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人不可貌相——樊哙闯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4.人不可貌相——樊哙闯帐

——《鸿门宴》系列评讲四

 // 行言     20201201

《鸿门宴》中,樊哙的出场便不俗,也正是樊哙的闯帐之为,将宴中的激烈与紧张之局从项庄舞剑的高峰推进至完全的高潮,成为“鸿门宴”中的又一大亮点。

历史,在这一瞬,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樊哙披上了绚烂的盛装,为樊哙涂上了浓抹重彩的一笔,将樊哙的勇武与机智完美地呈现给了当时的与宴之人和更多更多的后世读者,用生动而精彩的真实历史印证了“人不可貌相”!

樊哙是在张良出帐紧急告急的情况下以“救驾”者的身份出场的。

他一身关系刘邦的生死,而刘邦的生死又关系到入项营的这百余骑包括张良和樊哙自身在内的将士的生死,也关系到整个刘邦阵营十万将士的生死,担子不可谓不重,如果他樊哙仅仅是一介武夫莽汉,虽武功高绝,也绝不会成为张良所选的“救驾”之人的!刘邦阵营中勇武者绝非樊哙独有,夏侯婴、灌婴、周勃等均为人杰,并且均都智谋无双,非泛泛之辈,其忠心、勇武都不弱于樊哙,那为什么樊哙会独独为张良所选中,承担起“救驾”的千斤重任呢?答案只有一个,樊哙绝不是莽汉!看看历史对樊哙战功的记载:樊哙,西汉开国元勋,著名军事统帅,跟随刘邦作战,攻五城、平六郡五十二县,后人曾有评“忠勇神武、足智多谋”。这足可为证!

现在,我们来看看“鸿门宴”中樊哙的精彩表现!

樊哙在听到张良“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的告急后,当即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说明他清醒地意识到刘邦已命悬一线,情势岌岌可危极度危急,于是果断地“带剑拥盾入军门”“救驾”。然而,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血染五步、剑戟交错的血胜砍杀场面,因为樊哙并没有火爆地找项羽拼命,那样做只会必死无疑,他没有丧失理智,他知道该怎样去“救骂”,所以他虽然是“闯帐”,但却只是“侧其盾以撞”,使守帐卫兵倒地而已,没下杀手,将事态加以控制,这即是一种分寸,他是知进退的!

紧接着,樊哙入帐后,虽是怒发金刚般,但他却懂得明礼守智,适可而止,并没有鲁莽到什么都不顾地直接带剑盾期身上前斩杀项羽,而只是来到居末席的张良西向之处,然后自觉地站定,即使“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也都很好地控制着,只“瞋目视项王”,并没有再行“造次”,其威风凛凛之状,反倒换来了项羽“壮士”的盛赞。

这其中,还有一个十分不显眼的细节,但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细节,我将之拈出来详加分析,从中来感受一下樊哙的智慧,真的,我认为,这是一个智慧之举!

此一细节是“披帷西向立”。

樊哙闯帐的行为,已然打乱了帐中宴饮的进程,使项庄、项伯惊诧万分中停下了舞剑,刺杀刘邦的行动便随之中断,刘邦眼前的这场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机便也已代解,樊哙在此时,成为了全场唯一的焦点,所以樊哙自不必再有进一步的动作。更妙的是,樊哙此举业已引起了项羽的高度重视和警戒,话语权便回归到了项羽的手上,在项羽没有发话以前,任何人都不得再擅自主张,而这时的项羽心中,那樊哙无疑已是必须要问清楚的人物,不可能不清不白地过去,正由此,在所有与会之众人眼光下的焦点人物的樊哙,一个错误或不当的举动、回答都可能为刘邦集团引来杀身之祸,所以,樊哙绝不宜再有过激的行动。而“西向立”这一细节,则充分地显示出了樊哙的处事之明与心智之高,他借此巧妙地不动声色地向项羽传达了他的尊敬与礼节,从而有效地抑制住了事情向恶性方向发展的可能,故此一细节当可谓智慧之举,断非一个大老粗一个只知一味打打杀杀的莽汉武夫所为,我可断言,樊哙不仅有勇武之力,而且还有相当高水平的智慧,虽比不上张良、范增等人,但也必然不同于项庄诸人!

