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了是不是要远离导致患病的人和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8

谢邀!

抑郁了,如果你能够觉察到是哪些人和环境导致你抑郁的,在抑郁发作的情况下,暂时的远离是可以的,也确实可以部分的缓解抑郁的情绪和状态。

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抑郁症跟我们每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应对模式是相关的,如果这部分并没有改变,远离环境和可能导致患病的人也只是暂时的缓解,并不能最终的解决问题。

是以,在情绪稳定的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专业认识的帮助。

最后,还是需要回到心理层面来去解决心理问题,如此,不管你是否离开这些环境和人,他们都无法再影响你,这才是我们成长的最终目标。

问题:抑郁了是不是要远离导致抑郁的人跟环境?

:在回答问题之前呢,我内心还是有一点疑问的,是真正的抑郁了,还是自己认为抑郁了,这一点还是需要搞清楚的,

1、真的抑郁了(正规医院专家确诊了),

这样的话建议暂时离开导致自己抑郁的人跟环境,会对病康复有很大帮助,(当然抑郁未必真正因目前所认为的人或者环境,单换个环境真的会对疾病康复有很大的帮助)

2、个人理解的抑郁(并非真正的抑郁),这样情况,可以先在工作的地方请几天假,好好休息休息,也可以去 旅游 ,放松下自我。

这要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来说,远离导致患病的人和环境做法,是一种逃避行为。抑郁症大多跟自身的内心冲突有关,不会因为人或环境造成。

拿社交恐惧来举例,患者害怕接触人,与人沟通交流,咨询师还是会建议患者走出舒适圈,慢慢地区接触人,战胜恐惧的。

抑郁症的治疗,关键是要找出患病的根源,才能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抑郁症治疗方法有:

1.药物

多种药物被证实对抑郁症的治疗有效,例如;右旋安非他命,利他林可,莫达飞力,色氨酸,喹硫平,思瑞康,利培酮,维思通,再普乐,三碘甲状湶原氨酸等……药物需要2~4周才会在身体内达到血药浓度水平并起效。

药物会有一些副作用,容易引起终身服用药物,也有一些能够减少副作用的药物,比如布普品,瑞美隆,银杏,育亨宾等…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ETC

ETC电休克治疗快速起效,但是接受过ETC治疗的患者都报告记忆受到损害,一年内复发率高达60%。

3.TMS

经颅磁刺激治疗(TMS),将一根线圈放在患者的头皮附近,启动之后产生的磁场可以刺激大脑皮层,TMS对一些顽固性抑郁症也有一定的疗效,没有ETC的记忆损伤。

4.VNS

迷走神经刺激术(VNS),运用方面没有全面普及,对部分抑郁症患者有效,该技术的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5.认知疗法

(Butler,Chapman,Mathews2006)等一系列研究结果证实了针对重度抑郁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和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一样有效性,认知行为治疗通常和抗抑郁症药物的疗效相当,甚至更优,特别是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疗效能够保持24个月之后。

针对抑郁症复发,认知治疗更是突破了所有治疗法保持的局限性,通过MBCT,ACT康复训练的干预模型,是目前抑郁障碍复发干预的重要手段,胜过目前所知的一切防止复发技术。

6.团体治疗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集体参加的治疗方式,有分析式团体治疗;有点解开人的移情,自我防御机制,潜意识,抗拒和退化。团体治疗还分行为主义团体治疗,阿德勒式团体治疗,格式塔团体治疗等.........

团体治疗依赖于经验丰富的心理专家,根据研究证实对抑郁症,交际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有独到的疗效,所以市面上很多打着XXX天改变你的课程,就是使用了团体心理辅导方面的技术。

7.搭配疗法

药物+认知疗法,完美结合,根据专家研究,重度抑郁症患者使用药物和心理辅导疗效最佳,比单纯的某种治疗方式恢复速度更快。

认知疗法+团体辅导,轻度,中度抑郁症治疗的完美结合,认知疗法能够弥补团体辅导短板(个性化问题),又可以弥补认知疗法中的短板(训练技术)。个体因为环境训练不够而导致走不出去,团体是一个训练圣地,而对于个人的隐私认知疗法又很好的做到了患者隐私的保护。

如果你有抑郁症,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或是心理医生诊治,这样才能好得快。

抑郁症患者的最初根源主要是现实生活和自己想象的背道而驰,不被世人理解,性格内向忧郁,缺乏安全感和社交能力。

那么就要学会对症下药,其实每个人生活都不容易,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有时候面对理想和现实感觉很茫然,目标也不清晰,也不知道怎么去改善和面对。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多多少少会有抑郁倾向。其实保持一定的抑郁也未尝不好,当你感觉到失望难过,你才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 社会 。工作的时候也更能心无旁骛,能力也提高很多。这就跟那句经典笑话一样,“自从得了精神病,整个人都感觉精神好多了”。虽似玩笑,其中蕴藏着一定的做事专注和不在意别人看法的道理。

