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二次革命的经过和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07
二次革命是1913年孙中山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的斗争。因为这次战争发生在1913年,旧历癸丑年,而主要地区又在江西和南京,故亦称癸丑赣宁之役。
袁世凯篡夺国家政权初期,南方还有七八个省和十几万军队仍在革命党人手中。同时革命党人在袁世凯窃取国家权力后,也想了种种办法来限制他们的权力。1912年3月,孙中山公布《临时约法》,以同盟会为基础的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
1913年3月,宋教仁被刺杀,这一事件惊醒了革命党人。宋教仁准备出任内阁总理,成为袁世凯专权的最大政敌。孙中山在日本得悉宋教仁被刺后,立即返回上海,并坚决主张武力解决,推翻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宋案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袁世凯被抨击为“全国人民之公敌”。袁世凯为了发动内战,与帝国主义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获得战争经费。4月,袁世凯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开始部署对南方的用兵。
5月,袁世凯罢免了国民党所掌握的几省军政大权,国民党被迫起而应战。7月,李烈钧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宣布江苏独立。黄兴也宣告要诉诸武力,努力除掉袁世凯。随后,安徽、广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
然而,由于袁军实力超过国民党,缺乏统一指挥,不到两个月,各地讨袁军相继失败。8月,江西讨袁军失败,李烈钧败走云南。江苏方面,黄兴因军事失利而出走。9月,张勋辫子军攻占南京,江苏讨袁军失败。其他各省也纷纷取消独立。至此,“二次革命”失败。
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逃亡日本。袁世凯通过残酷的暴力镇压,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袁世凯专制统治的完全确定。然而,这也为以后的反袁世凯的斗争埋下了种子。详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