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和大师的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导读

1、 技能的差别

2、 稳定性的差别

3、 心态的差别

  道家代表列子,年轻的时候学习射箭,水平很高,可以百步穿杨。有次向朋友炫耀自己的箭术,他在自己的手肘上放了一杯水,再将箭连续射出,动作奇快无比。第一枝箭刚射出去,第二枝箭已搭在弦上了,再射出,可以追上刚射出的箭,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杯中的水竟然没有一滴洒到外面去。他的朋友齐声赞叹,这时有位朋友说:我听说有个叫伯昏无人的号称射箭第一人,你可以去和他比试一下。年轻的列子当然不服气,于是就去找伯昏无人比射箭。

找到伯昏无人后,列子说:听说您射箭第一,我要向你挑战。伯昏无人看了看列子说:年轻人有本事啊,那你先射几箭看看。列子也不含糊,当即在百米外放了一个小的靶子,列子拿出三支箭,第一支箭嗖的一声正中靶心,穿心而过,第二支箭也是从这个窟窿中穿过,第三支箭直接堵住窟窿。这时列子得意洋洋地看着伯昏无人,说道:轮到你了。伯昏无人却像个木头人似的,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嘴里连一句赞美的话也没有。伯昏无人说:“你是为了向人展示你的箭术而射的,还没有达到那种不射之射的境界。你敢随我上山去射箭吗?“,列子不服气地说:当然,您先请。就这样,列子跟着伯昏无人翻过了几座山,来到了山顶,脚下是白云飘荡,上面是清风阵阵,这时伯昏无人站在悬崖边,前面就是万丈深渊,他脚踩不断摇动的石头,拿出弓箭,对着远处的一棵松树射去,射穿松树。再看列子经过爬山已经气喘吁吁,好像患了恐高症一样趴在地上,汗水流到脚跟,都不敢站起来射箭。从此以后,列子不再夸耀自己箭术。俗话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哐当,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唯有虚怀若谷、大智若愚、求教不懈者才是真大师。

 

01

技能的差别

上面故事中的列子可以称之为高手,伯昏无人可以称之为大师。从技能上来看列子水平已经很高,但是还不能称之为大师,因为大师是经过长期训练,无论在任何场景之下都能正常发挥的人。

经过短期集训,在一个目标点上,往往就能训练出高手。比如篮球投篮,如果让一个人练习罚球,天天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就能达到90%以上的命中率,这种人可以成为罚篮高手,但是种人不能称为大师,因为篮球比赛不是比定点投篮罚球,而是在比赛中进球,这种定点罚篮高手展现机会不多,对比赛影响很小。篮球大师是综合性能力选手,篮球高手可以是投球高手、篮板高手、防卫高手。要想成为大师,需要能决定比赛能力的选手。

高手,往往着力点在局部,但是火力全开,短期效果好,技术能力体现在个人,不能复制给别人呢,而大师,着力点在全局。但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点到为止,注重长期效果,可以将个人能力复制给别人。

为什么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我们要在各种条件下,尤其是艰苦恶劣的条件下,依然有良好的发挥,这样的高手才能成为大师。在空调房里,舒适环境下练不出大师的。


02

稳定性的差别

有人水平很高,可以称为高手,但是却不能称为大师,因为大师除了技能水平高以外,还需要稳定的表现,有的高手,发挥好时,谁都能赢,但是发挥不好时,谁都能输,这种不稳定的表现,不能称为大师。大师是不常出手,出手必胜。历史上能称为大师的人,都是稳定性选手,如诸葛亮等。有的人20岁可能就成为高手,但是一般还不能称为大师,大师是需要经过时间检验后的称呼。当一个人一直坚持他的事业,以高手身份坚持10年以上的话,就会有人管他叫大师了,所以大师往往是多年的高手,但多年的高手未必是大师。

无独有偶,《卖油翁》中也描述了一位自认为射箭技术很高的人陈康肃公尧咨,他也是善射,号称举世无双。但是卖油翁却微颔之,并以自己从钱孔中漏油的技术告诉陈康肃公:“无他,唯手熟尔”,这都是多年练习,稳定表现的结果。我看无论国际象棋大师、围棋大师都是长期训练,并保持高水平的人,像吴清源、卡斯帕罗夫等大师都是一段时间内一直保持业界内高手的选手。


