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谷赠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陶谷是北宋初年的大臣,后周年间,陶谷出使江南小国南唐。他容色凛然,不苟言笑,态度十分傲慢,对南唐的李后主出言不逊。

      南唐君臣无法容忍他的这种态度,南唐宰相韩熙载对亲友道:“陶谷并非端介君子,我有办法让他原形毕露。”

    于是便设下圈套, 他让歌妓秦弱兰(一作秦蒻兰)扮作驿卒之女,到陶谷下榻的地方。旧衣竹钗,体态风流,每天早晚在馆驿中洒扫庭院,果然引诱了陶谷。  那位白天一本正经、盛气凌人的陶谷,晚上见到美丽温婉的秦箬兰之后,邪念萌动,又是曲意逢迎,又是赠词讨好。

      陶谷赠送艳词《春光好》,词云:

    “好因缘,恶因缘,奈何天,只得邮亭一夜眠?别神仙。琵琶拨尽相思调,知音少。待得鸾胶续断弦,是何年?”

      数日后,南唐中主李璟在澄心堂设宴招待陶谷。陶谷岸然危坐,作矜持状,再一次摆出不可一世的样子,李后主手一挥,那名宫伎就怀抱琵琶出来献曲,歌词即是陶谷所赠《春光好》。

      陶谷认出此女子就是昨晚那个卖唱的女子,顿时面红耳赤,无地自容,羞惭之下捧腹大笑,连酌连饮,最后醉倒狂吐。

      南唐君臣都对他鄙薄不已,在他回国之时只派几个小吏在郊外设薄宴相送。当陶谷回到京师汴梁,《春光好》之词早已传遍朝野,而他也因这一外交桃色丑闻始终不得重用。

      而明代画家唐寅则根据陶谷赠词前后的场面,创作《陶谷赠词图》,并在画作右上方题诗一首:“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面发红。”这是一幅十分幽默辛辣的讽刺画。尖刻地嘲笑了像陶谷这类外表道貌岸然、骨子里却男盗女娼的达官显贵的人,同时也表现了对世俗道学的尖刻讽刺。

      现代画家傅抱石也创作过同题画作《陶谷赠词图》,描绘秦弱兰在澄心堂宴会上歌唱《风光好》的场景。

        陶谷赠词的故事流传甚广,后世多有演绎:元代剧作家戴善夫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杂剧《陶学士醉写风光好》,但却把时代改到宋初,并把结局改为“陶谷无颜回宋,只得投奔吴越国,后与秦弱兰团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