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弱视训练的小技巧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7

弱视是指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由此可见,弱视是近似一个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说眼睛的视物功能比较低下的一个状态,因此,解决弱视问题就需要进行功能训练。

眼睛的视物功能主要靠下面三个途径实现,它包括:一、接受光刺激,视物成像功能;二、光信号转换电信号,传递给大脑;三、眼脑协调成像,形成视觉。因此,在弱视功能训练上采用主要是光刺激,眼脑协调的训练有几种

从目前弱视训练的方法和种类来看主要有:一、通过光刺激改善视网膜成像功能,如红闪、光刷、后像、光刷、红蓝光等,还包括网络训练中的精细锻炼,串珠子、穿针等训练;二、手眼脑的协调训练,如串珠子、穿针、光刷、网络训练、打游戏等

除了网络训练外,弱视训练过程枯燥、漫长、疗效易反复,常因患儿不能坚持治疗而造成终身遗憾。因此,家长一定要按医生要求,督促孩子配合治疗,以免影响训练效果。为了提高弱视训练的依从性,下面给家长提供一些小技巧,有助于完成每天的训练计划。

一、打组合拳 训练计划里要有三种以上的方法,每天选2种,搭配使用。避免每天用一种方法,反复训练,让孩子感觉单调,枯燥。以便在孩子情绪不稳时,有商量讨论的回旋余地。

二、拆分法 对于耐心差,坐不住的小朋友,可以将时间过长的训练拆分成短时间,几次完成。或是在训练中间穿插休息、其他游戏、给予小奖励,增加兴趣。

三、速战速决 有的家长为了增强效果而增加时长,即便是有耐心的孩子,每项训练时间过长,过于疲惫,也会失掉耐心,滋生厌烦情绪,因此单项训练时,最长不宜超过20-30分钟。

四、陪伴与鼓励 孩子在独自训练中,更容易感觉枯燥。当有家人或小朋友陪伴时,会增加兴趣,特别是在得到认同、赞扬时会增强把枯燥的感觉忽略。

另外,王氏梅花锤法,运用中医的内调外治,通过在手、胳膊、头、颈部的穴位上敲打叩刺,疏通与眼部相关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同时配合系统的视觉训练和眼肌,改善了眼底成像,增强了视路传导功能,也使眼脑手更加协调。对于在家依从性不好,家庭训练完成困难,单眼弱视、远视型弱视、斜视弱视等都很适用。

最后还要提醒家长,儿童弱视,3到6岁是治疗弱视的黄金时期,超过12岁就会很难治愈,所以父母必须与时间赛跑,不要给孩子留下终身遗憾。

第2个回答  2023-05-25
了解了孩子弱视是什么,那么才能更好的矫正弱视。
弱视是指眼睛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检影散瞳后的矫正视力低于0.8。所以说只要是弱视,那么就是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才行的呢!
孩子弱视简单的说是视神经发育迟缓导致的,一般出现这类的原因有:
1、斜视性弱视有斜视的小儿,常因视觉紊乱(如两眼看一物为两物)而不适,为消除此不适,大脑的视中枢主动抑制斜眼所传入的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形成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屈光参差较大的小儿,视网膜所形成的物像大小和清晰度差别较大,不易或不能融合为一,大脑视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较大的那只眼睛的物像,久而产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于有高度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均称屈光不正)而又没有配戴矫正眼镜的小儿,多为双眼。
4、形觉剥夺性弱视当婴儿视功能尚未发育到完善或成熟阶段时发生了影响视力的眼病(如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角膜白斑等),遮盖了瞳孔,使光线不能充分进入眼内,使视网膜失去了接受正常光刺激,而发生弱视。
目前常用的矫正弱视的方法有:
1、配镜:对12周岁以下的儿童,散瞳验光,配戴眼镜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图像,给视觉功能发育一种良好的刺激,为提高视力创造基础。
2、遮盖:一侧视力极差时,一定要把视力好的眼睛盖上,强迫弱视眼多用。遮盖需要制作一个眼罩,家长可用黑布将眼镜片挡住,盖得越严越好,最好在里面加上一层红布,这样遮盖就更好了,遮盖时间应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3、压抑疗法:适用于一些年龄偏大且不愿遮盖的患儿,通过散瞳和 验光配镜,达到保证弱视眼看物体比视力好的一侧眼睛更清楚的目的,促进弱视眼视力提高。
4、功能训练:让患儿用弱视的眼睛多做精细工作,从而提高视力,家长可以根据患儿年龄、视力情况,选择如描画、穿珠子、剪纸、绣花、穿针等不同方式加以训练。
5、视觉多维训练系统:视觉多维训练系统可提高弱视患者的视力与视觉功能;还能进行轻度斜视的矫治,帮助斜视手术后视觉功能的恢复。训练课有效增强和完善视功能障碍患者的视觉功能,缓解眼睛视力疲劳,提升视觉技巧。
6、补充视力营养法:从根本上补充视力营养,促进视神经的发育。此方法适用于18岁以下的孩子,一般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每天两包,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弱视视力会逐渐提升,年龄越小也越容易恢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