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 你最应该也最容易奋斗的年龄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最近在一个知名专栏作家的留言板里看到一句话:二十几岁有多安逸,以后就会有多痛苦。

二十岁到三十岁,是最应该努力的年龄,也是最容易努力的年龄段,我们以30岁结婚生子为界限的话,那么大部分人在20-30岁这个时间段里暂时还没有不可挣脱的羁绊,不会是因为自己所组建的家庭要承担必要的责任而放弃高付出率高回报率的劳作,例如作为一名男性要还房贷车贷还需要赡养家庭,女性要抚养子女要照顾家庭,那么在此不可挣脱的现实下,你必然会减少高风险率的抉择,例如开始一段新的事业;同时你也会缺乏足够的精力去改变自己,例如学习新的技能。

所以在这里我所说20-30岁这个年龄段,其实更确切地说是指你孑身一人(我们暂时不讨论恋爱期间的人们会为了规划美好未来而奋斗的情况),有足够的精力和勇气去利用教育或者社会资源平台加上自己有方法的努力而改变命运。

未来命运不可知,但是现在的努力却可以影响和改变未来。

但凡是进入社会工作的朋友们都能切身体会:外面的世界很残酷的,非常残酷,甚至残酷到有的时候你所以为的努力和你所期待的回报率不相匹配;你想再学习都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甚至资源去学习。

如果一个人只是生活在自己的那个小圈子里,躲避残酷。虽然自己开心了,可终究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况且,这个社会资源分配大体上是按劳分配,值得庆幸的是:这是一个能者多劳劳者多得的社会;但是这个多劳不是指你干得多,而是你的效率高,你的能力强,你的不可替代性高。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为什么总是有人在单位里沉了很久仍然工资纹丝不动,甚至于你以辞职为挟持要求涨薪(当然这也是需要勇气的)却仍然无功而返,因为你的可替代性太强了,单位要考虑的是你对单位的奉献率而不是你是否为十年元老或者按部就班打卡。那么要提高你的不可替代性,你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的辐射力,形成自己的人脉资源、竞争能力、平台依托、高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那么又回到了起点,哪个时期是最可能完成以上的需求呢?我前面所特指的20-30岁这个年龄段。

如果你有机会往社会的上层走或者接触到上层阶级的人,你越会深深体会到人可以有多可怕。他们的起点(可能)比你高,资源比你丰富,人脉资源比你广,做事效率比你高,逻辑思维能力强,认知水平高,执行力强到可怕,情商智商也都分分钟把你碾压,他们不光牛逼同时他们还比你努力,难道你都不怀疑自己那么悠闲混日子的话会不会被社会无情抛弃吗?

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知识和努力才是改变命运的途径。我们还有一个要努力奋斗的原因:保护周围自己爱的人。这很残忍地体现在金钱和社会地位方面。如果你的家人生了一场大病,你是否有能力让家人不必因为没钱而放弃治疗;你的父母老了,你是否有能力让他们安度晚年;你的子女上学,你是否有能力为他们选择良好的教育环境;你的爱人有心愿,你是否有底气为Ta实现。

所以不用每天畅谈诗和远方,高晓松这种在节目里把诗和远方挂嘴边的清华才子其实也每天起早贪黑地在拉赞助录节目谈商业。任何美好的诗和远方都是以殷实的物质基础为依托。

所以也不要在最应该奋斗的年龄段里选择每天惆怅未来,安逸享受或者吐槽社会。

顺便提一句:跟教育有关的投资都要看长期,经过一长段时间量的积累,其带来的回报就是丰厚的、长期的、高增长率的、社会性的。这里不再细细阐述。

那么具体有哪些你要做的呢?

①有计划有规划: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 职业规划

②自我认知:你可以从他人的反馈或者剖析自我认识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渴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擅长的领域,你的不足。

③改变你的思维认知:多看书,多关注高品质的节目,多接触一些优秀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别人的思想成果。

④提高你的执行力:别让你的一切想法空留脑海。

⑤坚持:坚持你的梦想,坚持你完成的计划。

⑥终身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学习为人处世,学习英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

⑦抓住机遇:越到后面机会越难抓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