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 读《倾城之恋》

     《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出身于没落之家,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回到娘家后,备受哥嫂冷嘲热讽,阅尽了世态炎凉。偶然一次机会认识了潇洒多金的范柳原,一见钟情,于是两人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作者在描写流苏与范柳原在舞厅跳舞时。三奶奶叹了口气道:“跳了一次说是敷衍人家的面子,还跳第二次第三次!”作者的写法多么的含蓄,一个“爱”字都没有提到,却描写出男女双方互相吸引,将感情最细腻的部分,呈现给读者,真的是令人佩服!

      不幸的命运让流苏学会保护自己。因此,她的爱情不会像少女一样充满期待和憧憬。爱情来了,结婚生活就有了依靠。这是流苏最现实的想法。这份简单、真挚的情感一直徘徊在疑虑、猜忌、金钱、责任、之间。流苏和柳原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在这种用尽心机盘算的背后,是普通人生的目标。他们未尝不想追求纯粹的爱情,但作为普通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很难有那种单纯,更多的是各种权益利弊的平衡。

      柳原在动荡年代对前途一片渺茫:“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

      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柳原这番坦诚的话,充分说明了柳原对于爱情的无法驾驭,无法给予对方承诺和信心。作者实实在在地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她了解女人的心思,更了解男人的犹豫、忐忑。这种心态也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恐婚。

      身处在爱情中的人,很难确认到那就是爱情。一座城市的倾覆,或可让人看清自己生存的实际需要与实际拥有,让人懂得选择和珍惜。这让我想起,拥有的不知道珍惜,失去的方知可贵。

      流苏了解自己是爱着范柳原的,但她对爱情还不够自信:流苏到了这个地步,反而懊悔柳原在身旁,一个人仿佛有了两个身体,也就蒙了双重危险。一颗子弹打不中她,或许打中他:“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 这样的对白,不知不觉流露出了真正的爱情。两个人之间那一丝丝的温情,在一瞬间,让时间成为永恒。苦难下,他们真正地袒露心扉来正视自己和对方。他们才发现互相彼此相爱。倾城,让他们抛却矜持,让他们从捉迷藏式的骄傲走到冲破一切的结合,战争让人变得真实。这样的谅解,这样亲密的本质,就是爱。

       再浪漫的爱情也逃脱不了生活中柴米油盐的琐碎。梁祝般唯美的爱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只能在童话里存在。平凡与平淡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这种平凡的婚后生活;平淡的相依相偎就是爱情。当白流苏笑盈盈地把蚊香盘踢到桌子底下的时候,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结束了。

      因为爱得世俗,所以才显得真实;因为不类同于爱情神话,所以它才成了世俗爱情里不可小觑的神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本来就是那么质朴,不需要刺激,只需要平凡得感人。不为名利,只需要真诚地相爱,在残酷的世界里能够相濡以沫,举案齐眉。

       当今社会,爱情同样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恋爱的双方更多的考虑的是工作、住房、存款以及车子等现实的经济问题。爱情一直商业化着,因为普通人首先要考虑生存,没有了经济基础的,只停留在精神层面的爱情是多么的苍白、无力,甚至是不切实际,一如小说中那苍白、模糊的月光。

       不以成败论爱情,衡量爱情是否成功,时间长短不是唯一标准,更应该看它的质量,是否对双方的人生发生了长远的积极影响。一九四三年张爱玲在上海结识了当时汪伪政府文化部的官员胡兰成。张爱玲创作最旺盛的时期也是一九四三年。半年的时间内,她发表了小说《倾城之恋》、《封锁》、《金锁记》、《红玫瑰白玫瑰》等,每篇作品都横溢留世。

     《倾城之恋》里有他们自己的影子。张爱玲与胡兰成相遇相知,有着浪漫爱情,他们的相爱是人生中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成长起来的她,却一点也不乐观。如流苏对于柳原爱情的迷茫一样。张爱玲希望爱情是圆满的,在她的文字里,她给自己营造了最美的爱的世界,她也憧憬着那种真爱。正因为在张爱玲的时代,那种真爱——超越政治的和世俗功利的爱,无法实现,所以她才给了流苏一个好结局。让白流苏和范柳原虽经曲折,但有情人终成眷属。也许这也是她自己所希望而得不到的结局,让它在流苏身上实现了。这便是艺术家之爱,也当然是文学之爱,更普遍一点来看,这恐怕才是文学或者艺术存在的充分理由,即便经济社会的今天,文学及其他艺术,不可能被其他速成品所替代的本质原因。

                                               原载《新消息报》2015年3月2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