我觉得面对生活,保持一半明媚,学会自嘲幽默地看待这个世界和省视自己,对生活仍抱有一丝希望和信心,相信属于你的总会来;保持一半忧伤,现实生活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要我们去解决和改善,不能掉以轻心,这也是跟居安思危一个道理,或者你本身就身处困境,所以,忧伤能让你学会隐忍和克制自己。

这个应激因素一般情况是难以被发现的,就算可以通过分析得到原因,这个仅作为抑郁症发病的诱因。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之一“点燃”假想,认为在各种综合因素作用下,抑郁症被点燃,症状爆发,因此所说的致病环境或者人,仅是诱发的因素,“点燃”后的抑郁症表现是典型的抑郁症一系列的症状,这时的躯体或者心理状态就不是远离致病环境或者影响的人就能够缓解,而是需要一系列规范治疗。当然明确致病因素是好事,在后续康复中可以针对性调节,避免持续性的心里 社会 应激持续作用,导致抑郁症复发或者复燃。因此对于问题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其一,不是每个抑郁症患者都找得到诱发因素;其二抑郁症爆发,就不是远离应激源这般简单,还是需要规范治疗的;其三,知道导致抑郁的应激因素应该是好事,这至少对于后续康复调节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远离应激源减少复发和复燃的机会;其四则是,很多时候,应激源不明确,或者无法说摆脱就能摆脱,比如和至亲之接相处的问题,家庭问题等等,其实建立积极、正确的认知,彼此之间采取更加好的相处方,改变彼此关系式或更加好些。

这种情况下暂时远离令自己抑郁的人或者事物只是权宜之计。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的心态。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心情好时看什么都顺眼。心情不好时看什么都不顺眼。。。

每个人都在应激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就你说的这种人或者这种环境,其实他是有一个衡量的,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环境,把自己割裂开来,所以在你内心里就有一个,大概的标准,就是什么样的环境是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忍受的,什么样的环境是通过自己的调整可以适应,那有的时候对这个环境能否适应跟你当前的情绪有关系,所以环境和周围的人呢是一方面,调整自己的情绪呢也很重要。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三个部分。

(一)何谓忧郁症?

  忧郁是一种复杂的感觉,会转而反映在生理认知、行为等层面,甚至影响正常功能运作。

  当情绪低落持续两周以上,且相关征候明显符合临床上的诊断标准时,则可能罹患忧郁

  但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小知识要提醒大家

  忧郁症不是心理疾病,而是生理疾病

  仔细去看忧郁症的自筛表,里面有不少项都会问你是否有吃不下睡不着头晕等症状

  所以忧郁症所讲的并不单纯只是心情郁闷,而是忧郁积累起来,开始使身体机能失调

  也就是说那些整天把自己快得忧郁症挂在嘴巴上的人,多半根本得的根本就不是忧郁症

  而是中二病

   (二)忧郁症的成因

  原则上有三种:遗传性,生物精神性,心理 社会 性

  遗传性:很简单,你家血缘近亲有重郁的人,你得到的机率会比一般人来得更高

  生物精神性:产后内分泌失调,或是某些药物改变了身体的内分泌导致

  心理 社会 性:没错,就是压力造成的

  遗传性很难挡,那是基因的问题;生物精神性是内分泌失调→解法请去问医师,我不是

  心理或医药专业

  心理 社会 性就是想办法去解除心理压力,也就是所谓的看开或是出去走走纾压

   (三)忧郁症的分类:

  这里必须要说一下,我没有学过相关专业知识,所以只能提供数据给各位看,没办法多做说明

  根据相关数据:

  忧郁症细分为重郁症、低落性 情感 性疾患及其它未注明之忧郁疾患等三类

  其它未注明之忧郁疾患包括:

  (1)再发性短期忧郁性疾患

  (2)轻郁病

  (3)月经前心情恶劣疾患

  (4)精神分裂病精神病发作后发生之忧郁性疾患

   (四)周遭人们应对之方法

  1.千万别去鼓励患者“要加油”“可以克服忧郁症”等;这只会让患者更容易陷入忧郁的循环,正确的作法是鼓励患者多去户外活动,参与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

  不要去鼓励患者解决问题;而是协助患者有更正向阳光的态度与能量可以让他去面对问题

  2.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切勿试图去开导或辅导患者;跟你保证,如果这样搞,下一个UU症中的人就是你了

  3.尽量不要让患者单独行动,同时要把家里的枪炮弹药刀械类东西收好,对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而言这些东西很危险

从西医角度讲这样是可以的。但是中医角度讲这是身体问题,可以通过调理好了的。比如病人不喜欢与外界接触,害怕光亮,听到拍桌子声都害怕,一天到晚心慌慌,喜欢昏暗环境这就是和胃经有关系。如果是眼睛发直没有神,心突突跳,总有饥饿感吃又吃不下,伴有心慌这就是和肾经有关系了。这样调理也会好,所以不一定远离。

是的,就因为我远离了,所以今天的我还活着,而且恢复的越来越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