛弃疾作词,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约束,完全是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却达到了苏东坡所说的“无意不可入”的地步。在宋代,也唯有辛弃疾才能够完全不以文人自居,把所谓“词别是一家”“本色论”等等文人们的家法视为无物,所谓“我手写我心”,这和文章本体论者实有天壤之别。在辛弃疾这里,词是客体,词人才是主体。词在苏东坡那里,不论是意境还是在风格方面。作了有意的拓展。在苏东坡看来,“词为诗裔”,所以后世也是认为苏东坡是“以诗为词”的。到了辛弃疾手里,却成了“以文为词”。其实辛弃疾何止是“以文为词”!而是把当时所有的文学手段,都无所顾忌的运用到了词的写作中。故而辛弃疾带来了词体的大解放,以此来抒发作者慷慨不平之气,纵横排宕的才华。并且以之作为向汉奸、投降派们作政治斗争的武器。“笔作剑锋长”,是辛弃疾词的战斗性的真实写照。所以辛词数量既多,又表现了广阔的风貌。完整的表现了辛弃疾的生活经历、才情抱负,以及忧国忧民的志士情怀。虽然辛弃疾在词体的开拓方面,比苏东坡做的还要彻底,在词的内容方面,比苏东坡表现的还要广阔的多,但是辛弃疾却不是本着文人的自觉而刻意为之的。这不仅没有消弱辛词的艺术魅力,反而成就了辛词。
辛弃疾乃是一个英雄,他将自己在军事、政治方面的才华、手段表现于词作中而却依然没有忽略词的曲折含蕴的特殊的形式美。他在词中所做出的开拓和成就,不仅超越了北宋的苏轼,而且也使千百年以后的作者一直感到难以为继。此中无疑个人才能,作为主体的作者所具有的所谓才、德、胆、识、力是重要的原因。作为客体的时代背景也是主要的原因。后世论词者每以苏、辛并称,仅就开拓词的意境、突破词的传统而言,两家确有相近之处,而且辛词作出这种开拓与突破,也可能是受过苏词的启发和影响。不过,苏、辛二家对传统都能有所开拓突破,这一点虽然相同,但其开拓突破以后所表现的风格特色,以及他们所以能达成此种开拓突破的原因,则大为不同。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与突破,主要由于作者超迈放达的胸襟气度,本来就比哪些吟风弄月的文人高出一大截。而且苏轼对于写作,又一向有“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的一种独立开创的精神,这正是苏词所以能对词境做出了极大开拓的主要原因。苏词风格的特色在于旷达飞扬的情致。至于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突破,则主要是由于对自己志向九死不悔、对自己的理想持着追求。以及自身所具有的英雄的胸襟和气度,更加上平生的不凡经历及不幸遭遇的交互激荡,造成其词的意境得以突破传统。所以辛词对传统的突破,可以说是其人与其世相结合而造成的必然结果。正如前人评阮籍诗所说的“遭阮公之时,固应有阮公之诗也”,故辛词风格特色在于处处有盘旋郁结之气、慷慨悲愤之音、气大声宏的狂傲之情;还有功业蹭蹬、人生如寄的深沉感谓。这与苏词凭天赋与才气胸襟而突破传统,有本质的不同。
正是因为辛弃疾不仅是一个有性情有理想的诗人,他同时还是一位在实践方面可以建立功业的、有谋略、有度量、有识见、有手段,而且有权变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只是由于他在建功立业方面的理想全部落空,在失志之余,遂将平生抱负与理想全部寄入词的写作,而且还将其平生英雄豪杰的胆识与手段也都用在了词的写作之中。而值得让人欣赏的是,辛词虽然一方面以英雄豪杰的胆识与理念突破了词的题材、内容以及意境的传统,另一方面还以其英雄豪杰的胆识与手段突破了词的写作艺术的传统,可是就词之本质而言,却仍能保有词的曲折含蕴的一种特美。这种相反而又相成的现象,既是辛词最大的特色,也是辛词所完成的最难以逾越的过人的成就。正所谓“文士风流,英雄本色”。
对于辛词之英雄豪杰的意志与理念,具体体现在辛弃疾的文章、奏疏、诗词、以及和朋友往来的书信中,然而最能体现辛弃疾思想感情的却是他的词作。辛弃疾的词作明显的分为几种类型和几个阶段,我们结合辛词,分别加以介绍。(因此我们现在对其英雄豪杰式的艺术手段便也将略加介绍。)
交游酬祚之作,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占不少的分量。辛弃疾南归之后,当时的皇帝宋高宗给他个江阴监判的小官位,从此辛弃疾进入载浮载沉的官场,对于辛弃疾来说,当时的心情肯定是喜忧参半的;一方面,借助于朝廷的力量,恢复中原才能有所指望。一方面,朝廷解散了南归的义军,又只给了这么小的官职,恐怕对所谓“归正人”的首领的辛弃疾还是存有防范之心的。敏感的诗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是毕竟,朝廷还是抱着欢迎的态度迎接了这位传奇式的英雄,并且委派了他还算说得过去的职位。尽管这个职位距离北伐的要求差的远。所幸的是,辛弃疾这个时候才二十四岁,雄姿英发的词人还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踏上仕途的辛弃疾,时刻没有忘记北伐的宏图大志。可是让他失望的是,无能无耻的南宋小朝廷,根本没有收复失地的愿望。苟且偷安而已。朝廷的上上下下,弥漫着消极失败的言论。为了打破这种无耻的论调,辛弃疾可谓不遗余力。他不惮于自己位卑职小,愤然上书《美芹十论》,对各种怯敌卖国的投降言论作了彻底的抨击,同时提出了完备的政治军事战略。这部所谓“万字平戎策”,是一部天才的军事、政治著作,它所蕴含的战略思想甚至被毛泽东所借鉴。其中所提到的战略原则和方法,奇正相生,深得朴素的军事辩证法之契要。此书一经流传,即使辛弃疾名重一时。更为后人惊叹的是,辛弃疾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分析,几十年后都成了现实。而不可一世的词人却没能参与改造历史,扭转可悲的局势,这是何等的悲剧!辛弃疾在以上书抗争的同时,也积极展开政治活动,广阔交游,以图让更多的官员理解自己的主张,从而坚定朝廷抗金的决心,影响朝廷的决策。
