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节制的爱别人,无条件的爱自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文 |垂进

01

“要么爱,要么死” 。

这句出自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名言,被年轻人当作自己的情感宣言。

很多人也都觉得: 既然爱了,就要一往无前,倾其所有。

所以,为了爱情,我们能看到如岳云鹏饰演的猪头,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女人燕子,追着出租车大喊:“燕子,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这一经典剧情,让很多人泪流满面。

我们能够真切地感觉到,在失去对方时,猪头的世界仿佛骤然坍塌了一般。

或许感情就是这样,爱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态。

爱一个人,你可以送她鲜花、礼物和拥抱,但前提是,你不会为此而感到为难,更不会为了一个人而放弃自我。

因为其实人生这趟旅途,真情冷暖,欣喜与悲欢,唯有自己知道。

02

我们迟早也都会懂得: 学会有节制的去爱别人,无条件的爱自己,爱比爱情深厚。

这句话出自青音老师的一个演讲,她说:爱自己,我们首先要学会自我接纳。

当讲起自己过往的故事时,她说自己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谷,每天都在否定自己。

创业初期,她曾焦虑得连续20天没有深度睡眠,被投资人骂哭,这些都让她感到混乱、焦虑、抑郁、纠结甚至自我否定,自我怀疑。

当熬过那段痛苦的过往,她说是一种特殊的能力挽救了她: 自我赋能。

自我赋能就是赋予自己强大的力量,这对于成为一名出色的妻子,职场丽人或者是更好的自己都是极其重要的。

青音老师说到,要实现这一点,有三步去走。

自我赋能第一步:我很重要。

承认自己很重要,不被外在的贬低与不解打倒。

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我不重要的语言环境里,所以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承认自己重要的同时,就要去学会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

你可以利用心理学的力量,去体谅你父母,原生家庭的苦楚,去承担起自己人生的责任,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同时学会自我接纳,接纳自己所有的缺点与不完美,接纳自己那些不能改变的,比如说你的身高、智商天赋、你的长相,你的出生环境,甚至是过去发生的糟糕的差劲的事情。

自我赋能第二步:我值得。

有句很好的话说:我值得世间所有美好,也不害怕世间所有失去。这或许就是一种爱自己的强大力量,也才能够让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敢于为自己争取。

自我赋能第三点:我可以。

这是一种对自我认可的巨大力量,包括赚钱,因为挣钱是一个以金钱为自我坐标的成长之旅。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说,女人要财富自由,要经济自主,这其实也是一种自身的自身的成长,包括每个人也都一样,因为只有财富自由了,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心灵自由。

03

蔡康永说过一句话:

你很重要,因为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你存在,整个世界才存在。

你得到阳光,整个世界才看得到阳光。

你失去平衡,世界就失去平衡。

你消失,世界就消失。

——所以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拥有的全部。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通过自身去感知这个世界的全部,喜悦或悲伤,欢笑与泪水,我们人生所见历的一切,这也构成了我们全部的认知世界。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弄反这一点。

比如说对他人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而对自己则是不信任。

有个公式是:快乐值=现实-期望值。

我们常常会天生的期待别人给我们带来惊喜,对另一半怀有较高的期望值,慢慢的,也导致了你愈加的依赖。

对外界的期待值高了,最后的失望也就显得极其强烈。

现在的人普遍都很焦虑,生活压力都很大,用蔡康永老师的说法就是: 焦虑,是我们常常太过在意外面的反应,而没有办法诚实的面对我们自己。

所以,不妨将注意力从外界抽离开来,回到自身,回到内心,回到爱。

04

毕淑敏有篇文章叫做《我很重要》,她说自己第一次大声说出 “我很重要” 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

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

毕淑敏有这样的认识,来自于她人生之中不断去承担的几个角色。

首先是对于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重复的孤本。无论他们有多少儿女,我们都是独特的一个。

假如孩子不存在了,父母就只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游荡。

对于伴侣,那是两个人记忆的联结。

失去妻子的男人,就像是缺少了生死攸关的肋骨;失去丈夫的女人,就像被斩断了的琴弦。

所以,对于相濡以沫的两个人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于孩子,我们就是至尊至高的唯一,是他们最初的宇宙。

毕淑敏最后终于自信的喊出: 我很重要,我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事业,是不可或缺的主宰;我的独出心裁的创意,像鸽群一般在天空翱翔,只有我才捉得住它们的羽毛;我的设想像珍珠一般散落在海滩上,等待着我把它用金线串起;我的意志向前延伸,直到地平线消失的远......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

这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都应该去学会承认:地位可能卑微,我们的身份可能渺小,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我们不重要。

05

与我很重要的自我赋能相对的,是习得性无助。

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一个概念: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之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他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

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抵抗,这就成了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很容易导致抑郁—— 当一个人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

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是,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这其实也是一种悲观的能量,哀莫大于心死。

所以,对于习得性无助,我们应该勇敢地正视自己的内心,并且骄傲地战胜它。

除了死亡本身,你的命运并非无法抵抗。

伟大的诗人里尔克,曾在他的书《给青年诗人的10封信》中提到, “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只因为有许多人,当命运在身内生存时,他们不曾把它吸收,所以他们也认不清有什么从他们身内出现。”

习得性无助就是我们体内产生的命运,看清它,我们就能从中摆脱。

更多的是,要学会给自己的人生自我赋能。

06

美国有个研究显示: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难度系数。

这就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需要你不断去积攒能量,更新装备。而人生又有四大陷阱:少年颓废、青年消沉、中年抑郁、老年乏味。

也就是说,不管到人生的那一年龄段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意志力的弱化,身心的随波逐流。

而终其一生,能够始终伴你左右、知你悲欢的,不是旁人,而是你自己。

所以,在他人的爱到来之前,你要首先学会爱自己。

人生其实只有一件事——突破环境的制约实现自我成长。

所以你不必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全世界,你才是自己的全部。

有节制的去爱别人,无条件的爱自己。

愿你一生可爱,一生被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