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元曲,唐诗,宋词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18

以年代先后排列顺序是:诗经、唐诗、宋词、元曲。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唐朝(618年—907年)。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3、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朝(960年—1279年)。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4、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元朝(1271年—1368年)。

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扩展资料: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朝 (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 (唐朝诗歌通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词 (中国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曲 (文艺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诗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