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最主要的目的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物理降温的三个目的主要有:

1、为高热患者降温;

2、为患者实施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痛。

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

物理降温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具体方法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脚心。擦浴用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大面积地使用高浓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肤,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扩展资料

1、局部冷敷

常用的有冰袋,还有冰囊,其原理为通过接触传导达到降温目的。放置的部位常为患儿前额或头顶,冰囊可置于患儿体表大血管分布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注意观察患儿局部皮肤颜色,如出现苍白、发绀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用冷,防止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或冻伤。

30分钟后测量体温并记录,需长时间用冷者应休息1小时后再重复使用,给与局部组织复原时间。许多患儿家长常问能不能在手心脚心贴退热贴,这种退热方法是错误的。

患儿发热时,其末梢循环不良,因而出现“身上发烫,手脚冰凉,寒颤不适”的现象。因此是不能在发热的时候于手心脚心冷敷的。

2、温水拭浴

温水拭浴是常用的一种全身冷疗的方式,其原理为温水接触皮肤,通过蒸发、传导作用增加机体散热,达到降温目的。通常盆内可盛32-34℃温水,拭浴前将冰袋置于头部,以防止拭浴时表皮血管收缩,头部充血,加重头痛。热水袋置于足底,可避免患儿寒颤及不适。

松开床尾及盖被,不过多暴露,脱去衣服,浴巾铺身下。将浸湿的小毛巾拧至半干,缠于操作者手上,以离心方向拍拭。分别拍拭上肢、下肢、背部,每侧肢体或背部拭浴时间3分钟,全过程不超过20分钟。

腋下、腹股沟是大血管经过处,要延长拍拭时间,禁止拭浴胸前区,腹部、后颈、足心等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拍拭后用大毛巾擦干皮肤,撤去热水袋,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半小时后复测体温。若体温降至39℃以下,取下头部冰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理降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