具体体现在这方面的词作如: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千里渥洼种,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落笔万龙蛇。带得无边春下,等待江山都老,教看鬓方鸦。莫管钱流地,且拟醉黄花。唤双成,歌弄玉,舞绿华。一觞为饮千岁,江海吸流霞。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九月,为赵介庵祝寿的筵席间。但不是一首单纯的祝寿词。在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力图报国、争取抗战胜利的希望。宋孝宗乾道四年,辛弃疾已南归六个年头,时任建康府(今南京市)通判。他胸怀统一祖国的壮志,却无机会施展才能。李白失遇时,写过《上韩荆州书》说:“一登龙门,便声价十倍。”大人物们的举荐十分重要。大诗人杜甫也有过“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辛酸遭遇。当时驻建康的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赵介庵,是当朝皇上的宗室,是接近皇帝的人物,很有势力和名望。辛弃疾想得到他的举荐,好施展自己的才华。赵做生日的时候,作者应邀参加寿筵,即席写下了这首词。上片赞颂赵介庵,下片陈述自己的报国宏旨。礼下于人,必有所求。雄心壮志受到压抑的辛弃疾,欲求得人家举荐的心情,不言自明。辛弃疾向这位有权有势接近皇帝的大人物赵介庵,把自己的志愿提出来,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保举自己。这是作者所神往的壮丽事业,也是这首词的真正的意旨所在! 这首词,真切地表达了乾道初年作者的处境和心情。一个爱国志士,雄心勃勃要报效国家,却不为世所用,内心实在是痛苦的。在寿筵席上,作者对赵介庵寄托了极大的希望,赞扬他才华出众,期望他把无边的春色带给人民。这无边春色,就是抗金胜利,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西北洗胡沙”的思想,在这首曲子词里是锋芒独见的。这是其他文人墨客逢场作戏写的那些一味颂扬的祝寿词,所不能比拟的。他用神采飞驰的笔触,表现了自己豪迈的心情,情绪是乐观的,笔调是高昂而委婉的,也说明当时的辛弃疾对朝廷还是抱有幻想的。大体上可以代表他早期的词的风格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淳熙元年(1174)春,叶衡(字梦钖),被任命为右丞相,辛弃疾也因叶衡的推荐,当了仓部郎官。这一年的秋天,他在钱塘江观潮,写了这首词赠给叶衡。
  仅看上片,词的意境已经够开阔了,但稼轩不仅是伟大的词人,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因此,本词的艺术境界也远不止此,面对“万里长鲸吞吐”般浩大的潮水,词人思绪万千,他想起后梁钱武肃王命令数百名弓弩手用箭射潮头,企图阻止潮水前进,情同玩笑,所以说“人间儿戏千弩”,其结果便是“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吴王不采纳伍子胥的意见,而且赐他“属镂”剑自杀,当然是遗恨千古。辛弃疾在这里实际上是以伍子胥自喻,他想到自己光复中原的建议不被朝廷采纳,而且由此引来了恶意的攻击,受到贬谪,无法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下句说“功名自误”。
  “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说的是吴王不听伍子胥的建议亡国以后的事。辛弃疾忆起历史上吴、越之争,联想到眼前国家前途命运不堪设想,所以结尾意境极沉郁,与本词开头的雄大气魄对应来看,就可以看他无时无地不在惦念国事,观潮,看“吴儿”戏水,本来兴高采烈,但触景伤情,他仍然无法摆脱惆怅、郁闷。
本词或写景,或用典,无不生动自然。由观潮想到令人痛心的历史往事,想到自己的处境和国家的命运,词人时时刻刻想着国家,他的爱国思想也就常常在他的作品中很自然地表达出来。
这时的辛弃疾,混迹官场多年,对南宋小朝廷的现状已经有了深刻的理解。一方面还以自己的才能自负“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一方面已经对朝廷表示了相当的不满和失望。“漫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表示了归隐的心绪。