事实上,不仅仅此闯帐一节,凡“鸿门宴”中自樊哙宴中救驾到庭对项羽再到随刘邦离席脱走,其每一举动却都有礼有节,尽显智慧,高明之至。

接下来是项羽赐酒、肉。

项羽赐酒,樊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羽赐生彘肩,樊哙“拔剑切而啖之”。我们看到,当樊哙接酒之时,是先拜谢,再起身一饮而尽。

“拜谢”,是一种礼貌,更是对项羽的尊敬。当此之时,不拘一格地豪爽一饮而尽其实也不为过,然而,樊哙却是先拜谢,后起身接酒而喝,就连这种特别细微的礼节他也能顾及得周周全全,完全地将尊敬献给项羽,不失一点礼节,哪有一点大老粗的形象!

面对项羽所赐生彘肩,樊哙毫不推辞,当场将生肉切块,大口吃下,以其生猛勇武赢得项羽的称赞,处理得相当好,简单而高明。

再往下,就是《鸿门宴》中最长的一番对答,也是《鸿门宴》中唯一的最长人物言辞。如果有谁说这一段言辞出自一个大老粗之口,我看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既使有张良的教导,但如果没有说话人自身的优秀能力而只是如同背教科书式地背诵下来的话,绝不会如此语含机锋又思路清晰,打动项羽的。

平心而论,樊哙的这段长话,这番傲骨铮铮不亢不卑的谏言,大有春秋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不但时机把握地好,而且层次分明,步步推进,在恭维项羽与自我辩解中又暗隐被误会的委屈与不愤,有理有据,有礼有节,精彩之至,终使项羽难以责难,而以赐坐来表明对其欣赏之态,这无疑缓和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刘邦的危机,为刘邦脱险争得了机会。

大致而言,樊哙的这番长对谏言可分为五个层次。

第一层,樊哙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来豪迈地回复项羽的问语,用心良苦地表明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然后,在不畏死的基础上,壮胆向项羽谏言。

第二层,是谏言的开局。“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之句,以秦之暴行而招致天下皆叛的结果来警示项羽要以秦亡为鉴,告诫项羽要广施仁德,体恤下情,不要像秦始皇一样残暴无道。

第三层,回顾“怀王之约”,从道义上立下不败之地,肯定刘邦的忠心与功劳,为辩解之两条理由作垫。

第四层,这是樊哙之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核心之处。该层中,樊哙向项羽辩解了刘邦忠心于项王的两条最强有力的理由,这两点理由相当重要而且分量十足,足够解释清楚刘邦先攻下咸阳的一片忠心,可谓是对刘邦最有力最有利的辩白。它将刘邦推到道德的至高点,彰显了刘邦大忠大义之举,也正是凭着这两个理由,说服了项伯又说服了项羽,动摇了项羽杀刘邦的决心,证明了刘邦之“不敢倍德”于项羽。

从文本中,我们看到,之前刘邦张良在见项伯时就用过这两条理由,而现在,樊哙也依旧在用,这说明刘邦集团必定在赴鸿门之会的前一夜便做好了各项应对准备,也说明了刘邦集团已在内部统一了思想言辞。

现在,樊哙借机代刘邦向项王说出,作为一个下属来说,肯定比刘邦本人的辩白会更能显见刘邦的一片忠项之心,无他,只因为这是刘邦部下说出的,刘邦的忠心连刘邦阵营的全体将士都知晓,这无疑是具有更伟大的说服力!

于是,第五层,就自然得出了刘邦劳苦功高的结论。那么,于道义而言,刘邦立下如此大功,项羽不去封赏也就罢了,却反而要因为听信小人谗言而诛杀刘邦,这种有违道义的做法,不正是“亡秦之续耳”,也肯定是不可取的!故此,樊哙从出于为项羽着想的考虑,最终直言进谏“窃为大王不取也”,其上谏之语可谓条理清楚,步步推进.犀利异常,无可辩驳!

总的说来,樊哙此段谏语,由“史”入手,于“今”而终,句句立得住脚,字字铿锵,前后对比,由劳苦功高到亡秦之训,以两大理由无可非议地表明了刘邦对项羽的忠诚,又在以亡秦的警诫劝告中结束,上谏之态可谓赤诚坦荡,上谏之语可谓精警深刻,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樊哙非独勇武无双,智亦不弱!
相似回答