03

心态的差别

高手和大师的差别还表现在心态上的差别,高手往往注重输赢,看重成败,大师往往认为自己做的艺术,不是竞技,不看重成败。大师级人物对自己从事的行业非常热爱,出于热爱,他们倾注自己所有精力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毕生都在为之付出和努力。

像铸剑大师欧冶子对铸剑的热爱已经超过生命,为了铸造好剑,自己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像日本的寿司之神小野二郎为了做出更好吃的寿司,对原材料的选择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为了让生鱼片口感好,简单的生鱼片要手工按摩40分钟,米饭也要恰好贴近人体温度。在这一方面,日本确实是比较下功夫,很多行业都有大师级人物,因为他们推崇各个行业的“道”,比如喝茶有茶道、插花有花道、摔跤有柔道、比剑有剑道,反正有各种各样的道。

中国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是这个道理,每个行业做得久了,用心去做,就能做出大师的水平。中国很多大师在民间,各行各业的大师都有,现在中国达人秀就发现了很多隐藏在民间的大师。民间大师心态都比较好,他们并没有把自己的工作看成糊口的技能,而是看成自己一生从事的事业,精益求精,心态平和,日拱一卒,功不唐捐,逐渐也就成了该行业的大师。

说到心态,日本曾有个讲心态的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茶艺师和一个浪人比剑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日本江户时期,有一个茶艺师应主人邀请一同去京都办事,那是个社会很不稳定的时期,浪人、武士横行无忌。这个茶师很害怕,对主人说,您看我又没有武艺,万一路上遇上点事可怎么办? 主人说,你就挎上把剑,扮成武士的样子吧。茶师只好换上武士的衣服,跟着主人去了京都。

 一天,主人出去办事,茶师就一个人在外面溜达。

 这时迎面走来一个浪人,向茶师挑衅说,你也是武士,那咱俩比比剑吧。

 茶师说,我不懂武功,我只是个穿了武士服装的茶艺师。

 浪人说:“你不会武艺,竟敢穿武士的服装,辱没武士的名誉,今天你一定要比,否则,我就杀了你。”

茶师一想,躲是躲不过去了,就说你容我几个小时,等我把主人交办的事做完,今天下午我们在池塘边见。

浪人答应了,说你一定得来。

茶师来到城里最有名的武士家里,虔诚地讨教:怎么样才能体面地死在武士手里?武士很吃惊,来他这里的,都是讨教如何战胜杀死对手,这人怎么来讨教体面地战死?茶师解释,我只是一个小小茶师,有位武士对我提出挑战,我已经答应。武士说,这样啊,你给我泡杯茶吧。

茶师想到也许这是最后一次泡茶,便放空自己所有杂念,沐浴更衣,劈柴,烧水,沏茶。武士喝完这杯茶说,这是我有生以来喝到的最好的茶了。并告诉茶师:你什么也不用说,比剑之前只要把你刚才全神贯注泡茶的精神表现出来就行。

 这个茶师听后就去赴约了。浪人已经在那儿等他,见到茶师,立刻拔出剑来说,你既然来了,那我们就开始比武吧!

 茶师一直想着大武师的话,就以泡茶的心面对这个浪人。

 只见他笑着看定对方,然后从容地把帽子取下来,端端正正放在旁边;再解开宽松的外衣,一点一点地叠好,压在帽子下面;又拿出绑带,把里面的衣服袖口扎紧;然后把裤腿扎紧……他从头到尾不慌不忙,气定神闲。

 对面的浪人越看越紧张,越看越恍惚,因为他猜不出对手的武功究竟有多深。对方的眼神和笑容让他越来越心虚。

 等到茶师全部装束停当,最后一个动作就是拔出剑来,把剑挥向了半空。然后停在了那里,因为他也不知道再往下该怎么用了。

 此时浪人噗通就给他跪下了,说求您饶命,您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武功的人。

 是什么样的武功使茶师取胜呢?

 就是心态的力量,是那种从容、笃定的气势。

 世间很多事,其实都是心态的力量。高手和大师也是心态的差别,高手心里只有胜负,大师心里却是从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