辛弃疾的后半生,在词作中多次以屈原自拟,这既有自信、自励且不无自负的一面,恐怕也具有透视时局与个人前途,预见到难免与屈原相同的理想落空的最终结局这悲怆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一遇机会,他总是尽全部聪明才智,投入最大精力毅力,从事振兴和恢复国家的事业。知其不可而尽全力为之,并同时用词吟唱其生命的悲剧,吟唱精卫填海的孤哀。如:“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即将辞官归隐时期,委婉曲折,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辛弃疾此篇《摸鱼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它表面看来,是作者在伤春吊古,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笔法前片全用比兴,后片化用典故。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委曲读来,意思层层深入,摧人泪下。
  在前片中,作者心绪不宁,是哀惋,是叹惜,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后一片中,作者愤懑不平,是控诉,更是一种诅咒。据史书载,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为皇后,是为陈皇后。但陈皇后却骄贵宫中,终于因妒武帝宠妃卫子夫,“挟妇人媚道”,事发被废,贬居长门宫。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长门宫内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一篇解愁辞赋,即这首《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遂有所感悟,又宠幸了陈皇后。这个《序》多少有点夸张其事,目的不外乎吹嘘相如才笔。因为在历史上,陈皇后自废后,没有再度被汉武帝亲幸的事。正象《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将前二事按自己的想象融合,加以改造。他说,被冷落的陈皇后,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争宠人的妒恨,致使佳期无望。这个时候,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也难将自己的脉脉真情传递过去。不过,在此也要对那些离间妒者一个严正警告:不要太得意忘形了,你们的下场不会比杨玉环、赵飞燕好到哪里!要知道,虽然她们在历史上都是宠极一时的人物,但结局却是一样的。一个缢死马嵬坡下,一个废为庶人后自杀。
  《摸鱼儿》作于一一七九年,距辛弃疾北方起义,南归宋朝已过去了十六个年头。而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使得辛弃疾的报国之心渐渐灰冷下来。他在这首词中,以春喻国,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不忍它风雨飘摇,残零败落。但是国如残春,匆匆离去。他不愿面对这个可怕的现实,然而他又怎么能回避得了呢?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面:可是事与愿违,眼见都落了空,心中是异常的苦痛和矛盾。他爱而不成则生恨心,他恨权奸当道、蒙蔽君主、不思恢复失地,反而排挤抗金志士。自投奔南宋以来,辛弃疾从未获得信任重用,初则浮沉于下级僚吏,后又展转于江西、湖北、湖南地方官。他也曾写《美芹十论》《九议》两文上奏朝廷,论议抗金方略、反对议和偏安,但是有投无应。故此,在词的下片中他以长门陈皇后自比,痛陈蛾眉遭妒之愤,并诅咒妥协偷安的权臣,其命运将一如玉环飞燕。他们既害了国家,最终也就害了自己。
  词的结句最沉痛无比,作者仿佛陷入绝望的哀思。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的年华,百无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象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了心肠断裂。
《摸鱼儿》的艺术手法是极为含蓄的,但作者的伤时忧国情怀却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尽管它婉而不露,没有直指国政,却让当年的宋孝宗读了心中不快,因为说到底,这首词还是碰了南宋时弊的痛处。这也是辛弃疾词作战斗力的生动体现。
关于隐居生活的田园诗:
辛弃疾在二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写了大量的表现田园生活的词。他非常欣赏陶渊明,曾经在六十多首词作提到过。一方面,辛弃疾希望能够从隐居生活中获得安宁。一方面,他又时刻不能忘怀自己的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